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碳中和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1电企工作会议 碳中和 国网剥离装备制造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网 > 电网人物 > 正文

翟宗亮: 创新源于实践 更服务于实践

  2021-07-05 10:00:19    来源:国家电网报 李海燕 李海峰
A- A+
电力18讯:

  ●人物简介

  翟宗亮 中共预备党员,甘肃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甘肃诚信电力科技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副经理、翟宗亮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等。

  ●个人感悟

  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贯之,几十年如一日做好一件事,就是工匠精神。

  6月20日,在甘肃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翟宗亮劳模创新工作室,翟宗亮对牵张设备进行出厂前的最后验收。这批牵张设备在验收完成后就要发往广州,投入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火电工程有限公司的工程建设中。

  参加工作25年来,翟宗亮把创新创效和服务生产一线紧密结合,以主要负责人的身份承担了多个输变电工程方面的科技项目。他坚持边学习边实践,把工作难题提炼成课题来钻研。翟宗亮说:“作为一名一线技术工人,我要做的就是在不断发现问题中解决问题,总结经验。”

  勤思考 在生产一线开展创新实践

  自1996年参加工作以来,翟宗亮一直从事输电线路施工机具的研发和制造工作。他把解决生产一线的问题当做兴趣爱好。

  在翟宗亮看来,从未接触过的技术难题很有可能带来创新的思路。为了获取一个新产品在现场使用的数据、找到改进思路,翟宗亮经常深入生产一线,在通信受阻的大山里一呆就是三四个月。

  “掌握新技术没有捷径,只有不断学习、潜心钻研。”翟总亮一边自学放线施工技术,一边钻研输电线路施工机具的结构和运行原理,并利用各种机会开展现场试验。2013年7月,在“悬浮双摇臂钢管塔组立施工工艺及全液压集控操作平台开发研究”项目中,翟宗亮负责研发多功能牵引机。由于设备生产人员对这款牵引机的机型没有加工经验,翟宗亮便在车间里拿着图纸,为设备生产人员提供技术指导。最终,该设备在1000千伏淮南—上海特高压交流输电示范工程中应用,并获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2013年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6年11月,翟宗亮带领团队历时两年研发的智能张力放线系统获甘肃省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这项创新成果还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项。

  2017年5月,翟宗亮又开发出智能化张力机单机集控系统和智能化牵引机单机集控系统,实现了张力场和牵引场的集成整合。这两个系统先后应用于±1100千伏昌吉—古泉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和巴西美丽山特高压输电二期项目。

  善钻研 发明创造成果接连不断

  气体绝缘组合电器设备(GIS)是变电站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它的安装对外部环境有严格的要求。空气湿度大或空气中粉尘过多,不仅会使GIS在安装过程中出现局部放电的情况,还会影响GIS的安装质量和后续的安全运行。

  一直以来,施工单位要么搭建简易工棚,要么使用设备厂商提供的安装室来安装GIS。简易工棚无法满足GIS安装对环境的要求,严重影响施工质量;租赁厂商提供的安装室存在成本高、供货周期长、通用性差等问题。

  2020年9月,甘肃送变电公司变电施工分公司负责人姜涛找到翟宗亮,希望他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翟宗亮决定从安全性、便捷性、智能化等方面着手,研发GIS除尘室。

  翟宗亮参考了多家设备生产厂商有关GIS安装空间的尺寸大小,并使用特种铝制型材及各种标准化拼接件搭建除尘室。他为除尘室配备的无尘正压安装系统,可同时控制除尘室内的空气净化器、工业空调、除湿器等设备,为GIS安装提供了清洁的环境。翟宗亮在除尘室配备的一体化数字联网监控系统,可实时监控设备的安装情况,抓拍安装画面,实现了对设备安装全过程的监控。2020年9月29日,这个除尘室在330千伏武山变电站成功应用。

  这些来,翟宗亮劳模创新工作室产出了不少的创新成果。1660碳纤维导线展放用张力设备样机已完成研发并试验成功,用于导线更换施工的可集控智能化牵张两用机、用于城市入地电缆展放的入地电缆展放支架和80吨地辊式电缆展放设备均已研发成功并投入批量生产。

  传帮带 培育技能型人才队伍

  翟宗亮在破解技术难题的同时,还发挥翟宗亮劳模创新工作室的传帮带作用,带领团队在张力放线施工技术、设备等研发上不断突破。

  2020年的一天,翟宗亮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白皓伟调研后发现,国内电力施工深基坑作业缺乏符合规范的标准化设备,而现有设备功能单一、安全性不高、智能化程度较低。翟宗亮非常支持他的想法——研制一款智能深基坑作业设备,解决这些问题。

  说干就干。翟宗亮、白皓伟迅速和工作室成员到施工现场深入勘查,展开技术攻关。2020年7月24日,一体化深基坑作业智能装置研发成功。随后,该装置凭借高效、安全、可靠等优势,迅速进入国内电力施工现场。目前,该装置已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并广泛应用于线路基础开挖工作中。

  工作室每月定期开展“人人当讲师”活动,组织成员分享、讨论前一阶段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和解决问题的思路等。工作室成员在这里学习、成长,不仅积累了专业方面的经验,还在创新创效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近期,该工作室研发的基于牵张设备的物联网平台已正式上线运行,实现了对设备运行轨迹、工作状态、故障情况的实时监控,为现场施工提供了技术保障。

  现在,工作室共有专业技术人员16人,其中高级工程师8名,助理工程师、高级工、中级工各1名。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国家电网公司最“大方”的人!是

2018-02-10

热点排行
  • · 铁厂村的“老铁们”——记楚雄牟定供电局扶贫干部
  • · 【扶贫面孔】韦仕含:冲在前的“韦第一”
  • · 【扶贫面孔】宋景飞:亮出脱贫“三板斧”
  • · 桃李不言——记云南电网公司基建部小型基建及基础管理科专责杨荆秋
  • · 《国家电网》丨国网山西运城供电公司总经理张军六:做工作要严谨、彻底
  • · 瑶乡心灯——记广西电网公司桂林临桂供电局五通供电所黄沙营业点阳昌彬
  • · 【扶贫面孔】杨敬文:情满“空壳村”
  • · “南网创客”梁钰:从半路出家到行家里手
  • · 南网超高压公司百色局输电管理所副主任谭永殿获得了第十四届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 · 海南电网公司驻村书记郑德怀:做贫困户的知心人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