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码头成功完成防疫橙色预警船舶装船任务
5月5日,天津码头顺利完成疫情期间首艘橙色预警船舶装船任务,也是联防联控机制启动以来该公司首次处置载有发热人员船舶作业的疫情防控突发事件,实现了疫情防控和生产运营“双战双赢”。
5月2日20点08分,天津码头在接获一计划于5月3日15时靠泊的作业船舶随船船员出现发热症状,存在较大的病毒感染风险后,紧急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第一时间向天津港调度中心上报船舶信息,并按防疫要求将船舶预警等级升级为较高风险的橙色。该公司立即研究部署船舶靠泊相关防疫举措,一是确定船舶停靠泊位,实行封闭式管理;二是进一步强化“四口”管控措施,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域,并在梯口管理处悬挂橙色风险等级提示牌;三是提前联系属地医院做好发热船员接转工作,紧急开设救护专用通道,确保防疫措施层层压实。
为保障船员安全,并顺利完成装船作业,天津码头检疫查验、现场消杀、安全生产“三管齐下”,对船舶靠泊泊位的区域封闭、警示标示、转运通道设置、防控物资等情况进行实地检查,向船舶代理公司发出《码头梯口值守人员管控要求》和《疫情防控期间告知书》,畅通信息交互渠道,并与代理、销售、海事等相关方建立多方联动机制,实时了解船舶人员信息及动态,发现体温异常者及时上报、提早处置;及时做好船舶停靠后船舷、扶梯等区域的消毒工作,为后续船舶作业的高效运行做好准备,各部门群策群力、各尽其责,守好安全防线。
与此同时,该公司充分利用发热船员核酸检测结果等待期,认真分析作业步骤、细针密线重塑流程,分析作业环节的风险点和困难点,提前了解船舶作业注意事项,优化装船作业流程,减少非作业等待时间,力争最大程度提高生产作业效率。在核酸检测结果排除新冠肺炎可能后,船舶风险等级于5月4日晚21时降为低风险的“绿色”。
由于前期准备工作周密、高效,在5月4日22时恢复装船作业后,仅用时17小时就完成近7万吨的煤炭装船任务,确保了船舶的按时离港,受到船方高度评价,为此船长特意手写一封感谢信,对天津码头的周密细致部署和优质高效服务表示感谢。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