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山热电厂八项措施确保燃料供应
2006-08-24 09:17:59 来源:大唐集团
A-
A+
电力18讯: 作者:兰海涛 冷有祥
本网讯 为认真落实集团公司8月15日在长春召开的2006年燃料工作会议精神,长山热电厂结合实际,以实现集团公司第二步发展战略、实现效益年为根本,以“对标、对表、对照”为重点,以完善三级管理模式为目的,以经济评价为切入点,从采样、化验、计量、调度等方面细化管理,树立全员节能挖潜、增强效益意识,把住入厂煤质量关,保证燃料管理从燃料采购、来煤检质、采样制样、编号化验、计量验收全过程公平、公正、公开,向管理要安全、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发展,真正做到燃料管理“凡事必依标准、凡事必落责任、凡事必要结果”。
为实现上述目标,该厂逐级分解落实燃料管理各项指标和经济责任制,层层有压力、人人扛指标,克服不足、迎难而上,形成“全厂一盘棋、全员一条心”的局面,确保燃料供应。
一是细化管理,确保煤炭供应。按照集团公司及省公司的既定目标,加强燃料管理、研究煤炭市场、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思路、多方采取措施、拓宽采购渠道,保证煤炭可靠供应。
二是开展经济分析,控制好燃料增收节支。加强采、制、化、煤质管理,以控制标煤单价为中心,树立全员节能挖潜、增强效益意识,把住入厂煤质关,争取矿方的理解和同情,稳定煤价的涨幅,控制燃料成本。
三是加强掺烧、混配煤工作。加强煤质分析,深入贯彻掺烧、混配煤方案;深入了解入厂煤炭质量、合理安排存储位置;及时掌握上煤方式,混配煤比例均匀,保证燃烧稳定。
四是抓好接卸排车工作。深入了解发电、铁路、煤矿、生产形势等,掌握每日装车、预报、计划、站存、煤场、日耗综合情况,及时和车站沟通情况,综合分析、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合理安排厂内作业方式,缩短运输作业时间,加快铁路车辆周转,不发生压车、超时停车现象。
五是盯住指标。严格按照合同和质价做好煤炭的催交、催运工作,落实好合同计划,确保煤炭的到货率。
六是协调内外关系,抓好冬储煤工作。对外协调好同矿方、铁路的关系,积极主动地处理好出现的问题;对内协调好生产部、计划部、财务部的关系,保证煤车接卸及时、煤款及时到位和机组竞价运行需求,抓住秋季的有利时机提前做好冬储煤工作。
七是保证信息畅通。根据煤炭市场形势变化,做到超前预测、提前预防,加强同矿方、铁路、区域内电厂的联系,及时沟通、掌握煤炭质价动态,快速反应,保证燃料的正常供应。
八是提高专业人员素质,建立健全燃料管理新体制。按照集团公司的总体要求,积极主动探索适合本企业发展的特色燃料管理体制,从采、制、化、煤质、煤量、人员素质等方面挖掘人员、设备的最大潜力,力争实现效益最大化。
本网讯 为认真落实集团公司8月15日在长春召开的2006年燃料工作会议精神,长山热电厂结合实际,以实现集团公司第二步发展战略、实现效益年为根本,以“对标、对表、对照”为重点,以完善三级管理模式为目的,以经济评价为切入点,从采样、化验、计量、调度等方面细化管理,树立全员节能挖潜、增强效益意识,把住入厂煤质量关,保证燃料管理从燃料采购、来煤检质、采样制样、编号化验、计量验收全过程公平、公正、公开,向管理要安全、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发展,真正做到燃料管理“凡事必依标准、凡事必落责任、凡事必要结果”。
为实现上述目标,该厂逐级分解落实燃料管理各项指标和经济责任制,层层有压力、人人扛指标,克服不足、迎难而上,形成“全厂一盘棋、全员一条心”的局面,确保燃料供应。
一是细化管理,确保煤炭供应。按照集团公司及省公司的既定目标,加强燃料管理、研究煤炭市场、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思路、多方采取措施、拓宽采购渠道,保证煤炭可靠供应。
二是开展经济分析,控制好燃料增收节支。加强采、制、化、煤质管理,以控制标煤单价为中心,树立全员节能挖潜、增强效益意识,把住入厂煤质关,争取矿方的理解和同情,稳定煤价的涨幅,控制燃料成本。
三是加强掺烧、混配煤工作。加强煤质分析,深入贯彻掺烧、混配煤方案;深入了解入厂煤炭质量、合理安排存储位置;及时掌握上煤方式,混配煤比例均匀,保证燃烧稳定。
四是抓好接卸排车工作。深入了解发电、铁路、煤矿、生产形势等,掌握每日装车、预报、计划、站存、煤场、日耗综合情况,及时和车站沟通情况,综合分析、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合理安排厂内作业方式,缩短运输作业时间,加快铁路车辆周转,不发生压车、超时停车现象。
五是盯住指标。严格按照合同和质价做好煤炭的催交、催运工作,落实好合同计划,确保煤炭的到货率。
六是协调内外关系,抓好冬储煤工作。对外协调好同矿方、铁路的关系,积极主动地处理好出现的问题;对内协调好生产部、计划部、财务部的关系,保证煤车接卸及时、煤款及时到位和机组竞价运行需求,抓住秋季的有利时机提前做好冬储煤工作。
七是保证信息畅通。根据煤炭市场形势变化,做到超前预测、提前预防,加强同矿方、铁路、区域内电厂的联系,及时沟通、掌握煤炭质价动态,快速反应,保证燃料的正常供应。
八是提高专业人员素质,建立健全燃料管理新体制。按照集团公司的总体要求,积极主动探索适合本企业发展的特色燃料管理体制,从采、制、化、煤质、煤量、人员素质等方面挖掘人员、设备的最大潜力,力争实现效益最大化。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