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电力大数据价值 服务河北智慧发展
7月2日,依托智慧绿能云大数据平台(以下简称“绿能云”)相关数据产品,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与河北省税务局深入分析合作模型构建、数据共享技术路线,推进税务、电力数据融合应用,进一步扩大“绿能云”平台服务社会治理的范围。
“绿能云”是国网河北电力打造的省级能源大数据中心数据应用平台,具备数据丰富全面、模型架构统一、场景灵活智能等特点。“绿能云”搭载了一系列应用场景及数据产品,发挥电力大数据价值,2020年6月份上线以来为政府部门、用能企业以及生态合作伙伴等提供数据分析和数据共享服务。
共享数据资源 辅助政府决策
5月31日,“绿能云”的“电力看行业发展”数据产品生成的河北省工业用电情况分析专报被报送至河北省工信厅。专报从不同维度对比分析和解读全省工业用电情况,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行业景气度分析、产业转型分析、用电量与地区生产总值的关联……“绿能云”平台上,数据产品以电力大数据为基础,综合分析,客观反映了河北全省及各地市宏观经济运行情况、运行质量、运行特征以及出现的问题。相关数据与政府部门实时共享。
“电力看行业发展”是“绿能云”最早上线的产品之一。
2019年4月,河北省政府印发《河北省优化调整能源结构实施意见(2019-2025年)》,提出加快建设省级能源大数据管理平台,提升能源统计、分析、预测等业务的时效性和准确度。作为电网企业,国网河北电力已完成了云平台和数据中台上线和运营,接入涵盖企业运营、电网运行和客户服务等各业务领域约412太字节(TB)的数据,可以接受年均35TB的数据增长,具备弹性可扩展的平台基础和全流程数据管理服务支撑能力。
在政策鼓励下,2020年,国网河北电力打通与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的数据共享通道,同时逐步接入能源、气象、交通、金融等领域数据,形成覆盖10个业务领域关键业务范围的模型,于6月份在“绿能云”平台上线运行。当年6月30日,“绿能云”平台首批12个场景正式上线。
“用电力数据辅助分析与研判经济运行情况,能较好反映我省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本质。”“利用电力大数据对经济活力开展量化、趋势性分析,充分发挥了用电数据作为经济发展‘晴雨表’的作用。”河北省工信厅、石家庄数据资源管理局等政府部门对“绿能云”平台和“电力看行业发展”等产品的作用表示肯定。
分析商业热度 协助商家规划经营
“五一”假期,野三坡景区迎来客流高峰,日均用电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33.5%。景区提前做好应对用电高峰准备,游客游玩食宿未受影响。“根据供电公司提供给我们的景区活跃指数,我们提前安排了旅游旺季的工作,帮助周边商户做好了准备。”野三坡景区管委会副主任李宏宇说。
“景区活跃指数”出自“绿能云”的“电眼看旅游”产品。这一指数以景区每月基准电量为基础,比较景区当前月份用电量和上一年的月平均用电量,以比值衡量景区的发展活力。同时,“电眼看旅游”产品还统计涉及景区的网络词条搜索情况,生成搜索指数。数据显示,从3月份开始,野三坡搜索指数就开始爬升。多项指数的复合分析,提示景区工作人员及商户提前做好接待准备。
商业行为与电能使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深挖电力数据价值,一个行业、一个区域的经济形势更清晰地浮出水面。和“电眼看旅游”聚焦旅游行业不同,“电力看商圈活力”把分析目标定位在一个个商业园区,通过综合电力能耗、商圈生态完整性等8项指标,构建起商圈活力指数模型。
2020年,“电力看商圈活力”持续跟踪分析河北省中南部7个城市的67个重点商圈用电量,发现随着消费环境的持续改善和新型消费的发展,2020年8月,67个重点商圈用电量在疫情发生后首次出现同比正增长;9月份,67个商圈的月用电量已超越上年同期水平;1~9月,67个商圈的累计用电量较上年同期降低7.88%,说明商圈活力仍未完全释放。国网河北电力将“电力看商圈活力”的分析结果报送至省政府,为政府进一步出台鼓励消费相关政策提供了数据支撑。
“以电折水” 助力地下水超采治理
河北省是我国粮食主产区,同时也严重缺水。在这里,79%的农业灌溉用水来自机井抽水,形成了全国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区”。2018年,河北省政府提出加强地下水超采治理,计划到2022年地下水压采量达到54亿立方米以上。但农业灌溉使用的机井多数未安装水表,水利部门难以及时有效识别超采水井。
国网河北电力2017年就开始与河北水利部门合作,以农排智能电表数据为基础,先后上线灌溉用能管理系统、“农情宝”应用程序,服务农业用水管理,并以沧州2300户农村客户的机井为试点开展应用,达到年节水60万立方米的效果。
“绿能云”平台上线后,国网河北电力服务农业用水管理试点成果深化升级,形成“电力看水资源节约”数据产品。该公司核实河北省南部地区机井地理位置、水泵功率等信息,实现74.1万眼机井“水-电”档案一一对应、精准关联。同时,“电力看水资源节约”数据产品根据全省3600眼机井现场实时运行数据,得出“以电折水”系数,用于换算机井用电数据和抽水数据,并形成多维度用水量分布和变化趋势分析模型,量化各区域、深浅水层日用水情况,可向对应机井发出超额用水警告。
利用这一数据产品,国网河北电力向河北水利部门累计推送“以电折水”数据200余万条,可实现年均节水1.1亿立方米,对抑制地下水超采、服务农业水资源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今年,国网河北电力和河北省水利厅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探索“水资源管理+电力大数据”模式。
在“绿能云”平台上,还有“电力看大气污染防治”“绿能发展地图”等一大批数据产品。近期,国网河北电力加快推进“绿能云”的碳排放监测应用场景建设,持续拓展数据产品关联范围,提升“绿能云”平台的企业级数据管控能力,为服务河北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