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请求“发配”的老党员
在巡线路上,田茂华和石胜洪俯身在路边的小水沟里洗了一把脸。
田茂华和石胜洪主动请求“发配”到贵州三穗县良上乡驻点已2个多月,除了帮助讲苗语的村民了解电力政策和知识,日常还要巡线检修。
骑着摩托车行驶在蜿蜒的乡村公路上。
本网讯 7月10日上午7时20分,夏日的天亮得早,长吉供电所员工石胜洪骑着摩托车赶到了雅中苗寨,在寨门口与早十几分钟前到达的另一名同事田茂华汇合,提着材料向寨里走去。因为按照事先的工作安排,今天上午他俩将给寨里的三户农户接线装表。
此时的雅中苗寨,薄雾已经升去,少许薄雾还恋恋不舍的缠绕在寨顶的树林外,在初升的太阳光下,逐渐绚烂起来。
突来的窘迫
装表接线这类常规操作服务工作对于石胜洪、田茂华来说,已经再熟练不过了。到了9时左右,他俩已经完成了寨里两户的装表接线工作,过程中还顺带排除了另两户人家的用电小隐患。
“在工作中,有时候会有个别用户走来要求检查一下他们家的用电小故障。这些都是小儿科的事情。”走在苗寨的石板路上,石胜洪解释了顺带排除的两户人家用电隐患情况。
然而,接下来的另一户人家的装表接线工作,似乎超过了他口里的“小儿科”。因为他们要在这户人家的墙壁面上,先安装上新电表,然后爬上离这户人家不远的电杆,牵出近30米线到达这户人家的表上。
“这是一户聋哑单户人家,这房子也是政府给她家建的。”正忙碌安装电表时,寨里的一名村干对他俩说。这时石胜洪、田茂华才留意到,不知觉间,他们身边已经聚了几个寨里人。而眼前的这20平米的单层水泥小砖房,与周边大部分两至三层高的木房、砖房格格不入,极不协调。
装了表接好线,石胜洪、田茂华走进这户人家家里,看到了坐在火炕前目光痴呆的女主人。黑乎乎的碗锅瓢盆凌乱的放在火坑边,让人不是滋味。
“得给她家布室内线和插板。”田茂华对石胜洪说:“抢修车上有这些,我下去取出来,再到小店铺里给她买两个插板。”
“不用了,我带来啦。”到了室外,正想动身的田茂华,迎面见到一位三穗县政府驻村干部提着一卷线和两个插板匆匆忙忙向他们走来。
排好室内线路,安装了插板,时间不知不觉到了中午。此时的阳光高照,温度也高起来,汗水也不知不觉的湿透了他俩的工装。
“好人做到底,接了电她家也没有电器可用,你们干脆再给她家买一个电饭锅和电炒锅吧。”这时,一位围观的村民突然向他俩说。这个似乎不合常理但听起来又能让人接受的建议,让一直生活、工作在农村且见过许多类似家庭状况的田茂华和石胜洪也窘迫起来,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回答。
“这个问题由我们村里来解决,人家供电员工都义务都给她家做了那么多事,更何况这个也不是他们解决的事情。”村干章元树解围说。
中午1时,回到供电所的田茂华和石胜洪终于吃上了午餐。端着碗的田茂华对石胜洪说:“我想赠这户人家一个电饭锅,你给一个电炒锅如何?”
“好吧,如果雅中村委这几天没有解决这事情,下次巡视的时候,我去看看咱们再确定买给她吧。”石胜洪说。
请缨来的苦差
贵州三穗县良上乡,是三穗县海拔高度最高的乡镇,山高林密,道路蜿蜒,有着三穗“西藏”的别号。巍巍的老山坡脚下,42个大大小小的自然村寨分散在谷底、山中,与热闹的城镇相比,仿如与世隔绝。
自5月6日起,田茂华和石胜洪的身影,出现在这42个村庄里。让山里一些与他俩的相熟的人,都认为他俩是被单位“发配”边疆了。因为在他们眼里,分配到良上工作,就是一份苦差。
“为什么调到这里来负责这片区的服务工作了?是不是嫌在城镇里工作清闲吗?”7月2日上午,田茂华和石胜洪巡线至展棚村时,一位村民向田茂华询问说。
其实这些村民并不知道,是他俩主动向单位要求到良上片区工作的。
2018年3月,随着国家扶贫攻坚工作的深入,三穗供电局投入2亿资金的电力扶贫项目“三大攻坚”工程正式启动。其中,电网技术升级改造和集抄全覆盖项目占着较大的比重。但良上乡是一个苗族人口占绝大多数的乡镇,对电网技术升级改造征用地的协调、集抄全覆盖智能表更换的宣传讲解,让老百姓迅速接受配合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迫切需要两名员工驻点良上开展工作,同时还需完成这个片区的线路巡视、新业扩报装、设备检修维护、抄表催费等服务工作任务。正在三穗供电局考虑人选之时,田茂华和石胜洪主动向单位请缨,要求到良上驻点开展工作。
“老田首先说他和老石是党员。其二他是良上人,精通苗语,便于开展服务工作。其三他俩在一起工作多年,配合默契,有利于三大攻坚工作在良上片区的开展。”记起两个月前田茂华和石胜洪的主动要求,长吉供电所负责人万军说:
“原本是安排其他同志去的,但考虑到良上片区服务工作难度,所以才选择了他俩”。
经过综合考虑,三穗供电局安排他俩驻点良上乡。从5月6日起,他俩的身影,穿梭在这些大大小小被树竹掩盖的村庄,全面负责这42个自然村寨的服务工作任务至三大工程攻坚工作结束。
“在哪里工作都一样嘛,更何况良上的空气是那么的清新,工作起来就当做锻炼身体啦。”田茂华笑着回答村民说。
习以为常的穿插
计划没有变化快。本来计划好的工作,被客户突然的服务要求穿插进来,不得已做出工作调整,这是供电所服务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事情。这不,他俩下午巡视10千伏台巴线的工作计划,就被两个穿插电话给“搅乱”了。
“一家良上大米加工厂要求我们去检查一下他们的线路,另一个农产品合作社要报装新表,这两家单位正好在今天要巡视线路的周围,我们巡视时可以顺带查勘完成。”石胜洪说。
7月10日下午2时,太阳火辣,良上片区32摄氏度高温。午餐小歇一会后的田茂华和石胜洪,就要出发巡视10千伏台巴线。出发前,他俩仔细检查了放置抢修车后备箱里的工器具。似乎觉得缺少了什么,田茂华折回休息室,取出一板藿香正气水。
“天那么热,温度高,这东西是不能缺少的。”田茂华扬了扬手里的那板藿香正气水,笑了笑放进挎包里。
良上地处高海拔,产出的有机农产品深受周边市场青睐。在10千伏台巴线附近的山中,有一家有机农产品加工厂。当田茂华和石胜洪巡视线路到附近后,暂时停下巡视工作,走进这家农产品加工厂。
约莫40分钟左右,他俩检查完成了这家加工厂的线路。
“是加工厂的老板认为即将进入生产高峰期,担心线路出故障影响生产,所以特别要我们帮忙专业检查一下。”抬手抹去脸上的汗水,石胜洪说。
在继续巡视线路的路上,他俩俯身在路边的小水沟里洗了一把脸。按他俩的说法,洗脸是空调了一下自己,而且今天下午已经不知道“空调”了几次。工装被溪水和汗水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粘贴在身上,很不舒服。
“天太热了,还以为你们不会来了。”下午4时30分左右,他俩在深山的一处稻田边的一棵大树下,见到了电话要求报装新表的合作社负责人。
“你先把报告盖好政府公章送达供电所后,我们就按照工作流程时间给你们拉线装表。”查勘完成后,田茂华特别嘱咐这个合作社负责人……
山区的夏季,夜幕降临得晚一些。晚6时40分,完成了巡线任务田茂华和石胜洪,卸下一天的疲惫,回到了停在路边的抢修车上。晚霞的余晖,懒洋洋的照耀着他们,行驶在蜿蜒的乡村公路上,向着大山深处的驻地缓缓前行……(万明忠)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国家电网公司最“大方”的人!是
2018-02-10
- · 铁厂村的“老铁们”——记楚雄牟定供电局扶贫干部
- · 桃李不言——记云南电网公司基建部小型基建及基础管理科专责杨荆秋
- · 瑶乡心灯——记广西电网公司桂林临桂供电局五通供电所黄沙营业点阳昌彬
- · 当好村民脱贫致富引路人——记遵义凤冈供电局驻村干部罗文武
- · “南网创客”梁钰:从半路出家到行家里手
- · 海南电网公司驻村书记郑德怀:做贫困户的知心人
- · 《国家电网》丨国网山西运城供电公司总经理张军六:做工作要严谨、彻底
- · 贵州晴隆供电局:“阿妹镇”上的“供电哥”
- · 他愿当山乡“孩子王”,义务服务家乡教育十余年打开一扇窗 洒下一片光——记梅州供电局变电管理所琴江巡维中心技术负责人廖金威
- · 南网超高压公司百色局输电管理所副主任谭永殿获得了第十四届全国技术能手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