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蛋糕好看吃着难
2006-10-16 17:33:00 来源:中国矿业报
A-
A+
电力18讯:
煤层气,俗称煤矿瓦斯,是近一二十年来世界上崛起的新型能源,是一种以吸附状态赋存于煤层中的非常规天燃气,其成分与常规天燃气基本相同,甲烷含量大于90%,发热量大于8000kcal/m3,完全可以作为与常规天燃气等同的优质能源和化工原料。同时,煤层气在煤矿生产中又是一种有害气体,对煤矿安全生产存在巨大威胁,随着煤矿的开采,大量的煤层气排放到大气中又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煤层气已成为仅次于二氧化碳的主要温室气体。所以,开发利用煤层气这一洁净能源,对于优化我国的能源结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轻大气污染、保证煤矿安全生产以及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同时,还可以增加就业渠道,煤矿企业和地面煤层气开发企业通过建立健全抽采系统,开展管网输送,充分利用抽采的瓦斯作为能源和原料,实现产业化运营,可以带动道路、管道、钢铁、水泥、化工、电力、生活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特别是钻机、瓦斯抽采、瓦斯发电机组、监测监控等设备制造业的发展,能够有效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我国煤层气产业起步较早,一直停滞不前,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相比较而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煤层气产业发展比较快,已成功实行了商业化运作。最近两年,我国政府对煤层气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明确指出:"开发和利用煤层气既可治理瓦斯,又可利用能源,一举两得,应该加大科研、勘探、开发的力度。"为了推动煤层气发展,我国制定了相应的优惠政策:一是开发利用煤层气征收5%的增值税,不抵扣进项税额;二是实行"两免三减半 "---中外合作开采煤层气的企业,从开始获利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三是勘探、开发煤层气项目所需进口物资比照石油、天燃气的进口税收政策执行;四是煤层气价格按市场经济原则,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等。在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政府的大力倡导下,我国煤层气开发利用开始了跳跃式的发展,2005年的钻井数超过以前历年的总和。特别是最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的意见》和《全国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十一五"规划》的出台,更为我国煤层气产业的发展烧足了底火。根据规划,2010年全国煤层气产量将达到100亿m3/a,2015年达300亿m3/a,2020年超过500亿m3/a。这些都预示着我国煤层气产业将要迅猛崛起。
我国的煤层气开发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在科研和生产实践中初见成效,常规抽采技术日趋成熟,高新技术始露锋芒。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对煤矿安全监管工作力度的进一步加大,煤矿瓦斯防治工作和煤层气产业发展备受人们的关注。 2005年,我国煤炭分别占能源生产总量的76%和能源消费总量的69%,是世界上第一煤炭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同时,我国的煤层气资源也十分丰富,2002年由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的国家计委一类项目"报告"预测,我国陆上烟煤和无烟煤煤田中,埋深300~2000米范围内的煤层气资源量为31.46万亿立方米,与我国陆上天燃气相当,位居世界第3位。
总体上看,我国煤矿瓦斯抽采利用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井下瓦斯抽采技术已经形成体系,并在高瓦斯矿井全面应用。2005年,全国煤矿抽采瓦斯23亿立方米,利用超过10亿立方米。阳泉、淮南、水城、盘江、松藻、晋城、抚顺7个矿区,年抽采瓦斯量超过1亿立方米。地面煤层气开发通过示范工程建设,已进入商业化开发阶段,涌现出了山西沁水枣园井组煤层气开发试验项目、辽宁阜新刘家井组煤层气开发项目、山西晋城潘庄煤层气地面开发项目、山西沁水煤层气开发利用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山西沁水县端氏煤层气开发示范工程等一批实现了小规模商业化的煤层气地面开发项目。20 05年,全国施工煤层气井328口,超过历史累计施工井数的总和。2005年12月底,淮南煤矿低浓度瓦斯输送及安全发电技术通过专家鉴定。然而,我国煤层气发展并非一路坦途,煤矿瓦斯事故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煤矿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煤层气产业化、商业化水平还很低,地面钻井抽采煤层气技术难度大、单井产量低、生产成本高、投资回收期长,井下抽采瓦斯技术要求高,抽出的瓦斯浓度较低,管道运输不安全等。由于对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的认识不到位,资金投入不足,技术研发重视不够,瓦斯利用受到很大制约,特别需要国家在市场准入、发电上网、基础设施等方面加强宏观调控,给予有力的政策扶持。另外,在中外合作开发上也存在着一定的人为障碍,国内企业要与国外企业合作勘探开发煤层气必须要经过中联煤层气股份有限公司,就是煤炭企业与国外公司商议好以后,如果没有中联煤层气股份有限公司这个"第三者"的介入,就没有权力进行勘探开发,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煤层气的合作开发进程。2005年2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7条措施,
煤层气,俗称煤矿瓦斯,是近一二十年来世界上崛起的新型能源,是一种以吸附状态赋存于煤层中的非常规天燃气,其成分与常规天燃气基本相同,甲烷含量大于90%,发热量大于8000kcal/m3,完全可以作为与常规天燃气等同的优质能源和化工原料。同时,煤层气在煤矿生产中又是一种有害气体,对煤矿安全生产存在巨大威胁,随着煤矿的开采,大量的煤层气排放到大气中又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煤层气已成为仅次于二氧化碳的主要温室气体。所以,开发利用煤层气这一洁净能源,对于优化我国的能源结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轻大气污染、保证煤矿安全生产以及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同时,还可以增加就业渠道,煤矿企业和地面煤层气开发企业通过建立健全抽采系统,开展管网输送,充分利用抽采的瓦斯作为能源和原料,实现产业化运营,可以带动道路、管道、钢铁、水泥、化工、电力、生活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特别是钻机、瓦斯抽采、瓦斯发电机组、监测监控等设备制造业的发展,能够有效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我国煤层气产业起步较早,一直停滞不前,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相比较而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煤层气产业发展比较快,已成功实行了商业化运作。最近两年,我国政府对煤层气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明确指出:"开发和利用煤层气既可治理瓦斯,又可利用能源,一举两得,应该加大科研、勘探、开发的力度。"为了推动煤层气发展,我国制定了相应的优惠政策:一是开发利用煤层气征收5%的增值税,不抵扣进项税额;二是实行"两免三减半 "---中外合作开采煤层气的企业,从开始获利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三是勘探、开发煤层气项目所需进口物资比照石油、天燃气的进口税收政策执行;四是煤层气价格按市场经济原则,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等。在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政府的大力倡导下,我国煤层气开发利用开始了跳跃式的发展,2005年的钻井数超过以前历年的总和。特别是最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的意见》和《全国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十一五"规划》的出台,更为我国煤层气产业的发展烧足了底火。根据规划,2010年全国煤层气产量将达到100亿m3/a,2015年达300亿m3/a,2020年超过500亿m3/a。这些都预示着我国煤层气产业将要迅猛崛起。
我国的煤层气开发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在科研和生产实践中初见成效,常规抽采技术日趋成熟,高新技术始露锋芒。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对煤矿安全监管工作力度的进一步加大,煤矿瓦斯防治工作和煤层气产业发展备受人们的关注。 2005年,我国煤炭分别占能源生产总量的76%和能源消费总量的69%,是世界上第一煤炭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同时,我国的煤层气资源也十分丰富,2002年由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的国家计委一类项目"报告"预测,我国陆上烟煤和无烟煤煤田中,埋深300~2000米范围内的煤层气资源量为31.46万亿立方米,与我国陆上天燃气相当,位居世界第3位。
总体上看,我国煤矿瓦斯抽采利用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井下瓦斯抽采技术已经形成体系,并在高瓦斯矿井全面应用。2005年,全国煤矿抽采瓦斯23亿立方米,利用超过10亿立方米。阳泉、淮南、水城、盘江、松藻、晋城、抚顺7个矿区,年抽采瓦斯量超过1亿立方米。地面煤层气开发通过示范工程建设,已进入商业化开发阶段,涌现出了山西沁水枣园井组煤层气开发试验项目、辽宁阜新刘家井组煤层气开发项目、山西晋城潘庄煤层气地面开发项目、山西沁水煤层气开发利用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山西沁水县端氏煤层气开发示范工程等一批实现了小规模商业化的煤层气地面开发项目。20 05年,全国施工煤层气井328口,超过历史累计施工井数的总和。2005年12月底,淮南煤矿低浓度瓦斯输送及安全发电技术通过专家鉴定。然而,我国煤层气发展并非一路坦途,煤矿瓦斯事故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煤矿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煤层气产业化、商业化水平还很低,地面钻井抽采煤层气技术难度大、单井产量低、生产成本高、投资回收期长,井下抽采瓦斯技术要求高,抽出的瓦斯浓度较低,管道运输不安全等。由于对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的认识不到位,资金投入不足,技术研发重视不够,瓦斯利用受到很大制约,特别需要国家在市场准入、发电上网、基础设施等方面加强宏观调控,给予有力的政策扶持。另外,在中外合作开发上也存在着一定的人为障碍,国内企业要与国外企业合作勘探开发煤层气必须要经过中联煤层气股份有限公司,就是煤炭企业与国外公司商议好以后,如果没有中联煤层气股份有限公司这个"第三者"的介入,就没有权力进行勘探开发,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煤层气的合作开发进程。2005年2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7条措施,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