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人不是“大老粗”——记南方电网“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刘炳财
“踏实肯干、勤勤恳恳”,说起2017年南方电网“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刘丙财的特点,领导和同事几乎异口同声。班组巡线一般是1人1基塔分工,刘丙财总是主动爬2—3基。巡线时爱爬最高的山,有时间就向老师傅请教,常常是班里最后离开的一位……他一直记得班长的话:“来到班组就要抛开高学历,从零开始。”
2006年,刘丙财成了深圳供电局输电管理所线路二班第一位大学生。那时,每年招聘的大学生都很少,大多数在班组见习几个月就调到职能部门。但他在班组待了下来,开始了天天巡线的生活。十年前,架空线路巡维主要依赖人力,高强度的巡线作业,让他体会到了线路班组工作的辛苦和一定的风险性。“自己经历了,知道其中的难和苦,就更想帮助提高这项工作的专业水平,让大家知道线路工作人员不是‘大老粗’”。
刘丙财有个特殊爱好:拉着大家去现场。常见的架空线金具上千种,刘丙财几乎能记住它们所有的名字和特征;线路出现故障,刘丙财能很快根据南网缺陷定级标准等将其归类并说出抢修措施。这些“绝活”让大家佩服不已,刘丙财却说自己现在有些神经过敏了,心里总是惦记着现场的线路。隔段时间没听到手机响,就会“强迫”地拿起来看看是不是坏了或没电了。“要24小时开机”已成一种下意识。遇到抢修任务,他总是尽可能与大家一同赶往处置。实在到不了,心也会牵挂着现场,凌晨两三点接到他关心询问的电话也是常有的事。
针对目前深圳电网输电线路大多已运行20多年恰好临界设计运行年限的“大背景”,刘丙财紧紧抓住隐患管控和设备老旧这个“主要矛盾”,以20回关键线路为抓手推行差异化网格化巡维。他提出并推动落实了检修图档管理,对7000多基杆塔逐个建档排查,在线路部成立了安全组专事隐患的跟踪和治理,逐渐实现隐患精益化管控。
“架空线运维不是一般所认为‘老大粗’工作,线路工作只要你去钻研,用心去做,也就一定有事情可钻研。”刘丙财说。
2013年,在无人机方兴未艾时,刘丙财所在线路部就率先成立了无人机飞行组,并获得了南网首届无人机竞赛冠军。但对接下来无人机之路怎么走,是作为一种科技项目去研究攻关,还是尽快推入到实用化的轨道,大家意见有些分歧。刘丙财表现出了他作为一个“务实+创新”派的远见,他坚持无人机的引入一定要以实际应用为目的,在使用中去完善。
在他带领下,无人机巡检日渐成为线路部日常工作一部分,班组已利用多旋翼无人机参与到日常巡视、线路验收、故障查找、特殊巡检等四类日常工作中,还顺利开发了基于无人机技术的三维倾斜摄影第一期应用,探索实行“2+1+1+X”精益化运维,使架空线路管理逐步迈入了智能化信息化双轮驱动时代。
2014年“5·11”特大暴雨曾引发了多处边坡塌方,刘丙财和同事们花了一年时间完成了受损边坡的整治。他却觉得这项工作远没完成,“既然边坡整治这么重要,我们可不可以把它当电网设备一样管起来呢?不然,谁又知道下一场特大暴雨,会不会又引发同样的问题。”他和同事们组织完成了对深圳电网666处边坡的建档,不仅让深圳供电局边坡治理的水平大幅提升,还填补了南方电网公司在边坡治理上标准和规范的空白,被南方电网公司采纳修编为指导整个南网边坡治理的指导意见。
“一步步走,用心去做,多方面积累。”谈到成绩,刘丙财谦虚地说他做得还不够,未来还有很多线路工作难题等着他和他的团队一起去破解。
(王艳春)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国家电网公司最“大方”的人!是
2018-02-10
- · 铁厂村的“老铁们”——记楚雄牟定供电局扶贫干部
- · 桃李不言——记云南电网公司基建部小型基建及基础管理科专责杨荆秋
- · 瑶乡心灯——记广西电网公司桂林临桂供电局五通供电所黄沙营业点阳昌彬
- · 当好村民脱贫致富引路人——记遵义凤冈供电局驻村干部罗文武
- · “南网创客”梁钰:从半路出家到行家里手
- · 海南电网公司驻村书记郑德怀:做贫困户的知心人
- · 《国家电网》丨国网山西运城供电公司总经理张军六:做工作要严谨、彻底
- · 贵州晴隆供电局:“阿妹镇”上的“供电哥”
- · 他愿当山乡“孩子王”,义务服务家乡教育十余年打开一扇窗 洒下一片光——记梅州供电局变电管理所琴江巡维中心技术负责人廖金威
- · 南网超高压公司百色局输电管理所副主任谭永殿获得了第十四届全国技术能手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