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电新疆龙源:确保电量应发尽发
2012-08-24 10:47:1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入夏以来,新疆的天气持续高温,特别是进入伏天,戈壁滩上温度高达38℃以上。面对酷热天气,新疆公司所属各风电场迎高温、战酷暑,发扬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工作作风,生产人员奋战在抢发电量第一线,根据夏季的气候环境及风况特点,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全力以赴保安全、保电量。
争分夺秒战酷暑 将故障消除在萌芽
达坂城风电二场大部分风电机组已运行近20年,逐步进入老化期,加上高温天气,主要机械部件的故障率上升,大修及吊装任务繁重。吊装不仅要保证人身安全,还需选择风速较小的时间段,运维人员开始了与时间赛跑……
早晨8点,离正常上班还有1个多小时,运维工的身影就已出现在了风机群中,做着吊装前的各项准备工作。11点左右,炙烤的骄阳慢慢露出了威猛的面孔,夹杂着沙土的热浪,荒漠的戈壁想找个乘凉的地方都没有。中午时分,运维人员就靠着不足一平方米的皮卡车遮挡的阴凉下坐着,喝着已被晒烫的矿泉水,依然干劲十足。当完成任务,看着欢快的叶片转动起来,风机开始发电,他们劳碌的面孔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有一天,气温高达39℃,阵阵热浪扑面而来。运维工们开始了一天的线路巡视工作。当他们巡查到Bonus600kW A2-1变压器时,发现低压侧C相接线端发热严重,且高压侧的A相有漏油现象,若不及时处理,不仅会造成与其连接的四台风机无法并网影响发电量外,还有可能使整条线路停电,造成更大的效益损失。
班长凭借着多年的工作经验,准确的查找到故障点,带领班组成员紧张而有序地做好各项安全措施后,开始对缺陷进行处理。首先消除渗漏现象,接着对低压侧发热严重的接线鼻处理,去除包带、砂纸打磨、压好接头、重新包扎连接,故障最终得以解除。此时,他们身上的衣服和汗水已经粘在了一起。
加班加点 为机组发电赢得宝贵时间
一个多月以来,在检修分场人员短缺的情况下,为完成保电量任务,检修分场大修班的全体员工,主动加班加点,充分利用晚间气温较低的时间工作。面对大量需要修理的齿轮箱、发电机,大家没有退缩。在老师傅李荣志的带领下,“80、90后”的小徒弟们,个个卯足了劲,检修场上大显身手。
已是晚上9点,检修车间传出阵阵机器轰鸣声。李师傅带着徒弟们在为A14-6风机做拖动试验。拖动试验台是公司自行设计制造的操作台,用电动机带动齿轮箱做空载转动实验,以查看修复后的齿轮箱正常运转时的震动、温度、漏油等情况,避免吊装投运后再落实是否存在故障。拖动实验一般需要齿轮箱持续运转8-10小时,每半小时查看一次记录,这就需要一整晚的耐心和细心。因此,这样的实验只能放在夜间,且能保证第二天安装附属配件。
恪尽职守 迅速完成线路抢修工作
8中旬的某天晚上,阿拉山口迎来了今年的又一场狂风,虽然给炎热的夏日带了一丝清凉,却使风机频发事故,检修班组接到了岸风二线接地报警、岸风四线跳闸的消息。按照预案,升压站全体员工动员起来,检修班组更加不能怠慢,立即进行寻线,查找故障点。他们顶着狂风,兵分两路穿梭在线路的杆塔下,一台一台巡视风力机和线路连接的电缆头,果然发现岸风二线A2-07风力机杆塔跌落保险下的A相电缆发黑,当确认是电缆头损坏后,立即汇报升压站运行人员并确认故障已经消除,设备恢复正常运行后,又向着下一个故障点岸风四线出发,继续查找。
到了第二天凌晨4点,检修人员把岸风四线上的所有风力机跌落保险、高压电缆头和连接引线巡视完后,未发现故障点。问题在哪里呢?班组经过开会,一致认为认为故障点可能出现在岸风四线的同塔双回或同塔四回杆塔上。此时已是凌晨6点,又是一个十八九米的大风天气。但是天气阻挡不了检修人员想快速消除故障的决心,一大早他们就进入现场,分段测线路绝缘,故障点的范围越来越小,最终把故障点锁定在同塔双回铁塔的绝缘子上,一台一台的检查,终于找到了故障点,验证了他们判断的正确,故障在最短时间消除,风力机恢复正常运转。
无论是热浪滚滚的白日还是狂风怒吼的夜幕,无论是汗水浸湿了衣装,还是疲劳充满了身心,他们总是奋战在抢发电量的第一线,坚守岗位、兢兢业业、毫无怨言,因为他们是风电人,戈壁滩上早已留下他们奋斗的足迹。(韩召维)
争分夺秒战酷暑 将故障消除在萌芽
达坂城风电二场大部分风电机组已运行近20年,逐步进入老化期,加上高温天气,主要机械部件的故障率上升,大修及吊装任务繁重。吊装不仅要保证人身安全,还需选择风速较小的时间段,运维人员开始了与时间赛跑……
早晨8点,离正常上班还有1个多小时,运维工的身影就已出现在了风机群中,做着吊装前的各项准备工作。11点左右,炙烤的骄阳慢慢露出了威猛的面孔,夹杂着沙土的热浪,荒漠的戈壁想找个乘凉的地方都没有。中午时分,运维人员就靠着不足一平方米的皮卡车遮挡的阴凉下坐着,喝着已被晒烫的矿泉水,依然干劲十足。当完成任务,看着欢快的叶片转动起来,风机开始发电,他们劳碌的面孔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有一天,气温高达39℃,阵阵热浪扑面而来。运维工们开始了一天的线路巡视工作。当他们巡查到Bonus600kW A2-1变压器时,发现低压侧C相接线端发热严重,且高压侧的A相有漏油现象,若不及时处理,不仅会造成与其连接的四台风机无法并网影响发电量外,还有可能使整条线路停电,造成更大的效益损失。
班长凭借着多年的工作经验,准确的查找到故障点,带领班组成员紧张而有序地做好各项安全措施后,开始对缺陷进行处理。首先消除渗漏现象,接着对低压侧发热严重的接线鼻处理,去除包带、砂纸打磨、压好接头、重新包扎连接,故障最终得以解除。此时,他们身上的衣服和汗水已经粘在了一起。
加班加点 为机组发电赢得宝贵时间
一个多月以来,在检修分场人员短缺的情况下,为完成保电量任务,检修分场大修班的全体员工,主动加班加点,充分利用晚间气温较低的时间工作。面对大量需要修理的齿轮箱、发电机,大家没有退缩。在老师傅李荣志的带领下,“80、90后”的小徒弟们,个个卯足了劲,检修场上大显身手。
已是晚上9点,检修车间传出阵阵机器轰鸣声。李师傅带着徒弟们在为A14-6风机做拖动试验。拖动试验台是公司自行设计制造的操作台,用电动机带动齿轮箱做空载转动实验,以查看修复后的齿轮箱正常运转时的震动、温度、漏油等情况,避免吊装投运后再落实是否存在故障。拖动实验一般需要齿轮箱持续运转8-10小时,每半小时查看一次记录,这就需要一整晚的耐心和细心。因此,这样的实验只能放在夜间,且能保证第二天安装附属配件。
恪尽职守 迅速完成线路抢修工作
8中旬的某天晚上,阿拉山口迎来了今年的又一场狂风,虽然给炎热的夏日带了一丝清凉,却使风机频发事故,检修班组接到了岸风二线接地报警、岸风四线跳闸的消息。按照预案,升压站全体员工动员起来,检修班组更加不能怠慢,立即进行寻线,查找故障点。他们顶着狂风,兵分两路穿梭在线路的杆塔下,一台一台巡视风力机和线路连接的电缆头,果然发现岸风二线A2-07风力机杆塔跌落保险下的A相电缆发黑,当确认是电缆头损坏后,立即汇报升压站运行人员并确认故障已经消除,设备恢复正常运行后,又向着下一个故障点岸风四线出发,继续查找。
到了第二天凌晨4点,检修人员把岸风四线上的所有风力机跌落保险、高压电缆头和连接引线巡视完后,未发现故障点。问题在哪里呢?班组经过开会,一致认为认为故障点可能出现在岸风四线的同塔双回或同塔四回杆塔上。此时已是凌晨6点,又是一个十八九米的大风天气。但是天气阻挡不了检修人员想快速消除故障的决心,一大早他们就进入现场,分段测线路绝缘,故障点的范围越来越小,最终把故障点锁定在同塔双回铁塔的绝缘子上,一台一台的检查,终于找到了故障点,验证了他们判断的正确,故障在最短时间消除,风力机恢复正常运转。
无论是热浪滚滚的白日还是狂风怒吼的夜幕,无论是汗水浸湿了衣装,还是疲劳充满了身心,他们总是奋战在抢发电量的第一线,坚守岗位、兢兢业业、毫无怨言,因为他们是风电人,戈壁滩上早已留下他们奋斗的足迹。(韩召维)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