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网 > 电网人物 > 正文

“老机长”是位新员工

  2018-09-29 00:00:00    来源: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 
A- A+
电力18讯:


王星炜正在操控手柄控制无人机、天气炎热、一会儿他就满头大汗。


王星炜控制无人机对线路金具、瓷瓶等进行近距离观察。


同事和王星炜对35千伏坝大线进行无人机巡线,查缺陷找隐患、一人负责巡视、一人负责记录巡视数据。


经常看到一辆黄色的车辆行驶在侗乡这片土地上,他们就是黎平供电局输电管理所工作人员。


每天巡视回来,王星炜都要小心翼翼呵护无人机,擦拭无人机机身上的飞尘、杂物。

  本网讯 今年25岁的王星炜2015年从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怀着对电力的热爱,通过考试,在贵州电网凯里黎平供电局输电管理所线路运行与检修岗位上就职。

  刻苦专研 检修员变飞行员

  2017年,黎平供电局第一台无人机落户在该局输电管理所,而刚刚入企未满一年的王星炜被任命为无人机“驾驶员”。面对陌生的无人机,王星炜很是懊恼。刚开始学习操作时,无人机总是不听使唤,摇摇欲坠、随时都有坠机、撞机的可能。可一台无人机就得要上万元,万一自己一个操作不当,那无人机就会粉身碎骨。但学会驾驶后,无人机确实能给巡视线路带来极大的便利。经过矛盾的心理挣扎,王星炜主动报名参加无人机飞行培训,并在培训中取得了无人机的飞行证。

  回来后,王星炜对无人机更是痴迷,有事无事也总是喜欢背着无人机到空旷的地方放飞。有时,同事找不到他,打电话第一句问候就是问他在那里放飞机。渐渐地,王星炜飞行技术愈发娴熟,只要巡线过程中人过不去的地方,同事都会叫他把无人机拿出来一放,以便更好地了解线路情况。

  注微入细 练就过硬飞行“本领”

  “我们局的输电线路大多架设在大山里,很多地方没有路、线路档距跨度大、人员巡视时从一基到另外一基电杆往往要绕很长的路、时间有时候要一个多小时,一天下来,也巡视不了几基电杆,工作效率明显受到限制”。黎平供电局输电管理所线路班班长邓必忠向我们介绍在没有无人机时,人工巡线工作的局限性与工作效率极低。

  无人机飞行没有唯一标准,由于受到地形、风速、环境、气候等影响,一天能飞行14公里的无人机,在这里有时候一天也只能飞行11公里。而该局输电管理所除了维护该局的17条35千伏输电线路外,还代维护凯里供电局的10条110千伏线路。

  每一次的巡线工作,王星炜都会做好飞行前工作方案及准备工作。为防止出现坠机、撞机等情况发生,王星炜都会准确地根据飞行线路、地理位置、风向、区域情况进行分析判断。同时,他还需对无人机电池、摄像头、手柄、数据线、手机等一一检查确认无误后才能开展巡线工作。

  安全飞行 工作效率大提升

  王星炜自驾驶无人机至今,共飞行了2800公里,且没有发生过一次坠机、撞机事件,无人机安全飞行600多天。在这600多天里,他不记得放飞了多少次无人机,也不记用无人机查出了多少处线路隐患,最后才能正一名合格的无人机驾驶员。但他永远也不会忘记自己第一次用无人机查出线路隐患的那种喜悦与自豪。现在,在他的带领下,该输电管理所已有三人取得了无人机飞行证。

  自从有了无人机,该局实施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就采用了“机巡”+“人巡”协同巡检,就今年上半年,该局共开展了巡检33次、特巡+保电巡视共20次、故障巡视9次、完成线路通道清理8条,35千伏线路故障调整率同比去年上半年相比,减少了25%,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别看王星炜是个新员工,但在无人机的飞行领域里,他可是老机长,也是我们学习的目标,在他的带领下,现在我们所里已有4名无人机飞行员了,他们这些年青人就是我们电网的人才,有了他们,我相信我们的巡视线路以后会更轻松。 下一步,我们将以“机巡”+“人巡”的方式,全面将无人机的运用推广到10千伏配电线路运行维护上。”看着这一系列数据的改变,该所负责人朱学明高兴地夸起了王星炜和他的无人机团队来,并向我们介绍起了该所下一步的工作安排。(姜小玲 林世祯)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国家电网公司最“大方”的人!是

2018-02-10

热点排行
  • · 铁厂村的“老铁们”——记楚雄牟定供电局扶贫干部
  • · 桃李不言——记云南电网公司基建部小型基建及基础管理科专责杨荆秋
  • · 瑶乡心灯——记广西电网公司桂林临桂供电局五通供电所黄沙营业点阳昌彬
  • · 当好村民脱贫致富引路人——记遵义凤冈供电局驻村干部罗文武
  • · 海南电网公司驻村书记郑德怀:做贫困户的知心人
  • · 《国家电网》丨国网山西运城供电公司总经理张军六:做工作要严谨、彻底
  • · “南网创客”梁钰:从半路出家到行家里手
  • · 贵州晴隆供电局:“阿妹镇”上的“供电哥”
  • · 他愿当山乡“孩子王”,义务服务家乡教育十余年打开一扇窗 洒下一片光——记梅州供电局变电管理所琴江巡维中心技术负责人廖金威
  • · 南网超高压公司百色局输电管理所副主任谭永殿获得了第十四届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