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济源供电公司电气试验班:奏好创新的音符
“以前实现静触头挡板的开启操作需10多分钟,既繁琐又存在安全风险,现在使用我们自主研制的专用工具仅需2分钟左右,安全系数也大大增强。”
7月18日,在河南济源供电公司电气试验班,班组负责人赵双兵向笔者展示他们“试验化验QC小组”的创新成果――10千伏高压手车开关柜静触头挡板开启专用工具。日前,在2016年度全国电力行业QC发布评审会上,这一成果在近300个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了第三名,这是目前济源供电公司QC成果荣得的最好荣誉,也是近年来国网河南电力在全国电力行业取得的最好成绩。
“能得到专家和评委的认可,是对我们的褒奖。”赵双兵说,这一成果凝聚着班组的智慧,融合着大家的孜孜探索。他看来,QC成果的研究与实践,好比乐曲的演奏,只有精益求精、精准用力,方能奏好创新的动听音符。
10千伏高压手车开关柜在电力系统电能转换和消耗中起通断、控制、保护、计量等作用。变电站室内开关柜的大量使用,对柜内开关相序核对、验电、悬挂地线、交流耐压试验等操作频繁,而开启静触头挡板是第一步。按照传统模式开启挡板时,需工作人员钻进开关柜,用手扶着挡板机构,将拐臂固定好后方可打开进行试验操作,仅费时费力,还存在因人员与带电静触头距离过近带来的安全风险。
“有没有专业且实用的工具,实现静触头挡板的快速便捷和安全开启?”去年春检时,他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并咨询有关专家,始终没有满意的答案。随即,试验化验QC小组10名成员将其作为研究课题,经反复论证,最终确定最佳方案:研制杠杆刺轮装置。按照分工合作,明确每名成员的职责,一场“齐心弹琴、协同演奏”的乐曲正式铺开。
创新的过程也是能力提升的过程。翻阅图书,查阅资料,交流探讨,综合评估,他们对基础理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也锤炼了动手能力。没有参考资料,自己琢磨;没有图纸,自己设计;没有材料,自己一点点“淘”。每个零件先联系加工厂,加工厂不受理时,自己一点点加工。
“棘轮齿太多,容易卡扣脱离,强度不合格,加工也困难;齿少了,传动精度不够,无法对不同型号的开关柜进行调整。”QC成员韩光说。棘轮是专用开启静触头挡板工具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技术要求相当高。繁忙的工作之余,他们经常一边拿着设计图纸,一边仔细分析。有时回到家中脑子里想的也还是设计样板。他说有几次,某个成员想到一个方案发到微信群里,哪怕深夜,大伙也都顾不上休息,热情地参与探讨和论证。30齿,40齿,50齿,60齿……通过不断试验,最终他们将棘轮定为各项数据最优的60齿,由外置棘轮改为内置棘轮,有效延长了棘轮的使用寿命。
随后,他们反复论证和试验,逐一确定了各功能部件的型式、材质和规格,最终取得了成功。该工具省时省力,携带方便,且与高压开关柜静触头的最小安全距离仅0.4米,完全符合《安规》规定的>0.35米。
创新无止境。赵双兵告诉笔者,近年来他们已有6项QC成果获得市级及以上奖项。目前他们针对手车式开关弹簧拆卸难题,确立了新的研究课题,正在积极探索,力争实现新的突破,奏出更好更美的创新音符。
- 国家电网公司最“大方”的人!是
2018-02-10
- · 铁厂村的“老铁们”——记楚雄牟定供电局扶贫干部
- · 桃李不言——记云南电网公司基建部小型基建及基础管理科专责杨荆秋
- · 瑶乡心灯——记广西电网公司桂林临桂供电局五通供电所黄沙营业点阳昌彬
- · 当好村民脱贫致富引路人——记遵义凤冈供电局驻村干部罗文武
- · “南网创客”梁钰:从半路出家到行家里手
- · 海南电网公司驻村书记郑德怀:做贫困户的知心人
- · 《国家电网》丨国网山西运城供电公司总经理张军六:做工作要严谨、彻底
- · 贵州晴隆供电局:“阿妹镇”上的“供电哥”
- · 他愿当山乡“孩子王”,义务服务家乡教育十余年打开一扇窗 洒下一片光——记梅州供电局变电管理所琴江巡维中心技术负责人廖金威
- · 南网超高压公司百色局输电管理所副主任谭永殿获得了第十四届全国技术能手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