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网 > 电网人物 > 正文

纳雍供电局派驻治安村第一书记李逍亮:“不除穷根誓不还!”

  2017-07-31 00:00:00    来源:南方电网贵州公司 
A- A+
电力18讯:


来到这个多民族杂居地锅圈岩治安村,这里贫困程度之深令李逍震惊。


李逍入户走访村民,精准识别找“穷根”寻答案。


和贫困户肖刘氏择菜拉家常。


义务开办毛笔书法培训班。


免费为山里娃提供笔墨纸砚,教他们读书习字。

  本网讯 协调电网建设项目,帮助解决低电压问题。坚信知识改变命运,教育能断穷根,以小手拉大手方式,义务开办毛笔书法培训班,免费为山里娃提供笔墨纸砚,教会读书习字,改变贫穷落后观念,增强脱贫信心………纳雍供电局派驻治安村第一书记李逍亮出了驻村一年的成绩单。

  锅圈岩,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但在毕节雍纳县,却是贫困的代名词。

  头顶列日,一路风尘,颠箥近3小时的山路后,来到这个多民族杂居地锅圈岩治安村,这里贫困程度之深令人震惊,李逍的驻村故事让人感动。

  人们都说,李逍对治安村的爱,像是从娘胎里带来一般,深深地刻在了他的骨子里。

  2016年年初,纳雍供电局李逍主动请缨到该县最为贫困的锅圈岩苗族彝族乡治安村当驻村书记。消息一传开,很多人都笑他傻,“46岁了,提拔无望,安安稳稳干到退休多好,何苦跑到这鬼地方受洋罪。”

  “傻人”李逍为了心无旁骛决战贫困,竟然把县城里的房子租了出去,并放言:治安村一日不脱贫,自己一日不回城。

  在分配结对帮扶贫困户时,他主动将最贫困、最难脱贫的治安村一组纳入结对帮扶对象。

  有人说李逍“疯了”。

  甫到治安村,见到的是前所未有的贫困:海拔高,土地贫瘠,村民生存环境恶劣,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416户村民里就有149户贫困户,绝对贫困人口占比超过三分之一,村民文化素质低,缺乏脱贫的内生动力,“等、靠、要”思想严重。

  面对残酷的现实,初来乍到的李逍纵有千般雄心壮志,也有些一筹莫展。

  精准识别找穷根

  李逍决定入户走访村民,精准识别找“穷根”寻答案。

  锅圈岩乡是纳雍县最穷的乡镇,而治安村又是锅圈岩乡最穷的村子,被当地人戏谑地称为“第九世界”。

  初到村里的他,穿着一身西装就走进了农户家里,一个星期下来,李逍发现村民对他多有敷衍,有的甚至见到他就赶紧把门关上。

  李逍很苦恼,他找到老支书刘兴贵求教。“你穿得太正式了,城里人的味浓,人家以为你是在摆干部谱咧!”老支书一语道破玄机:治安村是苗族村寨,入村不举杯、没人跟你亲,进家不提筷、甩脸给你看。这是当地风俗。

  老支书的点拨让李逍茅塞顿开。村里缺水,不方便清洗,李逍就到集市上买了好几套廉价的衣服放在宿舍柜子里,美其名曰“走访服”。穿上新买的衣服,挂上纳雍供电局制作的“党员身份证”胸牌,李逍走进了治安村一组黄正文家中。见是来驻村的李书记,老黄首先递过来的不是水,而是半碗烈酒。在老黄目光的注视下,李逍闭上眼睛,硬撑着喝下了这碗足有3两的土酒,一时之间,李逍的脸变成了“红脸关公”。见李逍没把自己当外人,老黄也就把这个“胸前挂着红牌牌”、穿着“走访服”的人当成了自家兄弟,开始跟他推心置腹起来,这一聊就是一下午。

  话匣子打开之后,李逍把村民家庭情况、致贫原因和困难等情况一一摸了个透。为村民建档立卡他花了2个月时间,制定脱贫“一户一方案”,他又花了2个月。

  治安村的晚上没有电视,没有网络,大山的夜里只有狗吠。他这样描述自己的生活,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汗,早上一碗面,中午一杯酒,晚上一锅饭。

  一天,李逍路遇一个背上背着娃的小女孩,一打听,说是才刚满15岁,背着的是老二。

  15岁正是读书的年龄,却辍学在家养孩子,得知这个事实李逍是痛心的,也是不愿接受的。

  治安村村民说:“养牛太麻烦不如直接发钱”,“不要肥料要包谷” “还是给我买点烧酒喝最实在了”……

  村民对贫困的麻木和消极思想令李逍不寒而栗。

  治安村贫困的原因,一是基础设施滞后,二是思想封闭落后。李逍终于找到了“穷根”,得到了答案。

  产业帮扶断穷根

  在与村支两委的交流过程中,了解到村支书肖中虎家里想买几件电动工具来办一个小型加工厂,就是担心电压带不动。

  走访中了解到,当地木材缺少,煤价较高,老乡们烧饭做菜都是用电,却苦于村里变压器少,供电半径太长的原因,低电压使家用电器成了“摆投”。

  作为供电局的驻村干部,如果连用电问题都不能解决,这种打脸比什么都难受。李逍要办的第二件事就是要让村民用上“放心电”。

  项目需预算资金45万元,已过当年大修技改项目申报立项时间。在李逍的沟通协调下,纳雍供电局自筹资金为治安村新装了2台100千伏安变压器,新建线路2.36千米,改造部分下户线路。同时又申请到2017年电网改造资金60万元对治安村电网进行全面改造。

  经济要发展,电力需先行。在电力带动下,家庭作坊式加工、养殖业、小工厂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出现。一年来,在李逍和各级驻村干部、村支两委努力下,治安村通村公路硬化了31.2公里,饮水通讯工程、危房改造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基础设施的短板解决了,产业帮扶就可以提上议事日程。治安村的生态农业合作社第一期已经建成,12户贫困户利用特惠贷入股蛋鸡养殖场养了5000只鸡,预计年底每户分红不低于6000元。

  更为喜人的是,李逍和他的村委同事们积极筹划引进了红心洋芋、苦荞等适应高海拔气候的农作物,去年种植的200亩苦荞,已经成为了全县的示范基地。

  治安村的红心洋芋种植基地,板栗、核桃、布朗李等经果林都已颇具规模,可以预见的是,这个省级一类贫困村将会越来越好。

  思想脱贫除穷根

  基础设施的问题已经解决,村民封闭落后的思想也亟待改变,只有思想脱贫,才算真正除掉穷根。

  年长村民的思想一时难以改变,李逍开办义务书法培训班,发起成立“光明助学基金”,通过孩子来影响家长。

  “平时推不走的工作,只要在班上跟孩子们一说,小孩就会回家做父母的工作,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谈起初衷,李逍说道:“孩子是村子的未来和希望,知识能够改变落后的观念和命运。

  他在诗歌中这样写道:

  教育扶贫最推崇,知识方可断穷途。

  输血终非长久计,造血才能把命续。

  “李逍周末基本上都不回家,而是组织孩子们上书法课。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改变村民落后的思想面貌,激发他们向贫困宣战的信心和斗智。李逍的书法培训班对大家来说还真是一笔潜在财富呢。” 锅圈乡党委委员、宣传委员周堃对这种巧用文化反哺的方式评价很高。

  一年多的时间里,李逍已在村里11个组办了两个书法培训班,培训学生50余人,深受大家好评。

  在孩子的影响下,不少村民已经开始拒绝“等靠要”,他们决心用自己的劳动来创造财富,改变未来。

  在李逍的积极接洽下,对口帮扶毕节的恒大集团决定伸出援助之手。今年5月,治安村一组的44户贫困户被吸纳到恒大扶贫公司纳雍分公司培训,女的学做家政,男的学做泥水工、电工和厨师。

  “一定要学好技术,政府给的只能吃一时,自己挣的可以吃一世”,治安村一组村民杨琴说。

  一年来,乡党委政府对李逍的驻村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李逍感到非常欣慰。他说,这里有他的根,有他的牵挂,他要通过自身的努力,让治安村的百姓过上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据李逍讲,在他的心里还有一个大的规划,那就是面对石漠化严重、贫困程度高达50%的治安村一组,他想帮助村民从邻近的同心村引进水源,在石旮旯里栽种经果林,并在最下端的干枯山塘蓄水养鱼,利用空气清新、风景秀丽的特殊自然环境,打造出拥有水光山色、集垂钓、观光、采摘、农家乐于一体的特色休闲场所,让只长草不长苗的乱石岗成为会长钱的金山银山。

  今年初。经李逍本人申请,纳雍供电局党总支同意,李逍的驻村工作由一年延长到三年。

  “治安村一日不脱贫,我李逍一日不回家”,李逍的语气依旧斩钉截铁。(龙玉玺 刘定琴胡然 陈都)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国家电网公司最“大方”的人!是

2018-02-10

热点排行
  • · 铁厂村的“老铁们”——记楚雄牟定供电局扶贫干部
  • · 桃李不言——记云南电网公司基建部小型基建及基础管理科专责杨荆秋
  • · 瑶乡心灯——记广西电网公司桂林临桂供电局五通供电所黄沙营业点阳昌彬
  • · 当好村民脱贫致富引路人——记遵义凤冈供电局驻村干部罗文武
  • · “南网创客”梁钰:从半路出家到行家里手
  • · 海南电网公司驻村书记郑德怀:做贫困户的知心人
  • · 《国家电网》丨国网山西运城供电公司总经理张军六:做工作要严谨、彻底
  • · 贵州晴隆供电局:“阿妹镇”上的“供电哥”
  • · 他愿当山乡“孩子王”,义务服务家乡教育十余年打开一扇窗 洒下一片光——记梅州供电局变电管理所琴江巡维中心技术负责人廖金威
  • · 南网超高压公司百色局输电管理所副主任谭永殿获得了第十四届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