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电网江门鹤山供电局急修班的“快乐大本营”
6月1日凌晨一点,广东电网公司江门鹤山供电局急修班班员梁建江从冰箱拿出几个鲜鸡蛋,熟练地打进一锅热腾腾的面条里。急修班的4名值班员刚从沙坪站10千伏银行线复电抢修现场回来,正系统录入工单。他煮好面端下楼,值班室瞬间充满鸡蛋面的香气和温暖,颇有几分“深夜食堂”的感觉。
可是,3年前,急修班班员们埋头检修,工作之余对彼此并不熟悉。这种情况在鹤山供电局运维中心并不少见。2014年7月,鹤山供电局沙坪配电运维中心成立,来自附近沙坪、古劳、龙口、雅瑶4个供电所的成员一同扎进了大集体。一帮“老师傅”成了“新同事”,面对刚性强、难度大的运维作业,大家迅速融合的秘诀,就在8楼职工小家——他们的“快乐大本营”。
“接触疗法”聚人心
“快乐1+”谐音“快乐一家”,是“建家”定位。“家文化”走廊贴着62名职工的大头照,按照树状结构,构成了完整的“家谱”。
“每周三有工余乐,这里有阅览室、健身房、音乐室、小厨房,什么都有,”运维中心主任邓瑞球说道,“你不可能想象一帮人平时很少见面,关键时候又能像兄弟一样去干活,我们必须要搭建平台让他们多‘接触’!”
“接触疗法”不单在工余乐时间实施,每年运维中心都邀请专业心理辅导团队开展“快乐课堂”活动。急修班班员龙志焰是广州人,城市生活渐行渐远、急修工作压力大,刚毕业时他一度非常消沉。“其实师傅们都对我很好,但平时工作忙,很少有机会向他们倾诉我的烦恼。”在“快乐课堂”上,他将烦恼困惑一吐为快。随后的团队游戏中,师傅们合力拉住他做后援,一起顺利完成了任务。“有了这种经历,大家的心就近了。我不再觉得自己是‘拖油瓶’了,其实师傅们都在等我快些成长,我应该做的就是尽快担起责任。”
“柔性培养”治家严
“快乐1+”最开始是运维4班提出的班组文化建设口号,因此温情之外,有着特殊的管理色彩。
“快乐1+”对内强调“1+规范”,利用精益管理工具,实行轮值维护制度,定期开展“我爱我家”活动,对内务管理、环境设施、工作作风进行评比,培养班员遵守规范的意识;在外强调“1+平安”,通过结对方式鼓励团队默契配合,评选“运维最佳搭档”,有效降低作业的安全风险。
这种依靠家规的“柔性培养”模式,与班组管理的“刚性约束”有机结合,有效缓冲了班员遵守安全原则的心理压力,确保“一家人”齐齐整整地快乐工作。
关注成长“心”激励
“平常装拆跌落式熔管依靠绝缘棒,慢又不稳,新的‘装拆工具’就省力多了。”运维中心副主任刘建强示范着运维中心自主研发的新型工具,这是新员工的职创第一课,地点就在“快乐1+”的职创工作室。
“快乐1+”不满足于是“温一锅粥、搭一台戏”的常规思路,注重将班组优势整合、激发创造力。这里诞生的最新成果,是“降低铜—铝型电气接头发热缺陷检修返修率”课题。运维四班在巡视工作中发现,铜—铝型电气接头易发热,存在安全隐患。于是,他们联手专攻检修难题的运维二班商讨方案,委托试验班提供数据,最终形成成果,荣获省科技创新与质量管理小组成果发表交流活动金奖。“每个班组都有优势,也有短板,职创工作室就是大家坐下来,合力解决问题的地方。”刘建强介绍道,“快乐1+”的正向激励,使“工作8小时”内的精益求精成为“心”的追求。
“南方电网公司模范职工小家”“广东省模范职工小家”“江电最美小家”……“快乐1+”得到的认可很多,但它依旧在成长。一群人齐心协力“建家”,思路很多、争执不少,但在这里,快乐是唯一方向。江门供电局先进集体、先进班组、“三基工程”标杆班组等诸多荣誉见证了“火锅兄弟”奇迹般的融合。62名家人日夜不分地守候万家灯火,疲倦的时候,“快乐1+”大本营的暖心烛火依旧为他们点亮。
(周明华 许可)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国家电网公司最“大方”的人!是
2018-02-10
- · 铁厂村的“老铁们”——记楚雄牟定供电局扶贫干部
- · 桃李不言——记云南电网公司基建部小型基建及基础管理科专责杨荆秋
- · 瑶乡心灯——记广西电网公司桂林临桂供电局五通供电所黄沙营业点阳昌彬
- · 当好村民脱贫致富引路人——记遵义凤冈供电局驻村干部罗文武
- · “南网创客”梁钰:从半路出家到行家里手
- · 海南电网公司驻村书记郑德怀:做贫困户的知心人
- · 《国家电网》丨国网山西运城供电公司总经理张军六:做工作要严谨、彻底
- · 贵州晴隆供电局:“阿妹镇”上的“供电哥”
- · 他愿当山乡“孩子王”,义务服务家乡教育十余年打开一扇窗 洒下一片光——记梅州供电局变电管理所琴江巡维中心技术负责人廖金威
- · 南网超高压公司百色局输电管理所副主任谭永殿获得了第十四届全国技术能手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