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南岸供电:昼夜兼程施放新电缆 900户居民告别用电难
2013-08-08 09:08:15 来源: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
A-
A+
电力18讯:
8月2日,滚滚热浪袭裹着地面。13时,南岸区天龙广场停车场里,满身大汗的国网重庆南岸供电公司的工作人员终于可以歇一歇,狠狠地为自己灌上几大口茶水了。此前,经过一整夜的忙活,他们顺利完成了南岸区天龙广场小区老旧供电设备的改造工作,900余户居民及商户将不再为用电而烦恼。
已经有10年以上楼龄的天龙广场小区用电问题一直是社区和业主们的心头患。由于开发商建房时没有办理专用供电线路设备移交手续,电缆、变压器等供电设备缺乏专人管理和维护,超年限运行,老化十分严重。加之高温天到来,用电负荷陡升,本已不堪重负的电缆更加吃紧,故障频发。
“夏天家家户户都要用空调、冷气扇,负荷一上去,我们的心也跟着‘悬’起。就这两个月电缆都烧了好几次。安全隐患不说,这么热的天,停电谁受得了。”一说到用电,居民们都是苦不堪言。时值盛夏,闷热高温煎熬着小区里的900多户居民及商铺。小区除了居民外,个体经营户也比较多,如果不及时恢复供电,不仅影响居民正常生活,也给商户们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为确保居民能够清凉度夏,南岸供电公司从“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的角度出发,靠前服务,多次与政府主管部门、小区物业进行沟通协调,拟定供电设备改造方案。经查勘和协商,决定采取负荷转移,即新敷设进线电缆两根,共计500米,来减轻和解决线路负荷重载的问题。
电缆施放路径由电缆沟和架空敷设组成,电缆沟里各种管道设施纵横交错,弯道又特别多,加之工作点地处小区停车场,大型机械无法进入,只能采取人工作业。工作负责人赵轶介绍道,“这里施工难度相当大,按照正常情况,同等工作量至少需要两天时间。”而考虑到该小区用电状况的紧迫性,南岸供电公司把心一横,决定昼夜作战通宵施工,争取用一天的时间完成任务。
8月1日晚19时,40名电力施工人员迅速集结,吊车、电缆盘、新的电缆等全部到位,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电缆施放工作在黑夜下迅速展开。
21时,随着第一个缠满电缆的滚筒被吊车吊起后,一根黑乎乎的电缆缓缓溜了下来,等候多时的施工人员赶紧抓住放在肩上开始迈步。粗重的电缆,像一条僵硬的巨蟒,又硬又沉。“一二、一二……”随着指挥员蒋禄升高亢的号子,250米的电缆在每隔3米一人的肩扛和托举下,渐渐延伸。
新装托盘、开挖电缆沟、施放电缆……狭小的电缆沟里,供水管道、排污管道、旧电缆等错综复杂,无法开出更大空间,给电缆穿出造成了一定困难。十几名体格健壮的施工人员占据主要费劲的关键位置,采用后边推前边拉的方式,将电缆一点点牵出。时值午夜,地下停车场内依然闷热难当,汗水早已浸透了所有人的衣服,别扭的姿势更令他们腿脚发麻。
“向左一点,再偏一点,稳住,好,到位!”在电缆沟的拐道处,施工人员跟着指挥的节奏,及时调整电缆走向,一米又一米,小心翼翼地将电缆放入沟里。“电缆沟弯道处要特别当心,施放时稍有不慎就会引起电缆弯曲、路径错位而破坏绝缘层。”蒋禄升解释道。
经过连续12个小时的努力,次日凌晨7时,两条250米长的电缆施放完毕。
考虑到早上的上班高峰期,赵轶决定错开后续的停电作业时间,优先保证居民正常出行。8月2日上午10时,等候近三个小时的施工人员开始进行电缆通电工作。制作电缆头、安装空气开关箱、电缆试验……13时许,两条新施放的电缆顺利通电,负荷成功转移,居民家中的空调重新运转了起来。
8月2日,滚滚热浪袭裹着地面。13时,南岸区天龙广场停车场里,满身大汗的国网重庆南岸供电公司的工作人员终于可以歇一歇,狠狠地为自己灌上几大口茶水了。此前,经过一整夜的忙活,他们顺利完成了南岸区天龙广场小区老旧供电设备的改造工作,900余户居民及商户将不再为用电而烦恼。
已经有10年以上楼龄的天龙广场小区用电问题一直是社区和业主们的心头患。由于开发商建房时没有办理专用供电线路设备移交手续,电缆、变压器等供电设备缺乏专人管理和维护,超年限运行,老化十分严重。加之高温天到来,用电负荷陡升,本已不堪重负的电缆更加吃紧,故障频发。
“夏天家家户户都要用空调、冷气扇,负荷一上去,我们的心也跟着‘悬’起。就这两个月电缆都烧了好几次。安全隐患不说,这么热的天,停电谁受得了。”一说到用电,居民们都是苦不堪言。时值盛夏,闷热高温煎熬着小区里的900多户居民及商铺。小区除了居民外,个体经营户也比较多,如果不及时恢复供电,不仅影响居民正常生活,也给商户们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为确保居民能够清凉度夏,南岸供电公司从“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的角度出发,靠前服务,多次与政府主管部门、小区物业进行沟通协调,拟定供电设备改造方案。经查勘和协商,决定采取负荷转移,即新敷设进线电缆两根,共计500米,来减轻和解决线路负荷重载的问题。
电缆施放路径由电缆沟和架空敷设组成,电缆沟里各种管道设施纵横交错,弯道又特别多,加之工作点地处小区停车场,大型机械无法进入,只能采取人工作业。工作负责人赵轶介绍道,“这里施工难度相当大,按照正常情况,同等工作量至少需要两天时间。”而考虑到该小区用电状况的紧迫性,南岸供电公司把心一横,决定昼夜作战通宵施工,争取用一天的时间完成任务。
8月1日晚19时,40名电力施工人员迅速集结,吊车、电缆盘、新的电缆等全部到位,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电缆施放工作在黑夜下迅速展开。
21时,随着第一个缠满电缆的滚筒被吊车吊起后,一根黑乎乎的电缆缓缓溜了下来,等候多时的施工人员赶紧抓住放在肩上开始迈步。粗重的电缆,像一条僵硬的巨蟒,又硬又沉。“一二、一二……”随着指挥员蒋禄升高亢的号子,250米的电缆在每隔3米一人的肩扛和托举下,渐渐延伸。
新装托盘、开挖电缆沟、施放电缆……狭小的电缆沟里,供水管道、排污管道、旧电缆等错综复杂,无法开出更大空间,给电缆穿出造成了一定困难。十几名体格健壮的施工人员占据主要费劲的关键位置,采用后边推前边拉的方式,将电缆一点点牵出。时值午夜,地下停车场内依然闷热难当,汗水早已浸透了所有人的衣服,别扭的姿势更令他们腿脚发麻。
“向左一点,再偏一点,稳住,好,到位!”在电缆沟的拐道处,施工人员跟着指挥的节奏,及时调整电缆走向,一米又一米,小心翼翼地将电缆放入沟里。“电缆沟弯道处要特别当心,施放时稍有不慎就会引起电缆弯曲、路径错位而破坏绝缘层。”蒋禄升解释道。
经过连续12个小时的努力,次日凌晨7时,两条250米长的电缆施放完毕。
考虑到早上的上班高峰期,赵轶决定错开后续的停电作业时间,优先保证居民正常出行。8月2日上午10时,等候近三个小时的施工人员开始进行电缆通电工作。制作电缆头、安装空气开关箱、电缆试验……13时许,两条新施放的电缆顺利通电,负荷成功转移,居民家中的空调重新运转了起来。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