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尼尔基水库16日将正式发电
2006-07-12 14:22:49 来源:黑龙江日报
A-
A+
电力18讯: “如果把上游的尼尔基比作一个超大储水罐,而现有引嫩工程则是几条过于纤细的管线,若不对其进行改造,下游广阔的松嫩平原仍然只能在经年累月的干旱中继续挣扎。”近日,省水利水电勘探设计院研究院副院长、总工程师刘加海在接受采访时说,虽然尼尔基水利枢纽工程已经下闸蓄水,但是,现有引嫩工程因规模小、配套设施不完善以及江道淤积等问题,其引水能力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地经济社会的需水要求,因此,在松嫩平原建设能力更加强大的引、输水工程势在必行,否则经过尼尔基水库调蓄后的绝大部分嫩江水就只能沿江流走。
■尼尔基水利枢纽发电在即,作为嫩江干流上唯一一座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它的建成将给水土资源严重失衡的松嫩平原带来福音,然而现有引嫩工程由于规模不足、老化失修等问题将使尼尔基水利枢纽的灌溉作用不能正常发挥
■经过三年的研究设计,我省已向国家水利部提交关于尼尔基水利枢纽配套项目黑龙江省引嫩扩建骨干一期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前该项目已通过水利部批准,待国家发改委立项后即可正式实施
现状:引嫩工程不堪重负“背靠”嫩江松嫩平原只能望水兴叹
作为我省第一大平原,松嫩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工业基地,但当地天然水系并不发达,基本没有地表径流;水资源贫乏且降水时空分布又极不均衡,因此这里也成为我省水资源严重短缺和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地区。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抛开气候、地质变化等因素不谈,水利基础工程薄弱,对地表水控制能力不足也是造成当地用水紧张和生态环境恶化的一个主要原因。长期以来,嫩江上游缺乏控制性水利工程,无法对松嫩流域的水资源进行有效调蓄;而人工修建的引水工程又没有有效改变当地天然水系不发达的弊病,因此嫩江水也就不能真正浸润到流域内的干旱地区。
刘加海告诉记者,为缓解松嫩平原的用水矛盾,改变当地缺少天然水系的局面,20世纪70年代,我省陆续修建了北部引嫩工程和中部引嫩工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这两个工程规模偏小、老化、渠道淤积等现象日趋严重。
据水利部门统计,1998年松嫩流域发生特大洪水后,原本引水能力就十分有限的北、中引引水流量进一步下降。实测资料显示,2001年春季,北引的引水下降到每秒15.6立方米,而到了2003年春季,则因干旱中断引水20余天。
由于北、中引引水能力不足,当地不得不转而依靠开采地下水来满足工农业生产需要,长期超量开采导致大庆市形成面积超过5000平方公里的地下水下降漏斗,巨大的地下水漏斗不仅严重破坏了当地地下水动态平衡,也成为引发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期盼:尽快发挥尼尔基效益 调蓄嫩江水配套设施仍待完善
作为嫩江干流上唯一的一座控制性工程,2001年,尼尔基水利枢纽工程正式破土动工。由于水库的控制面积占嫩江干流面积的22.4%,控制水量占嫩江多年平均径流量45.7%,兴利库容达到59.68亿立方米,因此尼尔基水库建成后将对调蓄嫩江水量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7月16日,该水利枢纽工程即将正式发电,它标志着尼尔基水利枢纽将开始发挥其防洪、工农业供水、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这对于渴水的松嫩平原来说无疑是一个喜讯。
但是,尼尔基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对于松嫩流域的广大地区来说,能否迎来期盼已久的嫩江水,更关键的还要依靠配套引、输水工程,而现有引嫩工程显然无法承担这一重任。
根据规划,尼尔基水利枢纽建成后,其灌溉供水范围北起尼尔基水库坝址,南到三岔河,分配给我省北引多年平均水量为17.98亿立方米,中引多年平均水量为10.91亿立方米,而根据北引、中引现在运行状况,其在现状工程条件下引水能力仅能增加到12.63亿立方米,比尼尔基水库建成前的引水能力只增加0.23亿立方米。因此尽快发挥尼尔基水库效益,对引嫩骨干工程进行改扩建势在必行。
其实,尼尔基水利枢纽配套工程的建设早已受到了国家水利部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全程参加了配套工程设计的刘加海告诉记者,从2001年,尼尔基水利枢纽正式开工后,配套工程的设计就已经被提上日程。最初的设计以满足农业灌溉为主。2002年,随着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和建设节水型社会的要求,设计方案中又增加了为工业生产供水的内容。直到2003年,根据我省生态省建设的纲要,设计方案再次增加了满足当地生态用水的内容。此后,60多名技术人员全力以赴,用一年多的时间终于完成了尼尔基水利枢纽配套项目黑龙江省引嫩扩建骨干一期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预算:配套项目总投资近48亿 引嫩骨干扩建惠及10余县市
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尼尔基水利枢纽配套项目黑龙江省引嫩扩建骨干工程主要包括北部引嫩扩建工程、中部引嫩扩建工程、八一运河扩建工程和南部引嫩工程。这将是引、蓄、提相结合综合利用的大型引水输水工程。规划范围包括北<
■尼尔基水利枢纽发电在即,作为嫩江干流上唯一一座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它的建成将给水土资源严重失衡的松嫩平原带来福音,然而现有引嫩工程由于规模不足、老化失修等问题将使尼尔基水利枢纽的灌溉作用不能正常发挥
■经过三年的研究设计,我省已向国家水利部提交关于尼尔基水利枢纽配套项目黑龙江省引嫩扩建骨干一期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前该项目已通过水利部批准,待国家发改委立项后即可正式实施
现状:引嫩工程不堪重负“背靠”嫩江松嫩平原只能望水兴叹
作为我省第一大平原,松嫩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工业基地,但当地天然水系并不发达,基本没有地表径流;水资源贫乏且降水时空分布又极不均衡,因此这里也成为我省水资源严重短缺和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地区。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抛开气候、地质变化等因素不谈,水利基础工程薄弱,对地表水控制能力不足也是造成当地用水紧张和生态环境恶化的一个主要原因。长期以来,嫩江上游缺乏控制性水利工程,无法对松嫩流域的水资源进行有效调蓄;而人工修建的引水工程又没有有效改变当地天然水系不发达的弊病,因此嫩江水也就不能真正浸润到流域内的干旱地区。
刘加海告诉记者,为缓解松嫩平原的用水矛盾,改变当地缺少天然水系的局面,20世纪70年代,我省陆续修建了北部引嫩工程和中部引嫩工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这两个工程规模偏小、老化、渠道淤积等现象日趋严重。
据水利部门统计,1998年松嫩流域发生特大洪水后,原本引水能力就十分有限的北、中引引水流量进一步下降。实测资料显示,2001年春季,北引的引水下降到每秒15.6立方米,而到了2003年春季,则因干旱中断引水20余天。
由于北、中引引水能力不足,当地不得不转而依靠开采地下水来满足工农业生产需要,长期超量开采导致大庆市形成面积超过5000平方公里的地下水下降漏斗,巨大的地下水漏斗不仅严重破坏了当地地下水动态平衡,也成为引发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期盼:尽快发挥尼尔基效益 调蓄嫩江水配套设施仍待完善
作为嫩江干流上唯一的一座控制性工程,2001年,尼尔基水利枢纽工程正式破土动工。由于水库的控制面积占嫩江干流面积的22.4%,控制水量占嫩江多年平均径流量45.7%,兴利库容达到59.68亿立方米,因此尼尔基水库建成后将对调蓄嫩江水量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7月16日,该水利枢纽工程即将正式发电,它标志着尼尔基水利枢纽将开始发挥其防洪、工农业供水、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这对于渴水的松嫩平原来说无疑是一个喜讯。
但是,尼尔基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对于松嫩流域的广大地区来说,能否迎来期盼已久的嫩江水,更关键的还要依靠配套引、输水工程,而现有引嫩工程显然无法承担这一重任。
根据规划,尼尔基水利枢纽建成后,其灌溉供水范围北起尼尔基水库坝址,南到三岔河,分配给我省北引多年平均水量为17.98亿立方米,中引多年平均水量为10.91亿立方米,而根据北引、中引现在运行状况,其在现状工程条件下引水能力仅能增加到12.63亿立方米,比尼尔基水库建成前的引水能力只增加0.23亿立方米。因此尽快发挥尼尔基水库效益,对引嫩骨干工程进行改扩建势在必行。
其实,尼尔基水利枢纽配套工程的建设早已受到了国家水利部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全程参加了配套工程设计的刘加海告诉记者,从2001年,尼尔基水利枢纽正式开工后,配套工程的设计就已经被提上日程。最初的设计以满足农业灌溉为主。2002年,随着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和建设节水型社会的要求,设计方案中又增加了为工业生产供水的内容。直到2003年,根据我省生态省建设的纲要,设计方案再次增加了满足当地生态用水的内容。此后,60多名技术人员全力以赴,用一年多的时间终于完成了尼尔基水利枢纽配套项目黑龙江省引嫩扩建骨干一期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预算:配套项目总投资近48亿 引嫩骨干扩建惠及10余县市
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尼尔基水利枢纽配套项目黑龙江省引嫩扩建骨干工程主要包括北部引嫩扩建工程、中部引嫩扩建工程、八一运河扩建工程和南部引嫩工程。这将是引、蓄、提相结合综合利用的大型引水输水工程。规划范围包括北<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浙江火电机组深度调峰经济性分
2018-12-13
- 2017年1000MW等级燃煤机组运行
2018-06-20
- 2017年600MW等级燃煤机组运行
2018-06-20
- 九江发电厂职工以实际行动认
2018-01-06
- 韩城二发:“双线”推进做实“
2017-04-07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