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电业局“两少一多”模式有效提升采购效率
2013-05-02 16:15:29 来源:庄颖芳
A-
A+
电力18讯: 福建厦门电业局将非电网类物资采购管理列为重点攻关课题,把非电网类物资归类为瓶颈型和策略型项目,推行“两少一多”管理模式,成效显著。该局非电网类物资采购时限由平均15天缩短为6.5天,节约了采购成本。
品种规格多样、需求零星复杂、采购难成规模、产品维护成本高……这些特点导致了当前非电网类物资(如仪器仪表、办公类用品等)长期处于采购效益效率不高的困境。为此,福建厦门电业局推行非电网类物资采购创新管理,有效提高了采购效率。
品种规格减少 集中采购价更低
“非电网类物资往往型号规格多样,个性化需求多。2011年,我们采购的打印机就有7个品牌。像仪器仪表,仅万用表一项就包括9个品牌。”厦门电业局物资计划主管曾雪芳说。
根据2011年厦门电网采购数据显示,非电网类物资采购金额仅占电力物资总采购金额的17.39%,但其采购批次却占电力物资总采购批次的45%。从数据不难看出,尽管非电网类物资所占采购金额较小,但由于物资类别多、订货量小、频率高,无法形成规模优势,采购成本高。
“我们利用卡拉杰克模型对非电网类物资的特点进行分析,将其确定为策略型物资。首先制定了简化程序、扩大采购量的目标,并确定推行产品品种标准化作为有效手段。”曾雪芳说。
解决方案很快推行开来。2012年年初,厦门电业局借助ERP系统数据,对近年采购各种品牌及型号非电网类物资进行分类统计并进行产品价值分析,包括产品功能和成本分析,充分考虑产品全寿命周期,大幅压缩了采购品种。
标准化的实施,使采购数量能够集中到一起,有效增强了购买力和议价能力,达到规模采购目的。2012年,该局非电网类物资节约采购成本达2500万元。
卖家数量减少 共赢模式更稳定
长期以来,非电网类物资主要以询价方式进行采购,决定因素主要是价格。尽管表面上是以最低价格成交,但实际上,由于采购方案没有充分考虑供应商服务水平和产品质量等综合因素,为获取利润的供应商往往会降低产品质量档次,降低服务投入。
曾雪芳画出了清晰的卡拉杰克模型图,并将适用于非电网类物资的采购策略重点圈了出来:通过提高产品标准和改进生产流程,减少对此类项目的采购投入,减少供应商数量,向更少的供应商分配采购数量。
“长期以来买卖双方没有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导致了供应链成本总是无法得到降低。”曾雪芳说,“我们往往只追求表面上的采购成本和交付成本,却忽视了隐藏在背后的库存风险、延期交货等隐形成本,得不偿失。”
为此,厦门电业局物资部门下定决心执行供应商群优化策略,即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卖家”群体。在对目前供应商进行客观综合评价分析的基础上,该局确定了一批有能力提供全方位服务且风险较低的供应商群,并与之签订了较为长期的供货合同,买卖双方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经过优化供应商群,厦门电业局极大减少了缺货损失、服务不到位、不履行合同等现象,产品质量及服务投诉率也明显降低。
采购策略多样 备品供应有保障
4月2日,厦门电业局对2013年度增补批次招标采购方案进行集中审查,主要采购对象就是非电网类物资,采购原则是对不同品类采用不同的采购策略。曾雪芳说,非电网类物资种类多样,采用单一的询价或招标很难满足实际需要。
例如变电站的配件,从采购价值及风险分析来看,属于瓶颈型物资。对此类物资采购面临的困境,厦门电业局变电检修中心负责物资计划的专责邓媛媛深有体会:“各变电站采用的设备型号规格不一,彼此之间备品经常无法通用。可设备在发生缺陷时,这些备品对电网安全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2012年2月份的统计数据,厦门电网变电检修备品配件需求共有1132种,金额近800万,涉及厂家很多。“如果按照过去的采购方式,需要多次重复询比价,层层审批,采购周期特别长,容易影响事故的及时消缺。”邓媛媛说。
为解决这个问题,厦门电业局一方面利用退役的设备配件,充分考虑配件的互换性压缩类别,另一方面通过集中批量的谈判来提高购买力,将主要备品与15家供应商建立协议库存采购关系。“也就是一开始就和供应商谈好价格,并提前共享需求预测信息。”曾雪芳说,这样不仅降低了采购成本,还提高了交货速度。
【 链接 】
卡拉杰克矩阵以采购所牵涉的收益影响、供应风险两个重要方面作为其维度,将采购项目分为4个类别,分别是杠杆型、策略型、战略型、瓶颈型,通过分析买卖双方地位,推荐不同的采购战略。该矩阵被广泛用作企业采购组合的分析工具。
品种规格多样、需求零星复杂、采购难成规模、产品维护成本高……这些特点导致了当前非电网类物资(如仪器仪表、办公类用品等)长期处于采购效益效率不高的困境。为此,福建厦门电业局推行非电网类物资采购创新管理,有效提高了采购效率。
品种规格减少 集中采购价更低
“非电网类物资往往型号规格多样,个性化需求多。2011年,我们采购的打印机就有7个品牌。像仪器仪表,仅万用表一项就包括9个品牌。”厦门电业局物资计划主管曾雪芳说。
根据2011年厦门电网采购数据显示,非电网类物资采购金额仅占电力物资总采购金额的17.39%,但其采购批次却占电力物资总采购批次的45%。从数据不难看出,尽管非电网类物资所占采购金额较小,但由于物资类别多、订货量小、频率高,无法形成规模优势,采购成本高。
“我们利用卡拉杰克模型对非电网类物资的特点进行分析,将其确定为策略型物资。首先制定了简化程序、扩大采购量的目标,并确定推行产品品种标准化作为有效手段。”曾雪芳说。
解决方案很快推行开来。2012年年初,厦门电业局借助ERP系统数据,对近年采购各种品牌及型号非电网类物资进行分类统计并进行产品价值分析,包括产品功能和成本分析,充分考虑产品全寿命周期,大幅压缩了采购品种。
标准化的实施,使采购数量能够集中到一起,有效增强了购买力和议价能力,达到规模采购目的。2012年,该局非电网类物资节约采购成本达2500万元。
卖家数量减少 共赢模式更稳定
长期以来,非电网类物资主要以询价方式进行采购,决定因素主要是价格。尽管表面上是以最低价格成交,但实际上,由于采购方案没有充分考虑供应商服务水平和产品质量等综合因素,为获取利润的供应商往往会降低产品质量档次,降低服务投入。
曾雪芳画出了清晰的卡拉杰克模型图,并将适用于非电网类物资的采购策略重点圈了出来:通过提高产品标准和改进生产流程,减少对此类项目的采购投入,减少供应商数量,向更少的供应商分配采购数量。
“长期以来买卖双方没有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导致了供应链成本总是无法得到降低。”曾雪芳说,“我们往往只追求表面上的采购成本和交付成本,却忽视了隐藏在背后的库存风险、延期交货等隐形成本,得不偿失。”
为此,厦门电业局物资部门下定决心执行供应商群优化策略,即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卖家”群体。在对目前供应商进行客观综合评价分析的基础上,该局确定了一批有能力提供全方位服务且风险较低的供应商群,并与之签订了较为长期的供货合同,买卖双方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经过优化供应商群,厦门电业局极大减少了缺货损失、服务不到位、不履行合同等现象,产品质量及服务投诉率也明显降低。
采购策略多样 备品供应有保障
4月2日,厦门电业局对2013年度增补批次招标采购方案进行集中审查,主要采购对象就是非电网类物资,采购原则是对不同品类采用不同的采购策略。曾雪芳说,非电网类物资种类多样,采用单一的询价或招标很难满足实际需要。
例如变电站的配件,从采购价值及风险分析来看,属于瓶颈型物资。对此类物资采购面临的困境,厦门电业局变电检修中心负责物资计划的专责邓媛媛深有体会:“各变电站采用的设备型号规格不一,彼此之间备品经常无法通用。可设备在发生缺陷时,这些备品对电网安全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2012年2月份的统计数据,厦门电网变电检修备品配件需求共有1132种,金额近800万,涉及厂家很多。“如果按照过去的采购方式,需要多次重复询比价,层层审批,采购周期特别长,容易影响事故的及时消缺。”邓媛媛说。
为解决这个问题,厦门电业局一方面利用退役的设备配件,充分考虑配件的互换性压缩类别,另一方面通过集中批量的谈判来提高购买力,将主要备品与15家供应商建立协议库存采购关系。“也就是一开始就和供应商谈好价格,并提前共享需求预测信息。”曾雪芳说,这样不仅降低了采购成本,还提高了交货速度。
【 链接 】
卡拉杰克矩阵以采购所牵涉的收益影响、供应风险两个重要方面作为其维度,将采购项目分为4个类别,分别是杠杆型、策略型、战略型、瓶颈型,通过分析买卖双方地位,推荐不同的采购战略。该矩阵被广泛用作企业采购组合的分析工具。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