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撷英丨贵州绥阳供电局苏远清情洒伞水
“家”在伞水
──记贵州绥阳供电局驻村干部苏远清
作者:杨彬 胡春 杜 杨波 周忠丽
苏远清(前)到通组公路施工现场查看道路施工情况。杨彬摄
美丽心语
“组织让我留下来是因为他们信任我,乡亲们让我留下来也是因为他们信任我。伞水就是我的第二个家乡,我希望能帮助伞水的乡亲一步步走向小康。”苏远清坚定地说。
“事关5个村民组老乡们的出行,这条路的沙子要铺好,基础要打牢。”近日,苏远清作为贵州绥阳供电局派驻绥阳县郑场镇伞水村的驻村干部,再次来到伞水村金台六组通组公路施工现场,查看道路施工情况。
自从通组公路施工以来,每天步行3公里到施工现场查看道路施工情况已经成为苏远清的一种习惯。“就是希望修出来的路质量有保证,让乡亲们真正得到实惠。”
“老苏,你放心,我知道你们争取项目也不容易,我们一定会把这条路修好,造福乡亲。”听到现场施工负责人这样回答,在道路施工现场走了一圈后,苏远清又到伞水村桥炉组村民刘彩虹家了解鸭养殖过程中是否有困难,接着又赶到村民黄仁礼家中,对家里电力线路、用电设备进行义务检查……从2015年3月到伞水村驻村以来,苏远清的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
续前缘 把以前没做完的事做完
“全村1047户,其中贫困户49户、五保户8户,留守儿童35人、孤寡老人70人,村里大多是‘老弱病残’。”2015年初,在拿到绥阳县郑场镇伞水村基本情况介绍后,绥阳供电局党支部书记郭航为选派谁去伞水驻村的事犯了难。
“两年村长,8年村支书,15年供电所所长,入职以来年年都是先进。”正当郭航心里犯难的时候,员工苏远清的简历让他喜不自禁。
“到县局本部上班,离家就近了,以后除了上班,还可以帮儿女们照顾小孩,正好可以消除他们多年来对我的抱怨。”51岁的苏远清卸职青杠塘供电所所长,到绥阳供电局市场营销部从事营销稽查工作,尽管又要面临新的挑战,可一想到能为儿女分忧,他还是觉得很开心。
“老苏,现在局里要派一个人去伞水村驻村,帮助伞水村发展。我们考虑了一下,觉得你最合适,想听下你的意见。”听到书记要把自己派去驻村,苏远清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30年前。
1986年,苏远清22岁,凭借公道的办事风格、正派的工作作风,他成功当选自己家乡 绥阳县青杠塘镇竹林村村主任,成了绥阳县最年轻的村主任。两年后,他又成为了竹林村村支书。在竹林村,苏远清一干就是10年。
10年间,他带领竹林村乡亲,修通了6个村民组的通组公路,使其中5个村民组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乡亲们的生活水平一步步提高。同时,他也留下了两大遗憾。一是为了以德服人,苏远清把自己家所在村民组的通自来水工程放在了最后,以至于在他卸任村支书时,该村民组成了村里唯一没有实现家家户户通自来水的组。另一个是,由于他工作突出,在任村支书的最后阶段被县里选派到专职学校进行脱产进修,专门学习农业科学技术与管理。谁曾想,学习刚结束,由于第一轮农网改造升级需要人管理和协调,苏远清被任命为青杠塘供电所所长,成为整个青杠塘镇电网升级改造的负责人。于是,家乡的自来水到户工程成了苏远清的遗憾,没能用自己两年所学带领乡亲们发家致富成了另一大遗憾。
“好的,书记,我去伞水。我会把伞水当成竹林,把我以前没做完的做完,把以前没做好的做好,让伞水的乡亲们在同步小康的路上不掉队。”苏远清答应得很爽快。
拉项目 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每周一老苏都来得特别早,等我们来上班,他早就到各家各户了解情况去了。”在伞水村村主任李易德的眼里,苏远清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和乡亲们在一起。
“一年的时间太短,我得抓紧时间了解情况。”苏远清一家住在绥阳县城,距伞水村15公里,不到半个小时的车程。但为尽快了解村里情况,苏远清还是把“家”安在了村委会,每周一早上7点赶到村委会,直到周五下班后才回绥阳县城的家。不仅如此,作为绥阳供电局派驻伞水的驻村干部,苏远清把处理日常用电故障的工器具放在卧室,以便及时为乡亲们处理用电问题。通过对村里的用电情况进行排查,他发现村里电压质量有待提高,于是立即提出线路改造方案,代表伞水村向绥阳供电局申请资金50多万元,为村里增容变压器5台,更换、改造低压线路近千米。
解决了村里的用电问题之后,苏远清针对村里存在的问题列出清单,并一一解决。村里没有路灯,他通过协调申请,为村里安装了20盏共价值7万多元的太阳能路灯;村里没有垃圾 ,垃圾经常乱堆乱放,他向县里申请添置了75个果皮箱,并争取80万元,修建了两个人工湿地和11个垃圾池,同时硬化了1.5公里乡村公路。
村里的小学由于基础设施落后,村民宁愿把自家孩子送到几公里外的学校读书,也不愿让孩子就近入学,苏远清进驻伞水时该校仅有8名学生。得知这一情况后,他经过与村委会和驻村工作组共同商量,向市教育局争取到5万元项目资金,给学校修建围墙,硬化操场,并协调县体育中心,配置乒乓球桌和篮球设施,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学校条件改善了,村里流失的学生又陆续回到校园,目前全校已有32名学生。
“要不是苏远清来我们这里驻村,村里哪里会发生这些变化。”在村民杨恒珍老人的眼里,苏远清是个实在人。
解难题 两个重点项目顺利落地
“老苏,市场营销部有个10多万元的电费回收工作因为涉及与政府、企业多方沟通,我觉得局里只有你能搞定,你收拾一下,驻村时间一到就赶紧回来,这个工作就交给你了。”“好的,那我跟村里交接一下。”2月,眼看苏远清一年的驻村工作即将结束,绥阳供电局局长卢山给苏远清打了电话,并提前把工作安排给了他。
“不行,不行,你不能走,你走了我们正在开展的两个重点项目谁来协调?”苏远清把自己要回供电局的事向村委会汇报后,村支书廖忠华第一个跳起来说 “不同意”。“我马上向你们领导申请,请他们把你留下。”为了保险起见,廖忠华还把电话打给了绥阳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王蕾,请王蕾出面协调将苏远清留下。最终,在各方协调下,绥阳供电局把苏远清继续留在了伞水村。
廖忠华所说的两个重点项目是温家河、红星、白果等几个村民组的通组公路项目及村里引进的食用菌项目。为了通组公路项目,苏远清来来回回跑了县交通局十几次。7月,看到项目顺利开工,他兴奋得几夜没合眼,为确保工程质量,他坚持每天前往施工现场一次。
食用菌种植项目,更是凝聚着苏远清对家乡发展持续关注的情结。
在伞水村驻村期间,苏远清始终关注着家乡竹林村的发展。在与老家人谈起家乡发展时,他了解到,因为一名商人在竹林村投资搞药材种植,家乡的发展变化很大,很多乡亲因此摆脱了贫困,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在为乡亲们高兴的同时,苏远清觉得,可以尝试和这名商人联系,看能不能把项目引进伞水村。
经过多次沟通,苏远清得知原来商人黄仁义老家就在伞水。于是他把黄仁义请回伞水村,经过实地考察调研,黄仁义最终决定先行投资300万元在伞水村发展食用菌种植项目。
“谢谢乡亲们的配合,特别要谢谢老苏整天跑上跑下搞协调,使我们的食用菌项目圆满落成。”2月,土地流转协议签订工作全部完成后,黄仁义把村里的父老乡亲聚在一起,举办了一次长桌宴,感谢乡亲,感谢苏远清。
“老苏,看你干工作的劲头,我都想再干几年,再为乡亲们多做点事。”将离开村支书岗位的廖忠华直言,苏远清身上的工作激情对他感染很深。
赵雅君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国家电网公司最“大方”的人!是
2018-02-10
- · 铁厂村的“老铁们”——记楚雄牟定供电局扶贫干部
- · 桃李不言——记云南电网公司基建部小型基建及基础管理科专责杨荆秋
- · 瑶乡心灯——记广西电网公司桂林临桂供电局五通供电所黄沙营业点阳昌彬
- · 当好村民脱贫致富引路人——记遵义凤冈供电局驻村干部罗文武
- · “南网创客”梁钰:从半路出家到行家里手
- · 海南电网公司驻村书记郑德怀:做贫困户的知心人
- · 《国家电网》丨国网山西运城供电公司总经理张军六:做工作要严谨、彻底
- · 贵州晴隆供电局:“阿妹镇”上的“供电哥”
- · 他愿当山乡“孩子王”,义务服务家乡教育十余年打开一扇窗 洒下一片光——记梅州供电局变电管理所琴江巡维中心技术负责人廖金威
- · 南网超高压公司百色局输电管理所副主任谭永殿获得了第十四届全国技术能手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