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供电局大化供电公司都阳供电所主任助理韦仕含的驻村“扶贫经”
韦仕含向贫困户了解食用菌种植情况。 (陆婕 摄)
韦仕含实地查看水管铺设情况,想方设法解决村民饮水问题。 (陆婕 摄)
韦仕含走访贫困户了解特色养殖情况。 (陆婕 摄)
喝上干净的自来水,走上整洁的水泥路,新鲜的木耳长在培养棒中,绿油油的茶树铺满山坡,成群结队的鸡鸭满院飞跑……走进广西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都阳镇加城村,生机盎然的乡村图景让人眼前一亮。
“一年前,我们村屯道路硬化几乎为零,在第一书记韦仕含的带领下,现在村里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都动起来了。韦书记还帮我们做好脱贫工作规划,目前已有14户村民脱贫了,预计年底还会有20户脱贫。”加城村党支部书记黄锡辉说,村子一年来的变化,村民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加城村位于都阳镇北部,辖28个自然屯32个村民小组共938户3776人,其中贫困户93户345人,是广西电网公司的定点帮扶联系村。2015年9月,广西电网公司河池供电局大化供电公司都阳供电所主任助理韦仕含挂任加城村第一书记,参与贫困村脱贫攻坚工作。
抓建设
从村民最期盼的事做起
到加城村后,韦仕含发现:村民增收渠道少,村屯内各项基础设施滞后,吃水没有保障,村里生产生活供电可靠性差。“这些严重束缚了加城村的发展,要想得到村民的认可,必须从村民最期盼的事做起。”韦仕含说。
在离加城村板东屯蓄水池约50米的地方,村民韦桂容正在家门口接入户水管。“以前我们都是从山顶上一处水源地用塑料管接水入户,大雨时,泥沙合着水一起下来,根本无法饮用。现在水龙头一开就能喝上干净放心的水。”
说起从前用水困难,当地村民很有感触:天旱没水,大雨也没水,遇到用水高峰,一天还要来回跑几趟到4公里外的河沟取水。为解决饮水问题,韦仕含找到相关部门寻求解决办法。最终决定在山顶的水源地过滤水源,改善水质,修建蓄水池。但苦于道路不通,施工材料等设备无法运上山顶。村民得知后,就自发组织,硬是挖出了一条1500米左右,可容摩托车通过的通往山顶的小路。在施工期间,每天都有七八辆摩托车将材料等拉上山顶。目前加城村板东屯、板旧屯、六达屯3个蓄水池已竣工,水管已全部铺设到村民家中,有效解决260多人饮水难的问题。
“以前一到下雨天,路上全是泥巴,一车车稻谷没法运到家里,那才是最让人着急的。”黄品英指着自家门口的水泥路说,“韦书记到后,村道硬化了,给我们带来了便利。”如今加城村屯道路硬化建设热火朝天,目前加城村百简屯、上加屯、六朋屯等屯内道路硬化已竣工,其它屯的道路硬化也在有序开展中。
在解决饮水、出行难后,韦仕含把目光转向了改善村里用电质量。由于加城村在一、二期农网改造时因各种原因未能完善,村里供电可靠性差、个别用户电压偏低。韦仕含借助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的契机,积极与单位沟通汇报,目前已完成15个改造中低配电网基建项目投资约697万元的上报工作,电网改造升级将惠及全村所有村屯。现在上加、中加、下加三个屯的电网改造升级项目材料已进场,正在有序施工中。
抓发展
建合作社年底分红彻底改变观念
硬化村路、让村民喝上自来水和用电无忧,这些还不足以鼓起村民的腰包。按照韦仕含的扶贫工作规划,要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确保村民有稳定收入来源。
今年10月,村里成立了东甲岭种养专业合作社,通过养殖大户成功经验引领带动作用,逐步把贫困户吸引过来,达到共同富裕。目前,加城村已有4户养猪大户,每户带5户贫困户,村里还建起了第一个食用菌种植基地,已有10户贫困户加入。
对于没有能力或者没有自己发展意愿的贫困户,韦仕含通过与政府部门协作,引进了裕兰田园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能人带动,以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参与务工、分红形式,就地解决贫困户增收致富问题。目前已有40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合作社每年将给贫困户贷款额8%的红利。
“我们采取合作社模式,鼓励村民积极入股,年底可以分红。”在韦仕含看来,合作社不仅前景好,也是彻底改变村民“等、靠、要”观念的利器。
同时,韦仕含还引进了一个投资2000多万元的六水七星特色农村生态示范园项目。该项目占地2000多亩,主要以特色水果+珍贵树种+茶叶+旅游为主打产品,以公司+基地+贫困户模式运作。“有韦书记为我们项目争取各项政策支持,我们投资的信心更足了。”项目负责人覃活虎说道。
笔者在六水七星特色农村生态示范园项目基地看到,项目一期已种植有500亩三红蜜柚,特色水果苗10万株,投资200万元的硬化道路也在建设中,预计到2018年可以收到效益。据悉,该项目实施后可吸纳和帮助50—80户贫困户就业,将覆盖加城村加合片、那雷片、那户片及百江片大部分农户,带动整个加城村产业发展。
抓技术
实施“一户一策”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在走访贫困户的过程中,韦仕含发现贫困户家庭经济发展缺计划、缺技术、缺管理能力,缺乏脱贫致富“造血”功能。于是,韦仕含和村委班子根据贫困户不同贫困类型实施“一户一策”,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尽快脱贫。
在加城村,贫困户覃敏飞在韦仕含的帮助下办理了人生第一笔贷款业务,这不仅是覃敏飞的第一笔贷款,同时也是精准扶贫以来都阳镇第一个拿到贫困户信贷的农户。
为帮助覃敏飞脱贫,韦仕含根据他的特点制定扶贫计划,并多次与覃敏飞一起研究如何建养殖场。“到年底,我出栏的生猪和鸡鸭等预计收入可超过2万元,今年有望脱贫了。”覃敏飞乐呵呵地说道。
在加城村百简屯贫困户黄汉元的食用菌种植房里,黄汉元的妻子覃淑英正给黑木耳喷水护理。覃淑英说:“多亏有韦书记教我种木耳技术,我家今年又可以多增加一笔收入了。”
在开展食用菌种植后,每遇到技术难题,韦仕含就立即打电话请教提供菌种的厂家技术人员,弄清楚之后又转过来教种植户。“村民这么信任我,如果我什么都不懂的话,我又如何去帮他们。”韦仕含说道。
覃淑英说,韦书记善良热情,他总是不遗余力地帮大家做事。大家都当他是自家人,有什么问题也喜欢找他商量。
“组织派我到加城村,这是对我的信任。”韦仕含说,他将紧紧围绕村集体经济增收和贫困户脱贫的中心任务,建立增加村集体收入和贫困户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尽早让村民过上幸福的生活。 (陆英年 陆婕)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国家电网公司最“大方”的人!是
2018-02-10
- · 铁厂村的“老铁们”——记楚雄牟定供电局扶贫干部
- · 桃李不言——记云南电网公司基建部小型基建及基础管理科专责杨荆秋
- · 瑶乡心灯——记广西电网公司桂林临桂供电局五通供电所黄沙营业点阳昌彬
- · 当好村民脱贫致富引路人——记遵义凤冈供电局驻村干部罗文武
- · “南网创客”梁钰:从半路出家到行家里手
- · 海南电网公司驻村书记郑德怀:做贫困户的知心人
- · 《国家电网》丨国网山西运城供电公司总经理张军六:做工作要严谨、彻底
- · 贵州晴隆供电局:“阿妹镇”上的“供电哥”
- · 他愿当山乡“孩子王”,义务服务家乡教育十余年打开一扇窗 洒下一片光——记梅州供电局变电管理所琴江巡维中心技术负责人廖金威
- · 南网超高压公司百色局输电管理所副主任谭永殿获得了第十四届全国技术能手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