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茶里品功夫——记广东电网潮州供电局员工谢伟宏的创新故事
谢伟宏常常为了课题研究到很晚,工作室的灯也陪他亮了一个又一个宁静的夜。韩胡 摄
每天下班回家,谢伟宏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泡功夫茶。冲好茶,先轻抿一口,茶香从舌尖逐渐向喉咙扩散,随后一饮而尽,这是他一天中最惬意的时光。
“泡功夫茶是个慢活,心静茶味香,就像人全身心投入地做好一件事,会感觉很幸福。”他如是说。
谢伟宏是广东电网公司潮州供电局首个职工创新工作室的负责人。他中专毕业,创新项目一点也不高大上。对于他来说,创新如同饮茶,只是内心的爱好与坚持。
年逾不惑迸发创新热情
都说潮汕人天生会做生意,血液里充满了商业细胞。土生土长的潮州人谢伟宏偏偏对生意毫无兴趣,喜欢琢磨电子、家电产品。在机电技校读书时,他就组装了一套让同学们羡慕不已的音响。
1991年,20岁的谢伟宏在当时的潮州电力局开始了变电运行职业生涯。不少人觉得日复一日在变电站值守枯燥,谢伟宏却因为能与设备打交道而乐在其中。
“他是站里的定心丸。他在,安全在。”500千伏韩江变电站副站长黄锐勇说。
很少有人知道,工作25年来,谢伟宏坚持自学,潜心于钻研变电站各种设备的原理结构及维修技术,年逾不惑通过自考拿到本科文凭。
尽管谢伟宏有学习的热情,但对技术创新却一直不大敢去想。“在潮州,与人谈论做生意还正常,说搞技术创新可能被笑话,更何况我学历不高。”
2013年,南方电网公司下发了《关于鼓励开展职工技术创新活动的指导意见》,广东电网公司进一步从组织机构、体制机制、经费保障等方面细化措施,鼓励基层员工立足岗位进行技术创新。42岁的谢伟宏开始对创新有了想法。
端子箱受潮是谢伟宏一直关注的问题。潮州沿海空气潮湿,尤其在雨季,端子箱内常常凝露积水,导致设备绝缘性能下降,严重时甚至损坏设备,威胁电网的安全运行。能不能靠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谢伟宏和几位同事用温湿度记录仪24小时记录端子箱内的温度、湿度,汇总了半个月的数据,分析其变化趋势。在查阅相关资料后,他归纳出了金属容易生锈的温度、湿度数值区间。经与厂家沟通,防凝露积水的温湿度控制器和加热器被设计、生产出来,目前在潮州供电局的变电站得到广泛应用。
“立足生产一线的小技术改进其实并不难,我们完全有能力靠自己实现,关键是敢不敢去想。”谢伟宏说。
“百度哥”百度来的灵感
“有啥不懂的,问谢伟宏,他是我们站里的‘百度哥’。”同事邱佳盛向记者爆料。
“很多东西我只知皮毛。比如最近流行啥新名词、新电子产品,我就想百度或看书了解是什么。”谢伟宏连忙向记者摆手。
一份好奇心,往往是灵感的来源。2014年,“自拍神器”十分流行。它折起来只有十几厘米长,携带方便,拉伸开有一米余,让人轻松拍到各种视角的照片。
出于好奇,谢伟宏在网上搜索资料弄清了“自拍神器”的原理:它由自拍杆、固定支架、蓝牙遥控自拍器或底端按键组成,将手机或者相机固定在杆上,通过遥控器实现多角度自拍。
“变电站很多设备比较高,间隔密,日常巡维视线受阻,是否可以DIY一个‘自拍神器’查看设备?”谢伟宏脑海中突然冒出这个想法。
说干就干,他申请职工创新经费购买了一台带有智能云台的微型摄像机,将可伸缩的绝缘杆作为自拍杆,用手机蓝牙遥控摄像机,就可以多角度、清晰地查看设备。试验很顺利,但遇到关键问题——买不到将智能云台固定在绝缘杆上的连接器。
这并未难倒谢伟宏。他的老家潮安县彩塘镇是中国五金不锈钢制品产业基地,几乎各种五金产品都能定制加工。谢伟宏根据齿槽尺寸大小,画图设计了将智能云台固定在绝缘杆上的辅助紧固连接件。它很快就被生产出来并派上用途,目前正在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已经被国家专利局受理。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截至2015年底,广东电网公司已成立职工创新工作室85个,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地区。
2014年,谢伟宏技能专家工作室挂牌成立,成为潮州供电局首个工作室,这在局里引起轰动。“这是对老谢发自内心热爱创新的肯定,也让我们很惭愧。”一位年轻员工说。
工作室有制度,科研经费和场地,成为谢伟宏凝聚大家一起创新的平台。“去年我们征集创新点子,变电站14个人共提出了25个点子。”
最后,断路器防拒动跳闸跟随器成为首个攻关对象。由于厂家设计等原因,变电站主流的10千伏断路器控制回路中仅有一条跳闸回路。一旦出现故障导致跳闸动作没有正确执行,会造成较严重的后果。随时监测“断路器”的跳闸动作情况,当发现异常状况没能完成“跳闸动作”时,采取措施使其强制“跳闸”,是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
“从需求分析、功能设计、软件实现到设备组装和调试,跳闸跟随器完全由我们自主研发。”谢伟宏说,最难的是用C语言对单片机进行编程,工作室成员大多学电力专业,不熟悉软件设计。大家在工作之余重新学习C语言,反复编写、改进、调试、移植关键性程序,最终完成几千行的代码设计,实现了完整的软件功能。
跳闸跟随器获得2015年广东电网公司职工技术创新最佳成果创新奖,目前已在潮州供电局部分变电站安装试应用,正在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搞创新,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就像潮汕人泡功夫茶,最喜欢朋友相聚时共同品味。”看到周围越来越多的同事参与技术创新,谢伟宏说,这比自己得什么奖还高兴。
本报记者 佘慧萍 通讯员 王媛媛 韩胡
- 国家电网公司最“大方”的人!是
2018-02-10
- · 铁厂村的“老铁们”——记楚雄牟定供电局扶贫干部
- · 桃李不言——记云南电网公司基建部小型基建及基础管理科专责杨荆秋
- · 瑶乡心灯——记广西电网公司桂林临桂供电局五通供电所黄沙营业点阳昌彬
- · 当好村民脱贫致富引路人——记遵义凤冈供电局驻村干部罗文武
- · “南网创客”梁钰:从半路出家到行家里手
- · 海南电网公司驻村书记郑德怀:做贫困户的知心人
- · 《国家电网》丨国网山西运城供电公司总经理张军六:做工作要严谨、彻底
- · 贵州晴隆供电局:“阿妹镇”上的“供电哥”
- · 他愿当山乡“孩子王”,义务服务家乡教育十余年打开一扇窗 洒下一片光——记梅州供电局变电管理所琴江巡维中心技术负责人廖金威
- · 南网超高压公司百色局输电管理所副主任谭永殿获得了第十四届全国技术能手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