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网 > 电网人物 > 正文

川藏联网工程指挥部孙泽平:守护高原建设者的生命健康

  2014-09-15 00:00:00    来源:国家电网报 胥淼
A- A+
电力18讯:

  “您的血压为120/70毫米汞柱,心率70/分,各项生理指标正常,请放心。”8月28日清晨,川藏联网工程指挥部的工作人员如往常一样,来到餐厅入口处的健康服务台测量血压,以最佳状态迎接新一天繁忙的工作。

  无论是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还是坐镇后方的指挥中心;要么往返于颠簸崎岖的山路上,要么驻守在偏僻艰苦的乡村中……有这样一群人,用高超的技艺一次次妙手回春,为建设者的身体健康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预防为主 以感恩之心服务建设者

  8时30分,60岁的孙泽平大夫准时出现在川藏联网工程指挥部二楼的就诊室,披上白大褂,挂好听诊器,转身打开窗户,对面山间云雾缭绕,一股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最近正值雨季,早晚温差大,要注意保暖。”看着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孙泽平平静地说。

  正说着,就诊室迎来了今天的第一位患者。“孙大夫,我从昨天开始就头晕,同时伴有咳嗽等症状,辗转反侧,彻夜未眠,恼火得很。”患者一边说,一边打着喷嚏。

  孙泽平耐心听完症状,示意患者发出“啊”的一声,同时密切观察咽部。“没什么大问题,感冒伴有上呼吸道感染,要多饮水,饮食忌辛辣刺激,注意休息,按时服药。”话毕,孙泽平在门诊登记簿上记录下患者的主要症状、诊断结果、处理方式等信息,并从药房取出相应药品。

  “在高原环境中,温差大、湿度低,容易降低人的敏感性,也许还没感觉到寒意,说不定身体已经受凉了,感冒过后高原病的发病率也会随之增加,一定要注重预防。”具有30年高原临床医学诊治经验的孙泽平总结道。

  低调的孙泽平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医疗工作者。他此前一直在西藏从事高原病诊治工作,曾任西藏军区总医院全军高山病科主任,2013年从西藏军区总医院退休后,被四川电力医院聘请为高原病防治专家。当听说医院要参与川藏联网工程医疗保障工作时,60岁的孙大夫主动请缨。

  “我从参军时就在西藏服役,前后近40年时间,对藏区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我了解到川藏联网工程是造福藏区人民的民心工程,能以自己所学为电网建设者服务,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是怀着感恩之心来到一线的。”孙泽平告诉记者。

  今年2月份,孙泽平刚到工程指挥部,就马不停蹄地跑遍了全线所有的医疗站,开展高原病知识培训,突出“防”和“治”,尤其重在预防,使医务人员对高原病科普常识有了系统、正确的认识。

  是什么让医疗工作者如此重视预防工作?面对记者的疑问,孙泽平娓娓道来:“川藏联网工程平均海拔为3850米,最高接近5300米,多为山区地形,存在气候干燥、高海拔缺氧、紫外线辐射强等特点,特殊的自然环境对参建者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和劳动能力有着极大的影响。”

  为此,四川电力医院面向所有参建人员提出了“三不”原则,即不体检、不培训、不习服,就不能上岗。该院按照进入高原地区工作的要求和标准严格对参建人员进行体检,并建立高原准入标准,对年龄、身体状况、劳动强度、海拔高度做出详细规定,体检合格后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要求参建人员在适应高原环境及工作强度后再开展具体施工。

  “我们在前期做了大量准备工作,目的就是让参建人员充分适应环境,最大限度地预防高原病的发生。”川藏联网工程现场医疗保障医院办公室主任彭天国说。

  以人为本 建立三级保障体系

  10时左右,记者在川藏联网工程指挥部见到曾庆飞医生时,他正在病房中检查仪器。只见病房墙上贴着暖色调的壁纸,可升降调节的病床上铺着柔软的浅蓝色床单,角落里安静地放置着两个100升的氧气瓶。“病房以暖色调为主,能起到舒缓病人心理的作用,这都是我们精心布置的。”曾庆飞笑着说。

  曾庆飞告诉记者,急性高原反应发病率为83.5%,高原肺水肿发病率为15%,高原脑水肿发病率为1.8%,肺水肿、脑水肿的死亡率极高。

  为保护参建人员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劳动能力,川藏联网工程践行以人为本的医疗保障理念,建立了三级医疗保障系统,设立现场保障医院2个、二级医疗站(卫生所)6个、一级医疗站14个。其中,四川电力医院承担从四川乡城到四川巴塘、四川竹巴龙到西藏芒康段的医疗保障任务,设现场保障医院1个、二级医疗站(卫生所)3个、一级医疗站7个。

  “我正准备去中咱乡二级医疗站送药品,跟我们一起去看看基层医疗点的情况吧。”记者接受了曾庆飞的邀请,跳上越野车,在崎岖山路上颠簸了4个小时后,来到了目的地――中咱乡二级医疗站。

  “我们站有12名医护人员,负责包7和包8标段的医疗保障任务,高峰时保障的参建者人数约有2700人。”25岁的站长游坤开门见山地说,“这两个标段所处地理位置海拔偏高,且落差较大,最高的施工点海拔约4300米,条件相当艰苦。”

  游坤是个开朗乐观的小伙子,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身着稍显肥大的衣服。尽管参加工作只有3年,但他对于大型工程并不陌生,曾先后参与过新甘石工程、芦山地震抢险救灾等医疗保障工作。

  “中咱乡属高寒山区,气候垂直变化尤为明显,有时白天艳阳高照,晚上转眼就会降下雨雪。工程建设初期,施工人员刚上高原,感冒情况较多,我的手机24小时开机,标段几乎所有的施工人员都有我的手机号码。”游坤自我调侃道,“我不仅是医生,更是气象预报员。”

  坚守在医疗站的一年中,有一件事让游坤难以忘怀。

  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午夜,已经入睡的游坤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原来,一名参建人员突患脑水肿,精神失常,意识不清,不停说着胡话。病人被送至二级医疗站后,被初步诊断为脑水肿,年轻的游坤当机立断,向巴塘医疗保障指挥部汇报,并用救护车连夜将患者送至巴塘县人民医院救治。

  “时间就是生命,要迅速将病人送至海拔相对较低的地方,海拔降低,氧气含量就会增高,有助于患者康复治疗,不然会有生命危险。”

  那天凌晨,127千米的路程,救护车在山间艰难前行了三四个小时。“明亮的车灯照射在崎岖的山路上颇为耀眼。”说到半夜运送病人,游坤记忆犹新。“从那以后,我似乎患上了不敢进入深度睡眠的‘职业病’,生怕错过任何一个求助电话。”

  “来到中咱乡的一年间,他的体重骤降了20多公斤,刚上山时带的衣裤已经穿不上了,也算是为工程瘦身了。”一旁的曾庆飞打趣道。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tags标签: 川藏联网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四川检修公司:圆满完成川藏联网带电消缺工作
  • 四川电力公司:川藏联网带电消缺 确保跨区迎峰度冬
  • 川藏联网工程运行一周年 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 国网汉中供电公司:“传帮带”加速川藏联网工程顺利落地
  • 川藏联网工程安全运行一周年
  • 西藏第二条“电力天路”川藏联网工程周岁 送电昌都530
  • 木里站合闸电阻安装告捷 川藏联网再添安全屏障
  • 四川电力川藏联网技改主体工完成提升可靠性
  • 四川电力川藏联网工程首次全面“体检”交卷
  • 国网四川电力川藏联网工程首次全面“体检”完美交卷
编辑推荐
国家电网公司最“大方”的人!是

2018-02-10

热点排行
  • · 铁厂村的“老铁们”——记楚雄牟定供电局扶贫干部
  • · 桃李不言——记云南电网公司基建部小型基建及基础管理科专责杨荆秋
  • · 瑶乡心灯——记广西电网公司桂林临桂供电局五通供电所黄沙营业点阳昌彬
  • · 当好村民脱贫致富引路人——记遵义凤冈供电局驻村干部罗文武
  • · “南网创客”梁钰:从半路出家到行家里手
  • · 海南电网公司驻村书记郑德怀:做贫困户的知心人
  • · 《国家电网》丨国网山西运城供电公司总经理张军六:做工作要严谨、彻底
  • · 贵州晴隆供电局:“阿妹镇”上的“供电哥”
  • · 他愿当山乡“孩子王”,义务服务家乡教育十余年打开一扇窗 洒下一片光——记梅州供电局变电管理所琴江巡维中心技术负责人廖金威
  • · 南网超高压公司百色局输电管理所副主任谭永殿获得了第十四届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