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煤业烯烃二分公司:善作善成 共克时艰
隆冬时节,宁东大地北风凛冽、寒气袭人,但在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烯烃二分公司各个岗位,仍是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面对去年上半年因疫情和市场下行带来的损失,面对肩上的职责与重任,每个人都干劲十足。
2020年下半年,为实现增量补欠,烯烃二分公司在安全上严管细控,在生产上增量提质,号召广大员工深入开展降本增效的同时,着手谋划智能工厂建设。这嘹亮激昂的号角,鼓舞了广大员工的信心与勇气。
算好效益账 念好安全经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是烯烃二分公司去年上半年不得不面临的难题。
作为宁煤400万吨/年煤间接液化项目配套工程,分公司生产原料主要来自煤间接液化中产生的石脑油等副产品,生产经营各项指标和煤制油项目息息相关。
受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低位运行,国内下游企业开工率低等因素影响,分公司主要产品价格持续走低,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下滑,员工情绪也出现一定波动。在分公司大修总结会和“七一”表彰会上,总经理一针见血地指出:“系统运行成本是固定的,只有大家集思广益,把产量提上去,把损耗降下来,效益才会随之提升”。这拨云见日般的话语,点燃了员工的热情与斗志。
为提升裂解车间双烯产量和分离车间丙烯产量,分公司及各车间均成立技术攻关小组,通过劳动竞赛调动广大员工参与技术攻关的积极性。办公室里,他们在案头间商讨技术方案;车间里,他们在设备旁推敲技改细节。千百人的思想拧成了一股绳,只为产量和效益的提升。
图为安全员在现场进行查漏消漏工作
结合装置运行负荷和存在问题,分公司对生产系统进行优化提升,将生产模式由四炉运行调整为五炉同时在线运行,有效提升生产系统的操作弹性,在提升双烯收率上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双烯出率提升1.1个百分点。经过几个月的持续优化,产量效率一路提升,截至12月19日,分公司共完成聚烯烃产量96.001万吨,提前12天完成宁煤下达产量任务。全年生产聚烯烃产品100.08万吨,再破百万吨大关。
生产要冲刺,安全要守住。分公司进一步强化安全监管责任体系,按照“人人入网格、人人担责任”的安全网格化管理理念,组成11支党员突击队,将195名党员内嵌到106个安全网格中,强化党员的担当引领;大力推行安全总监和安全监护人制度,由分公司安全环保部统一管理,派驻各车间负责安全监管;在各车间设置安全监护人,出台监护人培训、考试、上岗、分级管理体系及年度考核管理体系,确保监护人在安全生产中切实发挥监督作用,打造覆盖生产全过程的安全监管体系。
2020年,分公司进一步稳固安全形势,全年未发生零敲碎打、人身伤害等各类安全事故。
过好紧日子 谋划新蓝图
2020年下半年,分公司在降本增效上算“细”账,在智能化建设上做“长”局,在过好“紧”日子的同时,也为企业发展谋划出未来新蓝图。
为做好降本增效,分公司在制定总体工作目标的基础上,将降本增收任务进一步分解细化,制定七大类18项降本增效措施。各部门、各车间根据分公司下达的任务指标,结合各自负责领域,在降本增效方面各显神通。去年6月,生产管理部会同电气车间,将全厂各装置区照明根据不同用途(塔、罐、槽池)进行改造,在上下爬梯或进出通道口加装控制开关,根据工艺巡检或检修等用途按要求控制照明,节约照明用电成本及照明灯具检维护成本。2020年,节约电费达64万元;裂解车间持续优化对丙烯压缩机节能操作,对凝液回收设备进行改造,降低各等级蒸汽综合单耗近24万吨。
图为操作人员对机泵运行情况进行检查
“增产的就是自己的,省下的还是自己的。”下半年,分公司在员工中大力弘扬勤俭持家的主人翁精神,制定挖潜降耗、降本增效实施方案及奖励办法,鼓励员工为降本增效工作建言献策。有一次,该分公司总经理到仪表车间检查工作,一个年轻员工向他建议,车间机柜间的照明灯可根据工作情况开关,就能省下一度电。他把小伙子的建议记在本上,并要求生产管理部对分公司类似情况进行统计,发现多个车间存在类似情况,算了一笔账发现每年可节约电费20余万元。随后这一建议在分公司得到实施,建议人也被授予专项奖励。
在精打细算过日子的同时,2020年下半年,分公司进一步推进智能化工厂建设,研究、攻克了智能工厂建设相关的一系列关键技术并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建设起智能控制平台、智能优化平台、智能运营服务平台,实现数据采集、过程监控、报警和控制,调度协同、工艺寻优、设备诊断和安全管理等领域的自动化管理,消除“信息孤岛”和“应用孤岛”,为建成高效、节能、安全、绿色的智能工厂提供信息化支撑,培育和开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发展的新空间。
难忘的2020年,有过风雨中的跋涉,有过前进路上的冲刺。这是赢得胜利的保证,更是烯烃二分公司全体员工心中永不磨灭的记忆。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