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电电力大同二电厂实现安全生产1200天
2006-10-09 14:27:53 来源:国电集团
A-
A+
电力18讯: 到今年9月29日24时,国电电力大同第二发电厂连续安全生产达到了1200天,国产机组创下这一安全生产运行长周期表明该厂安全管理、机组健康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安全文化在建厂二十余年特别是归属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后,其基本框架进一步牢固,这个文化影响和促进了企业的安全经济生产,使企业由此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安全和经济效益。
1―9月,该厂发电量累计达到了57.54亿千瓦时,完成年度计划发电目标的77.75%,机组利用小时达到了约4795小时,实现了第9个安全无事故月。9月全厂机组等效可用系数较同期提高了1.85个百分点,机组非计划停运次数比同期减少了2次。
大同二电厂安全生产管理的最大特点是在企业长达二十余年的发电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了“以人为本抓安全”的“安全文化”,靠“安全文化”在潜移默化中促使干部职工观念实现了“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和“我会安全”的观念转变,形成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上的制度条款与人文关怀紧密结合的管理特色,二者共同搭建起了企业安全文化大厦。
在创安全生产1200天的日夜里,该厂明确提出了“安全为天”的安全管理理念,并结合国电电力公司开展的“管理效益年”、“安全文化年”活动,将“要我安全”变“我要安全”和“我会安全”,并实实在在地贯彻到各项生产工作中,营建起了浓厚的“愿景同向、价值同心、行为同轨”的安全文化氛围。同时有效整合企业安全管理资源,完善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规定》、《健全和完善安全组织机构的规定》、《大型作业、重要操作各级领导到位标准》、《全厂安全生产考核管理办法》、《各级领导及专业人员安全生产职责》、《机组大修规范化安全管理办法》等35个安全生产管理办法、管理标准、管理制度。内容涉及安全教育、安全活动、安全监督检查、安全性评价、电力生产反事故措施、季节性安全大检查、检修作业现场安全文明生产管理等众多方面,作为全厂各系统严格遵守的内部法典。同时伴随着安全文化管理思想的进一步明确,该厂逐渐实现了安全管理的科学化,丰富完善和建立起了安全决策、安全执行、安全服务、安全监督、安全控制、安全反馈这“六大保障体系”,并大力推行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这三项贯标体系,其与国际通行的NOSA管理一起,构成了安全生产“四标一体化”体系,进而实现了先进的现代化生产管理。依托这些保障体系和内在的制度办法,企业安全文化的框架模型日益彰显,安全生产长周期就在这宏伟的安全文化大厦间呼之而出。
与制度建设如影随形,大同二电厂靠抓设备治理不断夯实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在以往特别是过去的1200天里,大同二电厂检修理念发生了实质性变化,检修管理、工艺水平、质量要求均按质量体系标准实施检修及检修管理行为,把创建检修精品工程当作打造检修品牌、夯实企业安全基础的最终目标,展开了前所未有的设备治理攻坚战。在实现1200天的日子里,该厂仅完成的机组大修就有4台次,机组小修创纪录地达到了20余台次。在各类检修工作中多次进行重大技术改造,生产过程中不断优化机组运行方式,同时狠抓设备消缺和日常维护,向优化运行方式要安全要效益。在运行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消缺管理方面,该厂通过安全、管理、技术和岗位责任的细化和落实来规范管理行为、提高安全管理效率。通过落实责任制,加强了消缺的及时性,检修职工认真坚持15分钟到现场和24小时内随时消缺的消缺、检修纪律,同时加大了考核力度,对缺陷发生后超过4小时未消除的,即行对设备责任单位进行考核。结合合企业生产管理实际,修订了设备缺陷管理制度。实现了设备的“零缺陷”管理,即在原有缺陷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导入了质量管理新概念,提出了一类缺陷不过班,二类缺陷不过天的要求。制度是纲,新制度在试运行中,极大的激发了运行人员发现设备缺陷的积极性,运行五个值以值为单位大力开展发现设备缺陷竞赛,使全厂机组潜在的安全隐患得到及时发现和消除。
执行制度稳运行,治理设备创精品,二者共同完成了大同二电厂安全文化大厦基础的夯实和稳固。这个文化已经成为催生该厂不断续写安全生产长周期的不竭动力。
1―9月,该厂发电量累计达到了57.54亿千瓦时,完成年度计划发电目标的77.75%,机组利用小时达到了约4795小时,实现了第9个安全无事故月。9月全厂机组等效可用系数较同期提高了1.85个百分点,机组非计划停运次数比同期减少了2次。
大同二电厂安全生产管理的最大特点是在企业长达二十余年的发电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了“以人为本抓安全”的“安全文化”,靠“安全文化”在潜移默化中促使干部职工观念实现了“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和“我会安全”的观念转变,形成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上的制度条款与人文关怀紧密结合的管理特色,二者共同搭建起了企业安全文化大厦。
在创安全生产1200天的日夜里,该厂明确提出了“安全为天”的安全管理理念,并结合国电电力公司开展的“管理效益年”、“安全文化年”活动,将“要我安全”变“我要安全”和“我会安全”,并实实在在地贯彻到各项生产工作中,营建起了浓厚的“愿景同向、价值同心、行为同轨”的安全文化氛围。同时有效整合企业安全管理资源,完善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规定》、《健全和完善安全组织机构的规定》、《大型作业、重要操作各级领导到位标准》、《全厂安全生产考核管理办法》、《各级领导及专业人员安全生产职责》、《机组大修规范化安全管理办法》等35个安全生产管理办法、管理标准、管理制度。内容涉及安全教育、安全活动、安全监督检查、安全性评价、电力生产反事故措施、季节性安全大检查、检修作业现场安全文明生产管理等众多方面,作为全厂各系统严格遵守的内部法典。同时伴随着安全文化管理思想的进一步明确,该厂逐渐实现了安全管理的科学化,丰富完善和建立起了安全决策、安全执行、安全服务、安全监督、安全控制、安全反馈这“六大保障体系”,并大力推行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这三项贯标体系,其与国际通行的NOSA管理一起,构成了安全生产“四标一体化”体系,进而实现了先进的现代化生产管理。依托这些保障体系和内在的制度办法,企业安全文化的框架模型日益彰显,安全生产长周期就在这宏伟的安全文化大厦间呼之而出。
与制度建设如影随形,大同二电厂靠抓设备治理不断夯实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在以往特别是过去的1200天里,大同二电厂检修理念发生了实质性变化,检修管理、工艺水平、质量要求均按质量体系标准实施检修及检修管理行为,把创建检修精品工程当作打造检修品牌、夯实企业安全基础的最终目标,展开了前所未有的设备治理攻坚战。在实现1200天的日子里,该厂仅完成的机组大修就有4台次,机组小修创纪录地达到了20余台次。在各类检修工作中多次进行重大技术改造,生产过程中不断优化机组运行方式,同时狠抓设备消缺和日常维护,向优化运行方式要安全要效益。在运行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消缺管理方面,该厂通过安全、管理、技术和岗位责任的细化和落实来规范管理行为、提高安全管理效率。通过落实责任制,加强了消缺的及时性,检修职工认真坚持15分钟到现场和24小时内随时消缺的消缺、检修纪律,同时加大了考核力度,对缺陷发生后超过4小时未消除的,即行对设备责任单位进行考核。结合合企业生产管理实际,修订了设备缺陷管理制度。实现了设备的“零缺陷”管理,即在原有缺陷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导入了质量管理新概念,提出了一类缺陷不过班,二类缺陷不过天的要求。制度是纲,新制度在试运行中,极大的激发了运行人员发现设备缺陷的积极性,运行五个值以值为单位大力开展发现设备缺陷竞赛,使全厂机组潜在的安全隐患得到及时发现和消除。
执行制度稳运行,治理设备创精品,二者共同完成了大同二电厂安全文化大厦基础的夯实和稳固。这个文化已经成为催生该厂不断续写安全生产长周期的不竭动力。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核能清洁供暖,中核广核国家电投
2018-12-05
- 关于开展电站锅炉范围内管道隐
2018-07-08
- PPT:发电厂安全生产事故典型案
2018-03-22
- 大唐淮北发电:“刷脸”验证护
2017-03-10
- 观音岩水电公司:职工代表查安
2016-06-16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