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朔铁路集中修:一场非打不可的仗
10月19日早上8点,在国家能源集团新朔铁路大准线点岱沟站1道装煤仓施工现场,100多名施工人员手拿洋镐、钢叉、直捣器等工器具枕戈待旦。随着天窗命令下达,一个个身穿“黄马褂”的施工人员犹如虎狼之师直插现场,他们手持钢叉用力开挖石砟,机具飞舞溅起的尘土将整个现场笼罩。他们将在240分钟的天窗点内完成该段道床改造任务。这是新朔铁路秋季集中修的一个缩影。
这场新朔铁路成立以来的首次秋季集中修胜利与否,不仅关系着630余公里西煤东运大动脉的提质保安,更关乎着新朔铁路增运抢量的基础“骨骼脉络”是否强壮通畅,同时也关乎着国家能源集团运输生产安全的基石是否牢固坚硬。
上下联动 形成协同作战合力
受疫情影响,本次秋季集中修较往年有所推迟,防疫、防断压力增大,施工项目多,为施工检修带来了新的挑战。集中修从10月9日开始,为期23天,与大秦线及大同枢纽同步组织实施,建立了空中、地面立体化作业网络,提升施工作业效率,充分综合利用天窗时间,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对运输生产的影响。
面对时间紧、标准高、任务重等集中修会战的特点,为了打赢这场设备“攻坚战”,新朔铁路公司上下联动,成立集中修施工领导小组,从组织协调、安全管理、技术标准、设备运用、料具供应以及队伍保证等方面,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并利用会议、局域网、条幅等载体及时向各车间、工队宣讲当前面临的安全形势、经营任务、标准要求,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明确施工目标任务,强化攻坚意识。
战役打响之前,公司提前筹划、精心组织、明确目标、细化责任,合理编制秋季集中修计划,根据施工进度合理调整日计划,充分提升施工日计划的准确性及兑现率。集中修开始前,组织各施工单位的计划员、施工协调专职人员参加计划管理专项培训,规范计划提报、现场与计划同步等施工组织工作,为后续天窗的计划安排提供准确依据。同时,充分考虑到集中修涉及多工种施工配合、交叉点较多的情况,提前预想,卡控重点环节和关键区域。各子分公司业务骨干深入现场卡控作业安全和施工质量,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全力保证集中修施工进度。
攻坚克难 彰显新朔铁军精神
在大准线龙王渠站2道上,机具轰鸣,人来人往,一派繁忙景象。薛家湾工务区段组织管内6个工区80多人,对该处侧磨严重的钢轨进行换铺。此次换轨地段位于曲线部位,导致长轨拨出时容易产生硬弯,这为施工增加了难度。施工负责人张利军召集各工区工长商量对策,他们决定对原有施工方案进行优化,采取旧轨线上分段切割,新轨同时入槽的方式进行钢轨换铺。
8点,随着施工封锁命令的下达,各组施工人员带着材料机具立即奔向作业地点,操作人员随即用动力扳手松懈扣件,几名施工人员紧随其后,麻利地将螺帽与扣件摘净,机具的轰鸣声响彻整个施工现场。锯轨机高速运转轰轰作响,与钢轨摩擦形成一道长长的火花,三下五除二一根旧轨就被切割下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换骨手术”拉开帷幕。30多根撬棍整齐地插入钢轨下方,撬棍一起发力,伴随着铁与铁的撞击声,一段段旧轨被拨出线路。
换轨结束后,作业人员仔细地将焊轨模具牢牢的安装在钢轨接头上,使用焊枪点燃坩埚内的焊剂,随着火苗蹿升钢水缓缓流进模具内,滚烫的钢水将人脸映得通红,温度高达3000多度的焊剂与换铺后的新轨融为一体。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钢水逐渐冷却凝固,作业人员麻利的拆掉焊架进行推瘤打磨,通过探伤检测后,这场“换骨”手术圆满完成。
在大准线言正子2号隧道里,周围一片漆黑,一台供电轨道车上射出一道微弱的灯光,清水河供电工区安全员霍荣旺与工友一起正在精细调整接触网分相尺寸,他额头豆大的汗珠,在阳光映衬下晶莹透亮。“还差1毫米,再调整一下。好了!现在1毫米也不差,这个分相已经非常标准。”为防止因接触网绝缘子污染影响供电安全,他们利用天窗时间对隧道内接触网上的绝缘子进行擦拭,对分相尺寸进行调整。由于作业空间十分有限,加之轨道作业车不停挪动,粉尘、油烟充满整个隧道,即便戴着三层口罩,每次作业出来,他们的白口罩都会变成“黑口罩”。
工区工长刘继祥说:“接触网检修工作争分夺秒却细致入微,既是高空作业的体力活,也是防微杜渐的脑力活。”他们像“蜘蛛侠”一样在接触网上来回穿梭,对设备进行逐杆逐米巡查,保证所经之处的接触网都符合运用标准。
党员带头 构筑坚强战斗堡垒
进入10月的北方,秋风肆意、冷气透骨,新朔铁路这条晋蒙大地上国家能源集团路港板块的“黄金通道”,正在进行着一场精检细修的“攻坚战”。在施工天窗的黄金时间里,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检验着干部职工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50岁的胡瑞平,是一名有着23年党龄的老党员,施工中,他凭着过硬的业务知识和多年的实战经验,利用班前小讲堂创新开展“安全我来讲”活动,每天由一位员工结合前一天作业中发现的安全问题,讲给大家听,然后共同分析,共同提升安全责任意识,让员工都参与进来一起保安全。
施工现场,他积极组织开展自检、互检、回头检,检修数据精确到毫米,对回检时查出不合格的作业项目,由当日作业的职工重新返工,直至作业达标。“必须坚持标准化作业。”胡瑞平说,“只有作业标准了,才能保证施工质量”。一次,在改道作业时,一位老员工图省事,不调换扣板,在挡肩后背垫皮,虽然这样省劲又快,但作业质量大大降低。他发现后,立即对那位老员工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进行了批评,要求他立即返工。事后,他又“小题大做”的进行了安全分析,举一反三,使其他职工都受到教育。
党员赵双喜,每天都要比别人早起床晚睡觉,将所需工具准备的妥妥当当。在各项大型施工中,苦活、累活总是抢在前。换轨作业中,为了确保新钢轨落槽后能够严丝合缝,赵双喜每隔6根轨枕,就双膝跪地,在尖锐的石碴上检查是否有离缝,不一会儿他就大汗淋漓。腿发麻,脸上、手上、裤子上全是煤土,但这一切对他来说早已习以为常。每次发现有尺寸不对的地方,他都不会放过,要求施工队进行立即整改。正是赵双喜的这股子认真劲儿,使工区每次作业后轨道几何尺寸都完全符合要求,没有一次是因为几何尺寸不合格而影响线路开通。职工们对他很是佩服,也都愿意跟着他一起干、一起冲。
值得一提的是,施工期间,凉城工务区段党支部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强化党组织先进作用,开展了“奋战集中修 争当排头兵”主题党日实践活动,将主题党日活动搬到了施工现场,组织党员开展安全宣誓,引领支部全体党员在集中修现场上当先锋、作表率,在职工群众中树起了一面面看得见的鲜红旗帜。
截至10月20日,该公司累计完成更换长轨条3.38km、线路清筛33.83km、线路捣固109km,道岔维修捣固75组,应力放散17.62km,检修转辙机92台,正站线接触网检调157.95条公里等多项施工。
当下集中修已经进入了冲刺阶段,23天的“强筋健骨、诊脉通络”必将让这条晋蒙黄金通道焕发出新的生机。
铁军之师,用千锤百炼的精神,奏响奋进凯歌;用日复一日的坚守,铸就钢铁坦途!新朔人将继续以一往无前的姿态,干则必成的决心,撸起袖子、聚志前行,为公司增量保供助力集气,为铁路安全畅通保驾护航!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