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供电局周鹏程:制作带电作业3D动画的“带头羊”
本网讯 “带头羊”、“领头雁”!在曲靖供电局带电作业中心,每每提及带电作业3D动画时,大家都给周鹏程冠上这样的名号。
这位18岁入党,从军十三载的汉子,凭借着一种锲而不舍的创新精神,在短短的六年时间里,不仅让自己从一个电力“门外汉”变成了带电作业领域的行家里手,更是将程序繁多、复杂危险的带电作业流程搬上了3D动画,让初学者学得更快,让曲靖供电局一线员工多年来探索总结出的技术经验得以固化传承。
每一步都不容易的技能学习路
曲靖供电局带电作业中心是曲靖供电局技术创新的“摇篮”,当前,该中心取得的国家专利达数十项之多,为曲靖供电局之最。在近三年来取得的9项国家专利证书中,周鹏程的名字赫然在列。这些技术,既有和带电作业紧密相关工器具创新,如110千伏带电作业用碳纤维板单导线钩卡具、220千伏带电作业用碳纤维板大刀卡卡具,又有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工具创新,如承力工具荷载即时监测装置、高压输电线路激光驱鸟装置等。
周鹏程制作的21项带电作业3D动画作品中,有5项也被国家版权局给予登记,其本人及其参与的技术创新成果先后20多次被南方电网公司、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省质量协会、省科学技术协会、云南电网公司、曲靖供电局等单位给予表彰。
面对如此成绩,谁都不会想到,就在六年前,周鹏程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电力“门外汉”。言及自己成长的道路时,周鹏程深有感触地说到,“每一步都不容易!”
从部队转业到曲靖供电局时,他被分配到了输电所带电作业班工作。带电作业是根据电流原理,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防范措施,在不停电的情况下在导线或电力设施上进行的检修、安装等作业,是一项风险高、技术性强、工作标准高的作业项目。
虽然之前周鹏程曾在云南省电力学校进行了近2年的脱产学习,但学习内容都是关于变电站运行方面的。所以,对他而言,输电专业,尤其是带电作业专业仍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
“当时可谓是一窍不通。”周鹏程介绍说,连最基本的系绳扣等辅助性工作都干不了。每次外出作业时,只能帮忙从车上搬卸工器具、物资材料,而在具体的作业过程中,他只能当“看客”。
为了尽快融入岗位工作,周鹏程一方面从书店购买了大量基础性的书籍,每晚认真阅读、思考。白天,则跟着陈宣林、石利荣等技术能手现场学习。
“虽然他们都在尽心尽力地教我,但我学习起来仍有很多困难。”周鹏程介绍说,由于自身理论基础不是很扎实,很多专业书籍看不懂。而带电作业是一项流程多、内容复杂的工作,实地跟着师父也仍有很多困难,“例如在带电更换220千伏耐张串绝缘子的过程中,需要的工具很多,包括卡具、托瓶架、保护绳、吊绳等,一是要记住需要哪些工具,二是要搞清楚这些工具如何组装才能使用,如绳索吊点要系在塔上的什么位置才能方便塔上人员作业,三是要搞清楚塔上地电位、等电位人员和塔下人员之间如何协同配合。这么复杂的过程,如果单纯地看和听的话,十多次都记不住。”
在参加工作的一年多时间里,周鹏程整天在现场观摩学习。而每当回忆起这段经历,他至今仍感到“很艰辛”,“起初时,不能登塔,只能站在塔下看,但因距离太远,塔上具体怎样操作根本无法看清楚,而且一仰头就是几个小时,很难受,后来取得登高作业证后,也只能在安全距离外观摩,加之塔窗小,好多环节都不能看个仔细。”
因此,周鹏程花了800多块钱买了一台相机,每次作业,拉近焦距进行观摩,并将整个过程照下来,晚上回到家通过照片学习。经过长期的学习探索,周鹏程终于习得了带电作业的技能。
“开路精神”:他走上了3D动画的探索路
“理念新颖、思维领先、敢想敢干……”身边同事对周鹏程的一系列评价,诠释着这名共产党员身上鲜明的实干品质和创新精神。
“凡是自己经历过的困难和问题,都要想办法尽可能解决,尽量让后来者不要碰到自己曾经碰到过的难题!”周鹏程将这种工作原则归结为“开路精神”。
正是这种“开路精神”,让经历了业务学习的艰辛和不易的他,一直思考着“如何让这项复杂的业务技能学习起来变得容易些。”凭借着当兵时做过一套飞机构件三维动画所积累的基础,2011年,他萌生了利用3D动画演示带电作业的想法。
“说实话,这个事情当初心里还真一点底都没有。”周鹏程介绍说,3D动画制作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基本流程就包括素材资料收集、动画剧本编写、材质贴图拍摄、动画模型及场景模型建立、组合场景及模型等12道工序。尤其是带电作业涉及范围广、内容多,既有工器具,有人物,还有大场景,此外,还得将安风体系等最新的工作标准融入其中。而大场景的连续性剧情类和作业类动画,他之前从未接触过。
然而,但他把制作3D动画的想法和班长石利荣说起后,石相当支持,鼓励他立即动手。当时,周鹏程所在办公室的电脑陈旧,无法进行编程,他就将家里的电脑搬到办公室。没过多久,周鹏程的首个带电作业3D动画短片——紧固螺栓线夹成形了。输电所所长孙熙胜看到后充分认可,立即给周鹏程协调配置了一台新的电脑,并为他安排了专门的工作时间。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周鹏程的第一部较为完整的3D动画《110千伏线路采用地电位作业法更换悬垂绝缘子串》制成了,动画完整演示了作业所需工器具及材料、作业流程、安全注意事项等,但没有包含人物。3D动画中的人物制作是最大的技术性难题,包括角色动画、骨骼动画等。周鹏程坦言,“直到现在,我仍然没建出我想要的人物模型。”
然而,孙熙胜仍然给他提出了制作人物动画的要求。周鹏程于是买来大量的书籍资料,边学边做,经过3个多月的摸索,最终成功地将人物放进了3D动画里。
自此以后,周鹏程制作3D动画的工作就一直没有停下,截止目前,他已经制作出了21部,囊括了10千伏到500千伏各个电压等级以及搭接引流线、修补导线、修复防震锤、更换多类绝缘子等多项内容。
“这是计算机工作中的民工类工作。”在谈及自己工作中的感受时,周鹏程说到,3D动画制作是一项任务繁重的工作,一般情况下,制作场景大的动画,都需要五个工作小组来配合完成,前期准备组负责素材资料收集、剧本编写、划分镜头,模型组负责建立模型,动画组负责动画制作,特效组负责特效制作,后期组负责后期渲染输出及非编,“每个组都是一个专业,所以,一个人都精通所有专业是很困难的。”然而,在3D动画制作过程中,五个组的工作几乎全部被周鹏程一人包揽,以至于长期的加班熬夜对他而言已是“家常便饭”。
成果超乎想象:3D动画被誉为“天梯”和“宝库”
8月11日,在带电更换220千伏轿翠一回线30号铁塔绝缘子的作业现场,湛留洋表现得尤为利索:摆放材料、组装工具、登塔、作业……每个环节都显得娴熟自如。撇开年龄的话,他的表现近乎和上了年岁的老员工不无二致。
面对如此情景,谁也不会想到,这名20多岁的小伙,2012年才开始接触带电作业。“当时,他和其他初学者一样,什么都不会,跟班观摩学习了一段时间后,仍然是动手就出错。”湛留洋的师傅张宇雄介绍说,湛成长得太快了,面对如此复杂的高风险作业项目,仅用了2、3年的时间,就掌握了常规的作业技能,“现在,班组里的所有工作,他都能够参与。”
谈到自己成长的“秘诀”时,湛留洋不假思索地答道“三维动画”,并将其比喻为自己技能成长的“天梯”,“我觉得自己就是沿着这个‘天梯’,一步步向着技术高峰攀爬。如果没有三维动画,只能跟着师傅亦步亦趋地学习,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在曲靖供电局带电作业中心办公室,湛留洋在电脑上展示了3D动画:工作按照什么顺序和流程开展,每项作业过程应准备那些工具材料,要做什么前期准备,工作中存在那些安全风险及应采取那些防范措施等,都被通过直观形象的动画和解说进行完整展示。即使是对电一无所知的门外汉,看完动画后,对该项作业也都知道了十之八九。
现在,3D动画不仅成为年轻员工业务学习的“香饽饽”,即使在一些上了年岁的老师傅中间,也受到广泛青睐。“因为带电作业的内容相当庞杂,仅带电更换500千伏线路绝缘子这一块,就包括了单串、双串、垂直排列、水平排列等多种类型,不少作业类型要数年甚至十几年才会开展一次,所以虽然一些老员工接近退休年龄了,但有的作业项目对他们来说还是全新的。所以,3D动画也被很多人成为存储技能经验的‘宝库’!”周鹏程说到。(杜明彦)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国家电网公司最“大方”的人!是
2018-02-10
- · 铁厂村的“老铁们”——记楚雄牟定供电局扶贫干部
- · 桃李不言——记云南电网公司基建部小型基建及基础管理科专责杨荆秋
- · 瑶乡心灯——记广西电网公司桂林临桂供电局五通供电所黄沙营业点阳昌彬
- · 当好村民脱贫致富引路人——记遵义凤冈供电局驻村干部罗文武
- · “南网创客”梁钰:从半路出家到行家里手
- · 海南电网公司驻村书记郑德怀:做贫困户的知心人
- · 《国家电网》丨国网山西运城供电公司总经理张军六:做工作要严谨、彻底
- · 贵州晴隆供电局:“阿妹镇”上的“供电哥”
- · 他愿当山乡“孩子王”,义务服务家乡教育十余年打开一扇窗 洒下一片光——记梅州供电局变电管理所琴江巡维中心技术负责人廖金威
- · 南网超高压公司百色局输电管理所副主任谭永殿获得了第十四届全国技术能手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