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供电开展10kV线路专项巡视保障安全
中国电力新闻网讯 通讯员 普跃忠 报道 又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今天已经是春检第10天巡线路了,星期一早上8:50,甸尾供电所运维班班长杨兴伟和其他6名员工以及各供电所参加巡线人员和往常一样,在职工灶上早早吃罢早点,就进了一个大间办公室,他在认真地分组安排今天巡视的10千伏线路,其他同事有的整理记录,有的准备巡线的望远镜,有的给水杯添水喝茶,因为一出去就是一整天,可能就到下午五六点了,所以大家尽量吃饱喝足,武装齐备。
公司设备部抽调的3名同志一到甸尾供电所运维班,大家相互寒暄了两句就站在办公楼前,由杨班长将今天分组安排进行了宣布,安排和之前一样,只是巡视的线路和人员的搭配有所变化,大约2-3人一组,共分四组,四个小组巡线,1个小组对昨天巡视发现登记的紧急缺陷进行处理,四个小组巡线上了皮卡车辆,疾驶出了供电所,向远方的村野驶去。
9:26时到了巡线点,按照今天的安排,第一组巡视10千伏小关主线,其他三个小组巡视小关主线上的三条分支线,车辆将四个小组分别巡回撒开,不管是主线还是支线、分支线一律做到杆杆线线台台逐个过,参与人员既是驾驶员又是巡线员、记录员。
10千伏小关线路全长126.3公里,其T接的上庙支线57.62公里,最长的南寨支线68.68公里,还有其他支线分支线等等,这就是今天班前会上布置的具体巡视任务。
第一小组巡视主线其他小组巡视支线, 巡线开始了,大家头戴安全帽,身着蓝色工服,脚穿绝缘胶鞋,十多斤的工具包里装着望远镜、记录本、尺子、扳手、通信工具、水等必备用具,主线从线路的前端01号杆开始巡视,支线、分支线从主线T接点开始到末端。线路大部分都在田野山丘地带,向着不同方向的周边村庄延伸而去。
甸尾以“建水洋芋,菌子之乡”的特殊地域,几乎看不到麦子地了,杆线都在洋芋地,每到一处基,巡视人员都先查看有无树木妨碍线路,班长杨兴伟取出望远镜,对杆基进行全方位的评估。他的眼睛沿着导线、金具、绝缘子、杆身、霹雷器装置等处缓缓扫过,检查杆基有无倾斜、三相瓷瓶是否破损、倾斜或螺栓松动缺失,接线有无断股以及其他安全隐患。边巡视边念叨:“记录,7号杆B相瓷瓶有裂纹、拉线护套破损”笔者在一侧做记录。再走一回儿,“记录,罗弄村1号综合变警示牌丢失,丝具、上下引线老化需更换。”3个人一边查看一边又赶往下一处杆。
树上翠鸟叫着,路边花儿开了,我们顾不上看身边的风景,一门心思地投入到巡线之中,不到半天时间,每个人全身已被汗水湿透了,一瓶矿泉水早已喝完。“我们这工作,全靠人走,有时在山区,更是走到哪儿,就住到哪儿。所有地方都要巡遍,容不得半点马虎!
穿过了洋芋田地,又爬上一个树木荆棘丛生的丘陵,“记录,65号杆为转角杆,倾斜,增加拉线一组,78号杆到80号杆档之间有10来个杨树距边线较近,需要修剪。”就这样,沿着杆基线路,穿越果树地和沟壑,跋山涉水,披荆斩棘,一步一步用脚步丈量线路和杆基的距离,用心维护线路安全运行。
已经快中午12点了,电话联系另一组巡线情况,电话那头普班长说,她们已经巡视到了白石岩山的一个叫磨石沟的地方,中午吃饭将就一下,抓紧再翻2个沟壑和2个小山头就寻到支线的终端杆了,对运维班管辖的供电线路走向布局一清二楚。
我们这一组还好,仅有的这一辆车在约定的路边等着我们,从杆线延伸的地里走出来,走了不到一个小时上车,就前往近的西庄镇,大家下了车,有的迫不及待地走到院子里水龙头前,随意的漱口洗洗满头的灰尘满脸的汗渍,在这里略做休整,喝了喝茶水,稍作休息,有的同事给茶杯续满水,又上车开到中午巡视的91号杆位置,继续开始向线路延伸的方向逐杆巡视。
时间过得真快,快到下午16:00时,四个小组相互通电话,约定地点,巡线车又七拐八转地把四个小组人员全部收上车,收工回营。
17:30,大家回到办公室,将密密麻麻写了八、九张的巡线缺陷记录整理好,参与人员每人都签了名字,四个小组中几个喜好走步的同事还相互晒出了今天的战果,这个说他们走了18600步,那个说他们走了23000步,最少的也走了15000步,掐指一算就是20公里左右的路程,大家一番嬉笑寒暄后才各自下班回家了。
正是这样,从3月初到4月20日,建水供电公司每个供电所每天人员出动,包片分组参与到6个供电所,对全县的10千伏供电线路设备进行了一次篦子式的巡视,他们沿着供电线路,跋山涉水,穿过了多少个果园田地,爬过了多少个沟沟坎坎,踩过了多少个荆棘丛生的山坡丘陵,用双脚筑起保护供电安全的第一道防线,用真诚和责任、汗水和智慧,默默地守护着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周小博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