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电投河南分公司设计优化成效浮现
2006-09-08 09:46:16 来源:中电投
A-
A+
电力18讯: “主厂房采用汽机房-除氧煤仓间-锅炉房三列布置;取消控制楼,集控室布置在两炉之间的热网首站上部;采用等离子点火技术,缩小贮油罐容积;采用简易露天式输煤栈桥;循环水泵露天布置,各水处理系统采用集中布置;取消脱硫系统GGH;电气、热控盘柜实行高度物理分散布置。”
“工程静态投资166995万元,降低37776万元,降幅18.5%;动态投资175293万元,降低40000万元,降幅18.58%。动态单位造价4174元/千瓦,降低了952元/千瓦;厂区占地面积21.6hm2,比原设计24.86hm2减少了3.26hm2,降幅15.09%;主厂房建筑总体积17.22万立方米,比原设计27.3万立方米减少了10.08万立方米,降幅36.92%;发电厂用电率为6.95%,比原设计7.57%降低了0.62个百分点;供电标准煤耗为331g/kWh;最大耗水量(使用中水)为0.718m3/s.GW,降低0.03m3/s.GW,降幅4%。”
上述一大堆技术术语和数据,是笔者9月5日从河南分公司安全监督与生产部看到的南阳热电2×21万千瓦机组工程设计优化的主要成果。
据了解,河南分公司今年5月以来,在集团公司的指导下,全面开展了该项目的设计优化工作。同时对开封京源2×60万千瓦超临界机组工程也进行了设计优化,同样取得了可喜的成就。集团公司在8月底召开的电源项目设计优化会议上,推广了他们的成功做法。
投产即面临亏损
河南分公司领导认为,电力体制改革后,电力市场环境、政策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新建电源项目,打破了成本电价政策,实行标杆电价。这意味着工程投资每增加1亿元,每年将增加折旧和财务费用支出1300多万元。激烈的市场竞争态势迫切要求转变思想观念,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发展的质量。
为此,该分公司围绕集团公司工程建设“四二二”目标,加强工程建设 “四大”控制。提出了机组投产“三百”目标(自动投入率100%、技术指标100%达设计值、投入商业运行后连续运行100天)和工程造价比执行概算降低5%的目标;召开造价控制研讨会,提高对造价控制的认识;加强设计审查、招投标、合同管理等,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控制和降低了在建工程的造价。
然而,工程造价的控制,必须与市场形势接轨。5月7日,在河南分公司召开的总经理办公会议上,一个重大难题摆在领导班子面前:去年底已经开工的南阳热电2×21万千瓦项目,原概算造价20.4亿元,虽然进行了一些局部设计优化,并在招标过程中坚持合理低价中标的原则,但造价仍然在18亿元以上。以此测算,机组投产后即面临亏损。怎么办?经过深入分析研究,会议果断决定:暂停现场施工,全面开展设计优化工作;同时对尚未开工的开封京源2×60万千瓦项目同步进行设计优化。
会后,河南分公司成立了以副总经理王志平为组长的工程设计优化领导小组,两个项目的设计优化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5月12日,分公司组织召开项目公司主要领导和部门负责人会议,统一思想,明确任务。5月13日,会同有关设计院召开设计优化研讨暨动员会,集团公司委派陈冠文高级主管到会指导。会议强调了设计优化的必要性、紧迫性,以及对设计方和业主方的意义,讨论通过了《南阳热电、开封京源项目设计优化原则意见》,明确了设计优化的方向和目标,成立了两个项目的设计优化工作组,并就下一步工作作了安排。由于南阳项目已经开工,省市政府十分关注工程进展。为此,分公司领导主动与地方领导沟通,阐述设计优化的目的和意义,取得了政府的理解和支持。
5月20日至26日,两个项目设计优化工作组赴省外有关电力设计院和电厂进行了调研,进一步改变了部分同志对设计优化工作的怀疑和审视态度,打开了设计思路,坚定了优化信心。
正确思路+精心组织
河南分公司认为,优化不等于简化。他们确定的设计优化基本思路是:经济适用、安全可靠、高效环保、以人为本。加强厂区总平面优化,减少和归并附属建筑物,合理压缩建筑物体积。优化设备和系统布置,进行设计余量优化,合理确定设计参数。减少外围控制点,实现机组级顺控功能(APS),提高热工控制水平。注重新技术、新工艺应用,合理突破《大火规》推荐或建议方案。加强技术经济比较,合理利用已完成的基础设施。
基于以上思路,5月底,河南分公司结合调研情况,编制完成了两个项目设计优化策划书。6月初,全面进入设计院设计优化实施阶段。为了少走弯路,确保进度,分公司和项目公司及时跟踪,密切配合,不定期召开联络会议,加强对方案设计、图纸设计、专业评审、综合评审等各个阶段的跟踪协调,积极配合设计院解决优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8月初,分别完成了南阳热电、开封京源项目设计优化内部评审。8月19日,电力规划院组织对南阳热电项目设计优化进行了审查,对这次20万千瓦级机组开创性的设计优化给予了充分肯定。
六项原则
河南分公司提出:“降低工程造价的同时,要保证安全、质量和技术水平不降低。”他们在优化设计中,始终坚持以下六项原则。
<
“工程静态投资166995万元,降低37776万元,降幅18.5%;动态投资175293万元,降低40000万元,降幅18.58%。动态单位造价4174元/千瓦,降低了952元/千瓦;厂区占地面积21.6hm2,比原设计24.86hm2减少了3.26hm2,降幅15.09%;主厂房建筑总体积17.22万立方米,比原设计27.3万立方米减少了10.08万立方米,降幅36.92%;发电厂用电率为6.95%,比原设计7.57%降低了0.62个百分点;供电标准煤耗为331g/kWh;最大耗水量(使用中水)为0.718m3/s.GW,降低0.03m3/s.GW,降幅4%。”
上述一大堆技术术语和数据,是笔者9月5日从河南分公司安全监督与生产部看到的南阳热电2×21万千瓦机组工程设计优化的主要成果。
据了解,河南分公司今年5月以来,在集团公司的指导下,全面开展了该项目的设计优化工作。同时对开封京源2×60万千瓦超临界机组工程也进行了设计优化,同样取得了可喜的成就。集团公司在8月底召开的电源项目设计优化会议上,推广了他们的成功做法。
投产即面临亏损
河南分公司领导认为,电力体制改革后,电力市场环境、政策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新建电源项目,打破了成本电价政策,实行标杆电价。这意味着工程投资每增加1亿元,每年将增加折旧和财务费用支出1300多万元。激烈的市场竞争态势迫切要求转变思想观念,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发展的质量。
为此,该分公司围绕集团公司工程建设“四二二”目标,加强工程建设 “四大”控制。提出了机组投产“三百”目标(自动投入率100%、技术指标100%达设计值、投入商业运行后连续运行100天)和工程造价比执行概算降低5%的目标;召开造价控制研讨会,提高对造价控制的认识;加强设计审查、招投标、合同管理等,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控制和降低了在建工程的造价。
然而,工程造价的控制,必须与市场形势接轨。5月7日,在河南分公司召开的总经理办公会议上,一个重大难题摆在领导班子面前:去年底已经开工的南阳热电2×21万千瓦项目,原概算造价20.4亿元,虽然进行了一些局部设计优化,并在招标过程中坚持合理低价中标的原则,但造价仍然在18亿元以上。以此测算,机组投产后即面临亏损。怎么办?经过深入分析研究,会议果断决定:暂停现场施工,全面开展设计优化工作;同时对尚未开工的开封京源2×60万千瓦项目同步进行设计优化。
会后,河南分公司成立了以副总经理王志平为组长的工程设计优化领导小组,两个项目的设计优化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5月12日,分公司组织召开项目公司主要领导和部门负责人会议,统一思想,明确任务。5月13日,会同有关设计院召开设计优化研讨暨动员会,集团公司委派陈冠文高级主管到会指导。会议强调了设计优化的必要性、紧迫性,以及对设计方和业主方的意义,讨论通过了《南阳热电、开封京源项目设计优化原则意见》,明确了设计优化的方向和目标,成立了两个项目的设计优化工作组,并就下一步工作作了安排。由于南阳项目已经开工,省市政府十分关注工程进展。为此,分公司领导主动与地方领导沟通,阐述设计优化的目的和意义,取得了政府的理解和支持。
5月20日至26日,两个项目设计优化工作组赴省外有关电力设计院和电厂进行了调研,进一步改变了部分同志对设计优化工作的怀疑和审视态度,打开了设计思路,坚定了优化信心。
正确思路+精心组织
河南分公司认为,优化不等于简化。他们确定的设计优化基本思路是:经济适用、安全可靠、高效环保、以人为本。加强厂区总平面优化,减少和归并附属建筑物,合理压缩建筑物体积。优化设备和系统布置,进行设计余量优化,合理确定设计参数。减少外围控制点,实现机组级顺控功能(APS),提高热工控制水平。注重新技术、新工艺应用,合理突破《大火规》推荐或建议方案。加强技术经济比较,合理利用已完成的基础设施。
基于以上思路,5月底,河南分公司结合调研情况,编制完成了两个项目设计优化策划书。6月初,全面进入设计院设计优化实施阶段。为了少走弯路,确保进度,分公司和项目公司及时跟踪,密切配合,不定期召开联络会议,加强对方案设计、图纸设计、专业评审、综合评审等各个阶段的跟踪协调,积极配合设计院解决优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8月初,分别完成了南阳热电、开封京源项目设计优化内部评审。8月19日,电力规划院组织对南阳热电项目设计优化进行了审查,对这次20万千瓦级机组开创性的设计优化给予了充分肯定。
六项原则
河南分公司提出:“降低工程造价的同时,要保证安全、质量和技术水平不降低。”他们在优化设计中,始终坚持以下六项原则。
<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