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网 > 电网人物 > 正文

“小创新”成就“大舞台”――“申友强创新工作室”立足岗位求创新出实效侧记

  2015-01-30 09:59:47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在历史文化名城遵义,有这样一个团队,他们用20个人的力量,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承担了城区供电分局所有的科技创新任务;他们用12个月的时间,实现多供电量220万千瓦时,创造直接经济效益200余万元;他们用不足50平方米的工作室,培养出10余名出色的高技能人才。这个团队就是遵义供电局“申友强创新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

  “工作室”成立于2013年11月,带头人申友强1986年参加工作,28年来始终奋战在电力故障抢修一线,在降低跌落式熔断器故障、减少故障停电范围、缩短故障抢修时间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先后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在申友强的带领下,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现有创新团队成员20人,其中技师以上水平的就占了一大半,“工作室”主要围绕电力故障抢修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通过科技创新,攻坚克难,解决问题。“工作室”创建1年多来,创新能力逐步加强,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先后发明的6个技术创新项目相继投入使用,一批一线工人在其中得到锻炼,成就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大舞台”。

普通脚扣穿“外衣”  提升服务增效益

  遵义地处黔北高原,山势陡峭,房屋大多依山而建,街巷错综复杂,许多故障地点,配网带电作业车辆根本就无法进入。

  怎样解决绝缘斗臂车受环境限制,无法到达作业现场的难题?

  “天凉了,出去的时候加件外衣”。最初的灵感就是来源于这一句关怀的话语。“如果登杆用的脚扣是绝缘材料制成的,如同绝缘平台那样,就完全可以满足开展带电作业的安全要求。”

  一句话让绝缘脚扣的技术改造找到了方向。通过实地勘察及论证,大家一致认为,只要是选择好绝缘性能好的防护用品作为加工材料,保证绝缘脚扣在作业中能起到良好的辅助绝缘作用,则完全可行。 历经无数次的现场反复实验与实地模拟操作,“工作室”最终采用电缆热缩管(硅橡胶材料)制作绝缘脚扣,将电缆热缩套在普通脚扣的外层,从而达到良好的绝缘作用,并经过18千伏每分钟电气试验耐压值,达到了10千伏电压等级线路上使用的安全要求。

  时至而今,在城区分局每年开展的几百次带电作业中,绝缘脚扣直接作业法占了三分之一,成为带电作业的一把“利器”,既解决了故障地点受环境限制带电车辆无法到达的难题,又保证了持续供电,减少了电量损失,提升了客户服务质量。在2014年开展的600余次带电作业中,使用绝缘脚扣直接作业达185次,实现多供电量150余万千瓦时,实现经济85万元效益。

找准病因找病根    排除故障搞革新
   
  “没有可靠供电,就谈不上优质服务,对客户的承诺就是一句空话”,这是申友强常说的一句话。面对遵义两城区跌落式熔断器故障发生率总是居高不下这一难题,老申决定和“工作室”的同事们一道,啃掉这块“硬骨头”。

  为了全面“诊断”跌落式熔断器故障频繁发生的“病根”,申友强亲自带头,对多年来发生的10千伏跌落式熔断器故障进行分析。经过多方取证,发现大部份的故障都发生在跌落式熔断器的引线接头处。安装工艺不规范,是造成接头接触不良引发故障的直接原因。经过进一步分析,发现症结所在:原有的接头安装工艺,由于引线上的上下接头采用传统的“铝芯绕接法”有效压接面积较窄,容易造成接头接触不良,诱发接头熔断故障。
    
  找准了症结所在,“工作室”经过研究,决定采用“设备线夹紧固法”代替“铝芯绕接法”对城区内跌落式熔断器进行部分改进,通过实际运行效果检验,引线之间接触紧密,导电良好。

  在试验成功后,“工作室”决定把这种技术革新方法逐步在城区进行推广,并制订了安装标准。截止2014年10月,遵义市城区的2159台变压器已全部采用“设备线夹紧固法”,跌落式熔断器故障也由往年的近200起降低到目前的32起,实现多供电量72万千瓦时,实现直接经济效益42万元,供电可靠率达99.8508%。

接地装置接地气    保障安全真“给力”

  在电缆线路上工作,不能实现封闭地线作业一直是个头疼的问题。一方面加挂封闭地线需扩大停电范围;另一方对于有些分支线路,因其后段负荷较多,很大程度上不可能做到对该段电缆进行全封闭地线作业,配电运行维护人员长期因设备装置性违章而处于较为危险的人身安全状态。

  为了解决这一严重装置性违章问题,“工作室”结合日常电缆故障抢修工作经验,由李明虎设计了一套可直接挂在电缆分接箱接线柱上的接地装置,在多次征求大家的意见并逐步改进图纸后,设计出了10kV电缆分接箱电缆插头接地装置。随后“工作室”联系制作厂家,并与厂家共同对相关材质和参数进行定型,交由协议厂家代工,最终形成了这套便于携带、安全可靠的接地装置。

  该装置投入实际使用后,可减少电缆线路故障停电检修范围和减少装挂接地线的时间,全年实现多供电量84万千瓦时,实现直接经济效益50万元以上。

为了客户都满意    新增站点建体系

  “我们被堵在路上了,麻烦您再等会儿。”这是以前抢修队员每天都要对客户说的话。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发展、扩建,交通拥堵问题成为堵在快速赶到故障报修现场的一道坎,一辆抢修车成天满城转,客户故障高峰与道路交通高峰时段重叠,效率提不高,客户意见大,服务满意度大打折扣。“要是能在城区多设两个点,抢修车就不用满城跑,这样会不会节约更多时间?”有了这个想法后,申友强主动向上级部门汇报,并形成“统一协调,分区抢修”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报告,得到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南京路、石佛洞、海尔大道建3个抢修点,由报修维护中心统一协调调度,合理划分片区负责辖区内的故障抢修,构建“三站一中心”配网报修服务体系。

  一年来,通过分区抢修创新项目的实施,有效缩短了抢修半径,极大地减少了因为交通拥堵、抢修路线长给报修服务工作造成的难题,整体提高抢修复电效率,故障处理满意率达99.82%,一般缺陷处理及时率为74%,变压器故障平均处理时间由以前的1.2小时/台缩短为0.75小时/台,10kV线路故障处理时间平均缩短了0.5小时。

爱岗敬业练作风    桃李芬芳香馥浓

  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作为“工作室”带头人的申友强,他不仅自己干,更带着团队一起。在他的努力下,建立了体验式教育基地,通过抢修现场可视化培训等方式,培养了一支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爱岗敬业的抢修骨干队伍,使“工作室”成为一批一线工人队伍的“大舞台”,涌现出了唐国锋、邹江华、袁兴丽、向忠、梁渝等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目前,抢修队26名队员已有1名助理专家、4名技师、10名高级工。

  “工作室”创建成立一年多来,通过开展师带徒、结对帮扶、技术钻研、现场讲解等活动,管理登上新台阶、技术得到新进步、工作赛出新业绩,员工动手动脑解决难题的主动性普遍增强,极大地带动了分局供电服务水平和技术服务能力的提升。(艾启军  张正欢)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国家电网公司最“大方”的人!是

2018-02-10

热点排行
  • · 铁厂村的“老铁们”——记楚雄牟定供电局扶贫干部
  • · 桃李不言——记云南电网公司基建部小型基建及基础管理科专责杨荆秋
  • · 瑶乡心灯——记广西电网公司桂林临桂供电局五通供电所黄沙营业点阳昌彬
  • · 当好村民脱贫致富引路人——记遵义凤冈供电局驻村干部罗文武
  • · “南网创客”梁钰:从半路出家到行家里手
  • · 海南电网公司驻村书记郑德怀:做贫困户的知心人
  • · 《国家电网》丨国网山西运城供电公司总经理张军六:做工作要严谨、彻底
  • · 贵州晴隆供电局:“阿妹镇”上的“供电哥”
  • · 他愿当山乡“孩子王”,义务服务家乡教育十余年打开一扇窗 洒下一片光——记梅州供电局变电管理所琴江巡维中心技术负责人廖金威
  • · 南网超高压公司百色局输电管理所副主任谭永殿获得了第十四届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