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煤业让“绿色长城”向毛乌素深处延伸
黄河两岸春意盎然,又到了植树造林的大好时节。马鞍山上红旗漫卷,宁夏煤业机关数百名党员干部挥锹铲土、培土围堰,植树现场一片繁忙景象。4月10日,宁煤机关党委开展“践行‘两山’理论,争做绿色先锋”主题党日活动,几百名党员干部在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栽下了2000多棵樟子松等树木。
图为植树现场
昨日还是荒山的地方,今天已是树苗挺拔、成列成行,已经成活的花棒、柠条、樟子松初绽的枝叶格外清新,粉红色的小花迎着倒春寒的冷风,在枝头顽强地开放着,彰显春天的颜色。举目远眺,昔日滚滚流动的狂沙驯服地躺在延绵连片的方草格中颇为壮观。远处,已经治理过几年的荒山上,一丛丛灌木虽然略显灰蒙,但挺立的身躯显示出一股不屈的劲头,成行成列的灌木像一条“绿色长城”跨越黄河,与古老长城共同挽起了这片土地的历史和未来。
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宁夏平原与毛乌素沙漠抗争的最前沿,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人工生态林带——中国三北防护林的其中一部分,在保护黄河,维护河东机场的安全,使铁路、公路不被沙埋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宁夏平原几十万公顷良田和首府银川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也有很大保护作用。
横跨宁夏、陕西、内蒙古的毛乌素沙漠,几乎是全国所有沙漠地区产生植树英雄最多的地方,“全国治沙英雄”“人民楷模”王有德便是其中的代表。他说:“40多年,我就干了两件事,带着大家治沙、致富。”经过王有德等治沙人40多年努力,不仅有效阻止毛乌素沙漠的南移和西扩,还让毛乌素沙漠从黄河岸边向后退了20多公里。宁煤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在植树现场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员工:“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向王有德同志学习,坚持不懈为人民群众植树造林。”
图为植树现场
没有亲历过在黄沙漫漫的沙地中种树的人,也许并不能深刻理解在这种地方能看到这样的景色到底有多难。现场倾听“治沙英雄”王有德亲口讲述治沙事迹,追溯这片绿水青山的来之不易,和他一起亲手栽下一棵棵树,为“绿色长城”添砖加瓦,对于宁煤机关全体党员干部来说,无疑是一堂意义特殊的党课。
植树现场,年近古稀的王有德挥起铁锹来依然好像有无穷的力量。在他身旁,几百名宁煤公司机关党员干部跟着挥锹,让荒山顿时喧闹了起来,挖坑、种树、培土、浇灌,每一棵新栽的树苗都让这堵“绿色长城”向毛乌素沙漠更深处延伸。
其实,宁煤人种树,更是种下一种精神、一颗初心。多年来,宁夏煤业在毛乌素沙漠上开矿建厂,创造“金山银山”,也坚持不懈植树造林,厚植“绿水青山”。除了机关党委外,羊场湾矿、灵新矿、枣泉矿等煤炭生产单位和化工企业已经在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矿区、大南湖等地植树多年。即使今年疫情期间,有些单位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在林场植树的同时,还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捐款方式,参与“国家能源生态林”网上义务植树活动。
坚持义务植树,只是宁夏煤业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一个缩影,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宁煤始终践行着绿色发展的理念。去年,宁煤公司就出台了节能环保实施计划和环保三年规划,坚决推进贺兰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修复,按期关闭大峰露天矿等7处矿井,高标准完成21处1750公顷的环境整治任务,宁东13处矸石山全部复垦绿化,大南湖获批自治区湿地公园。
今年,宁煤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矿井水替代黄河水分质利用,制定“绿色矿山”建设方案,继续推进矿山环境整治,按期完成银北退出矿井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稳步推进矿井水与生活污水处理站提标改造、储煤场封闭工程、费托合成废水处理优化升级、煤制油剩余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等15项重点生态环保工程。在国家自然资源部刚刚公布的全国绿色矿山名录中,宁煤梅花井、清水营煤矿被双双纳入。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