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发电 > 分布式能源 > 正文

区域能源在北京海淀中关村广场的应用

  2007-01-19 11:15:21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中关村广场冷站坐落于中关村高科技园区核心商务区,这是由北京瑷玛斯公司投资1.1亿人民币建造的国内首家区域冷站,最大供冷面积达40万平方米。

  日前,根据北京海淀区委、区政府关于表彰2005-2006年度和谐海淀“十大工程”创建工作样板单位、示范点(岗)的决定,由海淀园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的中关村广场冰蓄冷空调工程被授予海淀区“生态和谐创建工作示范点”,并获得了区委、区政府颁发的奖杯和证书。这对于构建和谐海淀、建设宜居北京有着深远的意义。就让我们来一起揭开中关村广场冰蓄冷空调工程的神秘面纱,认识和了解一下区域能源在中关村广场的应用。

  中关村广场冷站:汇聚世界先进技术

  冰蓄冷空调技术是指在夜间用电低谷时段,开启制冷主机,将建筑物空调所需冷量制备好,以冰的形式储存起来,在白天用电高峰时候,关闭制冷主机,进行融冰供冷,达到同样降温的效果。采用该技术的意义在于,为用户降低电费的同时,达到电网移峰填谷的目的。

  中关村广场区域冷站坐落在中关村广场地下二层,2003年10月开始施工,整个建筑面积2774平方米,可为区域内40万平方米的不同建筑供冷。其最大蓄冰能力28560冷吨,额定供冷量12000冷吨,移峰电量3800千瓦。

  2004年4月,冷站成功为首家用户――亚洲最大的旗舰店中关村家乐福店供冷并初获好评;2006年4月,工程全部竣工,至今已经为中关村西区内中关村金融中心、利德国际大厦等近22万平方米的不同建筑提供供冷服务,已实现移峰电量3339千瓦,预计到今年可以达到满负荷运行。

  中关村广场冰蓄冷空调工程采用了诸多的世界先进技术:超低温技术、外融冰区域供冷技术,以及采用高效能全自动运行数据库集成系统,保证中关村广场冷站的安全高效运行。

  发展战略:高效、节能、创建生态和谐

  北京瑷玛斯公司是由北科建集团与瑷玛斯中国有限公司(香港)共同投资成立的中外合作高新技术企业,是中国首家商业空调供冷运营服务商。瑷玛斯公司在成立之初,就树立了高效、节能、创建生态和谐的长远发展战略。瑷玛斯公司在国内的首个大型区域供冷项目――中关村广场冷站经过三年多的建设发展,目前已经实现了当初的设计思想,移峰电量3800千瓦,为缓解中关村西区夏季高峰用电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时为用冷客户提供了零设备投入和高质量的空调服务,为中关村西区的生态和谐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从宏观上讲,中关村广场冷站的运行降低了用电高峰负荷,就意味着减少电厂的建设或生产规模。根据中关村广场冷站设计负荷削峰电量3800千瓦,经科学计算,每年可减少耗煤2280吨(标煤),每年可降低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硫15吨、二氧化碳3000吨和25.2吨粉尘。以上数据仅为中关村广场冷站一个冰蓄冷项目所产生的环保效应,对建设宜居北京有着深远的意义。

  由于采用区域供冷,单体建筑不需要自建冷站,大楼内制冷设备产生的噪声、振动和水雾都不复存在,整个大楼更加现代和舒适。在建设成本方面,可为单体建筑节省其自建冷站所需的制冷设备、结构层空调设备材料、机电系统设备等费用。除了平衡城市电力负荷、节能环保和节省初投资等优势外,瑷玛斯公司的超低温冰蓄冷核心技术可以快速制冷,节约运行费用。

  展望:区域供冷将走进寻常百姓家

  从长远发展看,我国人均占有的能源储藏量较低,若要在我国普及空调,必须比其它国家更注重空调节能。美国、日本的工程实践已经证明,只要将冰蓄冷技术与低温大温差供冷送风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不但能节省空调运行费,移峰填谷,而且还可以节电,减少初投资。

  从我国的电力建设发展速度和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来看,本着中国能源“十一五”规划的核心内容“节能优先,效率为本”的要求,今后的二三十年内,电力增长速度仍将会低于城市商业、生活用电的增长速度。城市用电负荷的峰谷差,将会呈继续拉大的趋势。从全国的电力的总需求看,仍将是需求高于供应。因此,在我国发展并普及空调的前提是不但需要我们多用低谷电,而且还要十分注意节约用电(包括低谷电)。区域供冷在中关村的应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有益尝试,相信在相关政策引导之下,区域供冷终究能走进寻常百姓家。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的尴尬

2018-09-18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国家能源

2018-07-24

视角|2018年分布式能源行业现状

2018-06-30

0.02元/立方米,上海、湖北下调

2018-06-19

中国分布式电源发展现状

2018-06-16

热点排行
  • · 哈希世界研究院:分布式能源或是伪区块链
  • · 详解华电产业园以天然气为核心的分布式能源站
  • · 陕西延安20KW分布式能源站成功并网 延长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正式启动
  • · 《阳江市海陵区海鸿银滩分布式能源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会召开
  • · 华电富士康郑州分布式能源站项目开工
  • · 中国分布式能源发展研讨会暨《中国分布式电源与微电网发展前景及实现路径》图书发布会在京召开
  • · 浙江省发布《综合供能服务站建设规范(征求意见稿)》
  • · 顺德西部生态产业园分布式能源站6月底投产
  • · 2018年中国分布式能源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 · 扬州市江都区小纪镇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项目通过专家评审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