大唐喜河水力发电厂发电量达到1亿千瓦时
2006-10-25 09:24:08 来源:大唐石泉水力发电厂
A-
A+
电力18讯: 作者:雷和国
本网讯 10月24日,喜河水力发电厂迎来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刻:自首台机组投产以来,发电量达到1亿千瓦时。这是喜河水力发电厂提前半年投产成果的体现,也是该厂在陕西发电公司和汉江公司的正确领导下,运行单位结合自身实际,精细运行,精心维护,认真落实节水增发措施而取得的阶段性成效。
今年3月和8月,陕西发电公司总经理高智溥两次在喜河现场召开总经理办公会,先后提出该厂首台机组提前半年投产和“年内三投”的目标,即3台机组分别于6月30日、10月10日和12月31日投产。为此,汉江公司召开了“大干一百天、拼抢保发电”动员大会,传达了总经理办公会的精神,并对下阶段的工作做了全面部署。最终,各参建单位共同努力,安装单位克服设备到货晚、现场工作条件恶劣等多方面不利因素,创下了3号、2号机组两台机组均按期投产的佳绩。
首台机组投运以来,运行单位本着对国家财产负责、对汉江公司负责的态度,合理调度,用好每一方水,精心维护,确保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扎扎实实发电。在涉及机组安全运行、定期维护、及时消缺和工作质量等四个方面,认真把关,细化责任,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在内部形成了全力以赴保发电的良好氛围。
该厂2号机组的按期投产,对完成年度发电任务具有重要意义。运行单位按照建管结合的要求,积极参与,主动工作,在2号机安装调试期间,投入了大批人力,加强对安装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工艺环节控制。在2、3号机组拼抢安装的过程中,共发现各类问题140多项,及时联系有关各方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和处理,为加快调试进度和提高新机组的运行稳定性作出了贡献。
运行单位积极实行精细化管理,对于由于不具备处理条件或其他因素而无法及时处理的缺陷,运行在充分分析事故原因的同时,合理调配运行方式。如3号机组在自动方式下调整机组负荷,负荷调整完毕后再将桨叶调整至手动方式运行,这样一方面减少了桨叶接力器的抽动对压力油管路的冲击振动,另一方面也有效地减少了受油器漏油对机电环的污损,确保了机组的安全运行。在2号主变接入系统的工作中,运行部门密切关注工作进展情况,在工作刚刚结束就立即进行恢复操作,并及时联系调度部门开起3号机组,提前6.5小时将3号机组并入电网,仅此一举就为电厂抢得发电量36万千瓦时。
精心维护,优化缺陷处理方式,尽量减少发电损失,是节水增发的有效措施之一。在运营合同尚未签订的情况下,运行单位积极投入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消除设备缺陷,一切为发电创条件。如两台机组的压油装置运行不稳定,他们多次利用停机机会或者调整压油装置的运行方式,对缺陷进行消除。还进一步加强了与调度部门的沟通,随时关注水情变化,及时调整设备工况,实时调整机组出力,确保机组安全满发。加强设备巡检,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使机组在发电水头变化过程中始终处于最优工况,保证了机组的安全发电。
该厂自投产发电以来,运行单位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形成了“跟踪-分析-准备-快速排除”的消缺方式,通过在汛期设备缺陷处理中的应用,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另一方面,积极进行设备低谷消缺,降低强迫停运风险。凡是通过风险评估不会立刻危及机组安全运行的缺陷,均先采取跟踪控制措施,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选择夜间系统低谷时机予以消除。此外,对于处理时间较长,处理过程将造成量损失的缺陷,在作好充分的风险评估基础上,采用过渡处理方案,暂时恢复设备运行,在条件允许或枯水阶段再彻底解决,减少弃水损失。这种处理策略,对完成年度发电量的效果十分明显。
不积跬步难以至千里,不积溪流无以成江河。截至10月24日,喜河水力发电厂今年已累计发电达1亿千瓦时,完成年度调整计划的71.2%,实现连续安全生产116天。喜河水力发电厂正以此为新的起点,以饱满的精神,科学的管理,一步步向完成年度目标迈进。
本网讯 10月24日,喜河水力发电厂迎来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刻:自首台机组投产以来,发电量达到1亿千瓦时。这是喜河水力发电厂提前半年投产成果的体现,也是该厂在陕西发电公司和汉江公司的正确领导下,运行单位结合自身实际,精细运行,精心维护,认真落实节水增发措施而取得的阶段性成效。
今年3月和8月,陕西发电公司总经理高智溥两次在喜河现场召开总经理办公会,先后提出该厂首台机组提前半年投产和“年内三投”的目标,即3台机组分别于6月30日、10月10日和12月31日投产。为此,汉江公司召开了“大干一百天、拼抢保发电”动员大会,传达了总经理办公会的精神,并对下阶段的工作做了全面部署。最终,各参建单位共同努力,安装单位克服设备到货晚、现场工作条件恶劣等多方面不利因素,创下了3号、2号机组两台机组均按期投产的佳绩。
首台机组投运以来,运行单位本着对国家财产负责、对汉江公司负责的态度,合理调度,用好每一方水,精心维护,确保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扎扎实实发电。在涉及机组安全运行、定期维护、及时消缺和工作质量等四个方面,认真把关,细化责任,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在内部形成了全力以赴保发电的良好氛围。
该厂2号机组的按期投产,对完成年度发电任务具有重要意义。运行单位按照建管结合的要求,积极参与,主动工作,在2号机安装调试期间,投入了大批人力,加强对安装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工艺环节控制。在2、3号机组拼抢安装的过程中,共发现各类问题140多项,及时联系有关各方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和处理,为加快调试进度和提高新机组的运行稳定性作出了贡献。
运行单位积极实行精细化管理,对于由于不具备处理条件或其他因素而无法及时处理的缺陷,运行在充分分析事故原因的同时,合理调配运行方式。如3号机组在自动方式下调整机组负荷,负荷调整完毕后再将桨叶调整至手动方式运行,这样一方面减少了桨叶接力器的抽动对压力油管路的冲击振动,另一方面也有效地减少了受油器漏油对机电环的污损,确保了机组的安全运行。在2号主变接入系统的工作中,运行部门密切关注工作进展情况,在工作刚刚结束就立即进行恢复操作,并及时联系调度部门开起3号机组,提前6.5小时将3号机组并入电网,仅此一举就为电厂抢得发电量36万千瓦时。
精心维护,优化缺陷处理方式,尽量减少发电损失,是节水增发的有效措施之一。在运营合同尚未签订的情况下,运行单位积极投入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消除设备缺陷,一切为发电创条件。如两台机组的压油装置运行不稳定,他们多次利用停机机会或者调整压油装置的运行方式,对缺陷进行消除。还进一步加强了与调度部门的沟通,随时关注水情变化,及时调整设备工况,实时调整机组出力,确保机组安全满发。加强设备巡检,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使机组在发电水头变化过程中始终处于最优工况,保证了机组的安全发电。
该厂自投产发电以来,运行单位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形成了“跟踪-分析-准备-快速排除”的消缺方式,通过在汛期设备缺陷处理中的应用,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另一方面,积极进行设备低谷消缺,降低强迫停运风险。凡是通过风险评估不会立刻危及机组安全运行的缺陷,均先采取跟踪控制措施,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选择夜间系统低谷时机予以消除。此外,对于处理时间较长,处理过程将造成量损失的缺陷,在作好充分的风险评估基础上,采用过渡处理方案,暂时恢复设备运行,在条件允许或枯水阶段再彻底解决,减少弃水损失。这种处理策略,对完成年度发电量的效果十分明显。
不积跬步难以至千里,不积溪流无以成江河。截至10月24日,喜河水力发电厂今年已累计发电达1亿千瓦时,完成年度调整计划的71.2%,实现连续安全生产116天。喜河水力发电厂正以此为新的起点,以饱满的精神,科学的管理,一步步向完成年度目标迈进。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浙江火电机组深度调峰经济性分
2018-12-13
- 2017年1000MW等级燃煤机组运行
2018-06-20
- 2017年600MW等级燃煤机组运行
2018-06-20
- 九江发电厂职工以实际行动认
2018-01-06
- 韩城二发:“双线”推进做实“
2017-04-07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