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能集团:准能担当 使命必达
疫情防控、煤炭保供、脱贫攻坚……2020年,困难和挑战前所未有。疫情之下,国家能源集团准能集团直面挑战,交出了一份有温度,有厚度的责任答卷。
能源保障 奋勇争先
鼠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破了平静的生活。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对于关系国计民生的能源企业来说,第一时间做好疫情防控,最大程度保障煤炭生产、保障能源供应,是全体准能人必须答好的重要命题。
今年以来,准能集团严格落实“一防三保”要求,不断优化生产组织,保证关键岗位人员齐备,积极克服因疫情影响造成的人员不足困难。广大职工坚守岗位,主动作为,恪尽职守,全力保障煤炭、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准能集团也成为国家能源集团一体化煤源单位当中唯一一家实现自产、外购双“过半”的单位。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全民抗疫战斗中,每个人都在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抗击疫情注入更坚实的力量。一份紧急召集令,以王云为代表的退伍军人,第一时间加入薛家湾退役军人抗疫应急队;凌晨1点依然坚守在社区防控第一线的焦永伟;保供、抗疫两不误的李德伟;全力以赴做好抗疫新闻报道的记者张坤.......很多坚守的细节牵挂人心,也有很多逆行的背影让人无法忘怀。
作为能源保障的主力军,准能集团不仅要发挥压舱石的作用,更要承担稳定器的职责。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准能集团责无旁贷的扛起了稳就业的重任,加大人才储备,全力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2020年共完成校园招聘134人。同时,积极创造条件为地方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为促进当地社会和谐与稳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精准扶贫 责任在肩
2020年,脱贫攻坚战决胜之年。如何克服疫情的影响,集中力量攻克最后堡垒,考题摆在眼前,责任扛在肩上。
准能集团以扶贫造血为出发点,多次实地调研考察,投资774万元帮助14个嘎查村打造村集体经济,因村施策、因地制宜,开展了种植、养殖、工业项目等多项扶贫工程,增强地方经济造血功能,带动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经过连续三年的帮扶,兴安盟永安村已经顺利完成了黑木耳种植项目和合作养殖肉牛(羊)项目,两项目的正常运营可确保直接增加贫困户收入,稳定村集体的收入,对于防止永安村返贫具有重大作用。
与此同时,准能集团还通过以购代销、参与“公益中国”、慧采商城等渠道,大力开展消费扶贫,截至目前,共购买扶贫产品累计2937万元。同时,投入资金86万元帮扶准格尔旗小杂粮科技中心建设项目,助力地方政府打赢脱贫攻坚战。
2020年,准能集团在公益事业的道路上继续前行。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援鄂医务人员和因疫致困青少年捐款32.1万元,拨付20万元专项党费和63.24万元专项工会经费用于社区防疫、慰问隔离职工。坚持参加红十字会开展的“博爱一日捐”活动,2020年募捐总额达85.456万元。参加“全国扶贫日”主题活动,捐款89.0253万元。
保护环境 绿色发展
2020年,绿色仍是准能的底色。
4月的准格尔大地树木吐绿、生机勃发,准能集团一年一度的义务植树活动正在进行中。为期四天的义务植树活动中,职工们在约7万平方米的复垦区里栽植油松等苗木1万余株。
多年来,准能始终秉持“绿水青山”的初心不变,在建设天蓝、山绿、景美的准能生态矿区的同时,积极推进国家矿山公园建设。2020年,两矿区新植、养护绿化面积390万平方米,矿区环境正在实现由“绿”到“美”,由“量”到“质”,由“粗放式”到“精细化”的转变。截至2020年,累计投入土地复垦资金15.98亿元,完成复垦总面积3340公顷,矿区复垦率达到100%。植被盖度80%以上,水土流失控制率80%。准能集团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三供一业 服务民生
涉及15个职工家属区、8118户居民的“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改造项目,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事关城镇长远发展和职工群众福祉。
2020年,“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改造项目重点进行了供水、供浴外网和庭院管网及硬化维修改造,维修更换管道约88200m,庭院、道路硬化维修225000㎡,原本老化的管道设施、庭院道路得到了更新。11月26日,准能集团完成该项目的竣工验收,标志着为期四年的“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圆满结束。
在整个“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期间,准能集团科学谋划、整体统筹,倾听基层群众呼声,直面问题,勇于担当,在实现老旧小区提质升级、企业减负这一改革目标的基础上,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开发一方资源、带动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未来,不忘初心,承担责任、实现共赢、创造和谐,仍将是准能集团不懈的追求,准能也将继续勇于担当、笃定前行!央企担当有我们!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