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网超高压贵阳局多措有效防控设备风险
中电新闻网讯 通讯员 卢世才 易永亮 韩旭 报道 为有效管控设备风险,落实南网超高压公司风险“四分”管控要求,南网超高压贵阳局以提升设备管理质量为目标,不断摸索和实践,率先推出设备风险“菜单”定制管理模式,将设备的缺陷、异常、隐患统一纳入到设备风险管控的范畴,为每一个设备风险制定了管控“菜单”,并利用分层分级“周管控月分析”动态管理手段,有效提升了设备风险管控水平。
“菜单”打造设备“病例”升级版
“以往,贵阳局设备风险管控存在将缺陷、隐患、异常割裂开的弊端,并且设备风险评估报告更类似于一份设备‘病例’而不是‘体检报告’,侧重对‘缺陷’管控分析,对隐患和异常关注较少。”贵阳局设备部主任卢世才介绍说。为了扭转这一设备风险管理局面,贵阳局编制并印发《贵阳局设备缺陷、异常、隐患分层分级管控实施方案》,推出设备风险“菜单”管理模式,打造设备“病例”的全面升级版。
打开贵阳局500kV施黎甲乙线、500kV黎桂甲乙线的设备风险“菜单”,设备台账的基本信息、包含设备缺陷、隐患、异常的设备运行情况、风险评估结果、风险描述、设备主人、“短、中、长”管控措施、发现时间和最近一次巡视情况等相关内容“一目了然”。
2015年11月停电检修期间,贵阳局发现黎桂乙线19#塔地线有锈蚀现象,立即组织开展地线锈蚀隐患专项排查工作,对地线融冰改造段内共359基杆塔地线锈蚀情况进行登塔检查,发现锈蚀隐患62基塔共69处。针对发现的隐患和设备状态,贵阳局认真编制了500kV施黎甲乙线、500kV黎桂甲乙线(贵阳局段)设备风险“菜单”,对该线路投运以来的杆塔类、绝缘子类、导地线类设备风险进行了举一反三、系统深入地辨识和评估。根据“菜单”,贵阳局组织对地线锈蚀进行了国内首次地线通流模拟试验,还开展了480小时盐雾腐蚀、金相分析等试验,为彻底整治地线锈蚀问题提供有力支撑。
“周管控月分析”动态管理
目前,贵阳局已经为145项中风险设备、8项高风险设备逐一定制了“菜单”,规范并细致要求了设备问题发现、填报、审核、分析、处理、统计与评价的处理流程。针对设备风险“菜单”,贵阳局对输变电设备缺陷、异常、隐患施行“周管控月分析”动态管理。
为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贵阳局每周组织召开生产周会对局管辖的重大设备缺陷、异常、隐患进行跟踪、分析,缩短了贵阳局设备安全隐患的管控周期,进一步加强了设备问题治理工作方向和进度的管控力度。每月月底,召开输变电设备缺陷、异常、隐患月度分析会,就目前存在的所有等级的缺陷、异常、隐患进行归类统计、原因分析、制定处理计划,督促落实情况。
在完成缺陷、异常、隐患统计分析后,设备部每周将隐患情况以图表形式直观的发布在贵阳局首页“安全生产周报”和“安全生产督办的缺陷隐患模块”,方便各级人员了解隐患情况。经过几个月的实践,目前贵阳局输变电设备共5项重大设备隐患,3项重大外部隐患,233处重大树障隐患均能得到有效管控。
“菜单”管理简单明了,设备风险的管控要求,责任人、管控等级直观呈现,使各级生产人员‘对症下药’、全面掌握‘家底’。目前,设备风险“菜单”已经成为贵阳局班组管理的必要内容,每一位设备主人都必须准确诊断所辖设备的“菜单”状况,同时设备风险“菜单”也成为各生产部门设备分析中的必要内容,每一位生产管理者都必须持续跟踪管辖范围内设备风险的发展状态,实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评估、及时处置和验收设备风险的全过程管控。
周小博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