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网 > 省网新闻 > 正文

北京电力交易中心新能源跨省区送电207亿度

  2016-08-22 00:00:0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市场化交易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配置

  北京电力交易中心新能源跨区跨省外送207亿千瓦时

  郭旺

  据北京电力交易中心统计,自今年3月该中心成立到7月底,组织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跨区跨省外送电量合计207.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00%。同时,在该中心的支撑下,我国西南水电、西部北部风电与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通过集中交易、双边交易等市场化交易方式实现了跨区跨省消纳。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组织跨区跨省消纳清洁能源19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71%,促进了清洁能源大范围配置。

  清洁能源大范围配置

  据了解,从2010年起,随着复奉、锦苏、宾金三大特高压直流工程相继投运,大送端与大受端特高压远距离、大规模送电新格局逐渐形成。在促进四川等西南水电外送消纳的过程中,特高压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从今年6月29日开始,三条特高压直流满功率运行,输电功率合计达2160万千瓦。尤其是迎峰度夏期间,这三条特高压直流工程日均输送电量达5.19亿千瓦时,这些清洁水电的送出相当于每天为消纳地区减少标煤消耗约1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1万吨。

  “西南水电大规模外送消纳,不仅要依靠特高压输电通道这一物理平台,也要依靠电力交易中心这样的市场平台。通过输电通道这个硬件与市场交易这个软件有机融合,推进西南水电实现跨区域、跨省大范围优化配置。”国家电网公司相关人士指出。今年3月,北京电力交易中心成立,搭建起我国大范围能源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市场平台,为扩大西南水电外送规模和推进全国范围内的市场融合提供了平台支持。

  尤其是4月以来,为解决西南水电富余电力的消纳问题,积极发挥市场作用,该中心组织开展了汛期西南水电外送交易,累计达成交易电量252亿千瓦时。其中,四川、重庆、西藏约240家水电企业参与交易,跨区跨省大电网优势得到充分显现,有效减少了西南地区弃水。

  同时,通过北京电力交易中心这一市场平台,藏电外送电量大幅提升。数据显示,今年1-7月,西藏电力累计外送电量达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近2倍。北京电力交易中心积极支持和服务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发展,截至7月底,北京电力交易中心组织新能源跨区跨省外送电量合计207.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00%。其中,西北外送75.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22%;东北外送82.4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6.62%;蒙西外送49.48亿千瓦时。

  交易机构运营推动

  电力市场建设与效益逐步显现

  我国西部、北部清洁能源实现跨区跨省电力交易,得益于《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的有效实施,同时也是落实国家能源战略、促进清洁能源发展的重要举措。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中发9号文件和配套文件精神,全面加强改革工作组织领导,统筹推进改革任务,积极支持改革、拥护改革,探索改革实施路径。在国家发改委、能源局指导下,北京电力交易中心揭牌成立,同时该公司经营区域内24家省公司成立了省级电力交易中心。

  据介绍,新成立的各电力交易机构,不以盈利为目的,旨在为市场主体提供规范公开透明的电力交易服务。交易机构在业务上与电网企业其他业务分开,在运营上按照政府批准的章程和市场规则提供交易服务。截至7月底,组织市场化交易电量5513亿千瓦时,其中大用户直接交易4391亿千瓦时,是去年全年的2.35倍,节约用户购电成本216亿元。

  新成立的各电力交易机构作为电力市场的运营者,为发电企业、售电企业、电力用户等市场主体提供了公开透明、便于监管的交易平台和交易场所。同时,普遍建立了中长期电力交易机制,按年(季)度和月度组织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开展直接交易,初步建立了国家和省电力市场的雏形。符合准入条件的电力用户、发电企业等市场主体逐步被赋予了购(售)电选择权,电力用户可以在交易平台上通过双边协商和集中竞价等方式自主决定购电的对象、电量和价格。

李梁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广东输配电价降8.06分!

2018-10-09

定案!广东2019长协—交易规模20

2018-10-04

西北地区第二家电力辅助服务市

2018-04-19

重磅 | 江苏能源监管办颁发首

2018-04-04

热点排行
  • · 两会保电丨国网北京电力:保电铁军再谱华章
  • · 江西电力公司组织2008年员工子女毕业生考试
  • · 售电公司代表占股2%!浙江电力交易中心股份化改造建议方案
  • · “电能e购员工商城”移动APP上线试运行
  • · 国家电网公司“一六八”战略体系是啥?
  • · 一带一路|辽宁电力:一路向北 倾力前行
  • · 新时代|浙江电力:砥砺歌行 未来可期
  • · 辽宁电力公司非供暖期风电全消纳
  • · 云南电网"两网四机制"树立新标杆
  • · 辽宁电力:注入新动能 激发新活力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