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20%尽100%的责任 盐城发电公司节能记实
2006-07-25 11:32:02 来源:中国江苏网
A-
A+
电力18讯:
如何为实现“GDP能耗比‘十五’期末降20%”的规划目标尽一份社会责任,江苏盐城发电有限公司用他们100%的努力,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在江苏省国信集团系统内,首家通过了国家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三标一体化”论证;在最近盐城市人大召开的节能降耗工作会议上,该公司又作为先进典型作了经验介绍。
三年前,该公司有6台中温中压小发电机组,不仅设备老化,缺陷频发,安全生产可靠性难以保障,而且能耗高,污染严重,给企业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面对这种状况,公司领导冷静客观地分析了企业内部实际和市场对热产品的需求,经过科学论证,决定实施热电联产、以大代小的供热技改工程,将原有2×25MW及4×6MW的小机组拆除,替代建设为两台10万等级、配有脱硫装置的高温高压热电联产机组。
在机组建设过程中,公司始终把节能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定购设备比质比价比能耗,制定方案优先考虑降能耗。公司设立了三级节能监督管理网络,并通过技术手段量化运行指标的经济价值,完善了SIS系统,增加了耗差分析计算和成本分析计算功能,使机组运行过程中的所有能耗指标得到及时监控。
新建机组于2005年7月投产,不仅发电能力比原来增加了近5倍,满足目前用户的供热量扩大了2倍之多,供电煤耗下降了150克/千瓦时以上,而且使市区200多台小锅炉得以及时关停,每年可节约标煤数万吨,大大降低了社会耗煤总量,并大大减少了烟尘和SO2的排放,改善了市区环境。
近年来,该公司坚持设备技术改造与优化运行方式并举“两条腿”走路的方式,努力提高节能水平,挖掘降耗潜力,每年用于节能改造的投入都在五百万元以上。公司#10、#11锅炉送、引风机电动机是耗能“大户”,他们组织“班子”进行专项攻关,对其内反馈调速装置实施技术改造。由于该高压电机的调速技术是本省内第一家应用,从设备新安装调试至设备投运,风机内反馈调速控制装置一直未能投入正常运行,直接影响机组的安全、经济稳定运行。针对这一问题,攻关人员根据锅炉运行工况及运行人员操作情况,分析设备运行不稳定的种种因素并提出改进技术措施,利用机组节日停运时机,通过对风机内反馈调速控制装置进行技术调试、更换可控硅整流元件、改进控制电路等,收到明显的节能效果,两台风机一个月就节电约30万千瓦时。在对另一耗能设备―凝泵技改造中,技术人员采用先进技术,大胆减少凝泵的叶轮数目,每台凝泵每天可节电2000KWh,每月节电达12万千瓦时。
在发电企业,优化运行方式对节能降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公司经常组织热试与运行人员,对运行设备进行优化对比试验,并与省电力试验研究院等科研单位合作,利用科技成果指导运行调整,积极组织编写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机组运行节能降耗手册》,用以指导日常工作。该公司运行人员依据《手册》,及时调整#8炉锅炉连续排污量,使排污量由原来的8t/h降至3.5t/h左右,排污率下降1.5%,供电煤耗下降1.5g/kwh左右。他们还根据煤种情况调整存煤量和通风量,及时补充钢球量,使锅炉制粉电耗率下降了10%左右。
受电煤、用水价格的调整上扬,该公司的发电成本迅速增加,企业的利润空间大幅萎缩。面对严峻的形势,公司及时提出了“向节能降耗要效益”的口号,一方面加强节能降耗工作的组织、计划、落实和检查,大力推广和应用科技成果,开展节能技术改造,不断提高机组效率;一方面强化管理,在推行状态检修,提高检修质量和设备可用系数的同时,开展“运行五值竞赛活动”,加强燃料的管理和监督,合理库存,降低煤耗。通过实施“增节并举”的企业文化战略,该公司的广大员工都能自觉地投入到节能降耗活动中去,一种“点点滴滴降成本,分分秒秒增效益”的节能意识已形成氛围。作为衡量发电企业能耗指标的两大要素―供电煤耗和厂用电率,该公司在连年下降的基础上,今年五月分别较去年同期下降了4克/千瓦时和0.475个百分点,又创历史最好成绩。
如何为实现“GDP能耗比‘十五’期末降20%”的规划目标尽一份社会责任,江苏盐城发电有限公司用他们100%的努力,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在江苏省国信集团系统内,首家通过了国家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三标一体化”论证;在最近盐城市人大召开的节能降耗工作会议上,该公司又作为先进典型作了经验介绍。
三年前,该公司有6台中温中压小发电机组,不仅设备老化,缺陷频发,安全生产可靠性难以保障,而且能耗高,污染严重,给企业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面对这种状况,公司领导冷静客观地分析了企业内部实际和市场对热产品的需求,经过科学论证,决定实施热电联产、以大代小的供热技改工程,将原有2×25MW及4×6MW的小机组拆除,替代建设为两台10万等级、配有脱硫装置的高温高压热电联产机组。
在机组建设过程中,公司始终把节能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定购设备比质比价比能耗,制定方案优先考虑降能耗。公司设立了三级节能监督管理网络,并通过技术手段量化运行指标的经济价值,完善了SIS系统,增加了耗差分析计算和成本分析计算功能,使机组运行过程中的所有能耗指标得到及时监控。
新建机组于2005年7月投产,不仅发电能力比原来增加了近5倍,满足目前用户的供热量扩大了2倍之多,供电煤耗下降了150克/千瓦时以上,而且使市区200多台小锅炉得以及时关停,每年可节约标煤数万吨,大大降低了社会耗煤总量,并大大减少了烟尘和SO2的排放,改善了市区环境。
近年来,该公司坚持设备技术改造与优化运行方式并举“两条腿”走路的方式,努力提高节能水平,挖掘降耗潜力,每年用于节能改造的投入都在五百万元以上。公司#10、#11锅炉送、引风机电动机是耗能“大户”,他们组织“班子”进行专项攻关,对其内反馈调速装置实施技术改造。由于该高压电机的调速技术是本省内第一家应用,从设备新安装调试至设备投运,风机内反馈调速控制装置一直未能投入正常运行,直接影响机组的安全、经济稳定运行。针对这一问题,攻关人员根据锅炉运行工况及运行人员操作情况,分析设备运行不稳定的种种因素并提出改进技术措施,利用机组节日停运时机,通过对风机内反馈调速控制装置进行技术调试、更换可控硅整流元件、改进控制电路等,收到明显的节能效果,两台风机一个月就节电约30万千瓦时。在对另一耗能设备―凝泵技改造中,技术人员采用先进技术,大胆减少凝泵的叶轮数目,每台凝泵每天可节电2000KWh,每月节电达12万千瓦时。
在发电企业,优化运行方式对节能降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公司经常组织热试与运行人员,对运行设备进行优化对比试验,并与省电力试验研究院等科研单位合作,利用科技成果指导运行调整,积极组织编写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机组运行节能降耗手册》,用以指导日常工作。该公司运行人员依据《手册》,及时调整#8炉锅炉连续排污量,使排污量由原来的8t/h降至3.5t/h左右,排污率下降1.5%,供电煤耗下降1.5g/kwh左右。他们还根据煤种情况调整存煤量和通风量,及时补充钢球量,使锅炉制粉电耗率下降了10%左右。
受电煤、用水价格的调整上扬,该公司的发电成本迅速增加,企业的利润空间大幅萎缩。面对严峻的形势,公司及时提出了“向节能降耗要效益”的口号,一方面加强节能降耗工作的组织、计划、落实和检查,大力推广和应用科技成果,开展节能技术改造,不断提高机组效率;一方面强化管理,在推行状态检修,提高检修质量和设备可用系数的同时,开展“运行五值竞赛活动”,加强燃料的管理和监督,合理库存,降低煤耗。通过实施“增节并举”的企业文化战略,该公司的广大员工都能自觉地投入到节能降耗活动中去,一种“点点滴滴降成本,分分秒秒增效益”的节能意识已形成氛围。作为衡量发电企业能耗指标的两大要素―供电煤耗和厂用电率,该公司在连年下降的基础上,今年五月分别较去年同期下降了4克/千瓦时和0.475个百分点,又创历史最好成绩。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