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面孔】李文强 把梦想照进大山
李文强(右)向村民介绍茶叶采摘技术。 陆永忠 摄
扫码看牛巩村的故事
■人物档案
李文强,2015年11月至今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牛孔镇牛巩村委会任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驻村前为云南电网公司红河绿春供电局大兴供电所营业服务班班员。
“驻村六年,我见证、参与了牛巩村翻天覆地的变化,那种成就感难以用言语表达。”
“老李,骑着摩托去哪呢?得空去帮我看下茶树?”
“正要去看你们那片茶林呢,一起走!”
老李本名李文强,今年36岁,常年泡在高原茶林里,面庞黝黑,身材壮硕,虽年龄不大,但在种茶、制茶方面却是行家。“我的经验,都是在茶山上‘泡’出来的。”李文强说。
2月下旬,茶树开始施肥,他跨上摩托车,顺着蜿蜒的山路一片一片茶山地跑。顺着茶树根往上看,叶片成色、抽芽情况,老李一棵棵看过去,终于发现了这片茶林长势不好的原因:“问题在于施肥过量,会把根系烧伤。”掏出小本子,李文强仔细记录下施肥量、施肥位置、抽芽状况等。
2015年11月,李文强来到牛巩村驻村。他看到村民们住着泥巴房子,村子里找不到一块可以落脚的干净地,贫困发生率高达51.9%。“我们穷惯了。”村民指着大山告诉他,“就牛巩这条件,想脱贫简直就是做梦。”
根据牛巩村的自然环境和村民种茶习俗,李文强所在的驻村工作队找准了茶叶产业提质增效的路子。但电力工人来种茶,乡亲们一开始并不看好:“我们种了一辈子茶都没种出个名堂,你们没干过几天庄稼活,瞎乱啥!”
要做就要做好茶。李文强向绿春县农科局的技术员讨教,邀请普洱茶厂的技术员来开展专业培训,一遍遍在茶山上做试验、分析、统计、推广。李文强整个人“泡”在了茶山上,提升采摘工艺,标准一芽两叶,鲜叶采摘的合格率从50%上升到了90%;改进制茶方法,在250℃左右的温度炒出来的茶,汤色清翠碧绿,茶汤浓醇……
2018年11月,牛巩村被南方电网公司认定为第二批南网精准扶贫示范村,走上了茶叶产业脱贫的“快车道”——成立牛巩村茶叶专业合作社,引入茶叶自动化生产线,打造“云尚春绿”的系列茶品牌。2019年牛巩村销售额达112.304万元,茶农直接收入25.71万元。今年春茶采摘期,合作社收到村民上交的鲜叶2万斤,又是一个丰收年。
此外,李文强还创建了“动力小站”,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牙刷、毛巾、洗衣粉……小站内生活物资丰富,村民通过发展产业、文明乡风建设等获取积分,用积分兑换生活物品,形成了村民主动改变人居环境的良性循环,自力更生、勤劳致富、崇德向善、感恩奋进的乡风文明已初见成效。
走进牛巩村脱贫致富成果文化室,“电亮小康梦”几个字格外醒目,一张张照片,一组组数据,生动地再现了牛巩村的蜕变历程。脱贫的梦想照进了这个大山深处的哈尼村寨,贫困发生率从2018年的51.9%降至2019年底的0.92%,实现整村脱贫出列。牛巩村的脱贫梦,实现了!
“驻村六年,我见证、参与了牛巩村翻天覆地的变化,看着村民住进了新房,村里建了合作社,孩子们有了更好的读书环境,那种成就感难以用言语表达。”李文强说,现在乡亲们脱贫了,但是这仅仅是第一步,生活好了,梦想也更远大了,茶叶品牌要做得更大、走得更远,还要做好村民的文化培训、幼儿的教育……“牛巩村的未来可期。”(祁彦君)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国家电网公司最“大方”的人!是
2018-02-10
- · 铁厂村的“老铁们”——记楚雄牟定供电局扶贫干部
- · 桃李不言——记云南电网公司基建部小型基建及基础管理科专责杨荆秋
- · 瑶乡心灯——记广西电网公司桂林临桂供电局五通供电所黄沙营业点阳昌彬
- · 当好村民脱贫致富引路人——记遵义凤冈供电局驻村干部罗文武
- · 海南电网公司驻村书记郑德怀:做贫困户的知心人
- · 《国家电网》丨国网山西运城供电公司总经理张军六:做工作要严谨、彻底
- · “南网创客”梁钰:从半路出家到行家里手
- · 贵州晴隆供电局:“阿妹镇”上的“供电哥”
- · 他愿当山乡“孩子王”,义务服务家乡教育十余年打开一扇窗 洒下一片光——记梅州供电局变电管理所琴江巡维中心技术负责人廖金威
- · 南网超高压公司百色局输电管理所副主任谭永殿获得了第十四届全国技术能手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