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重生图振兴
一个地区的发展,离不开可靠的供电保障。电网的发展也折射着一个地区的发展历程。抗战时期的吉林电业史,是一部被列强掠夺、饱受战争创伤的辛酸史;新中国的吉林电业史,是一部艰苦奋斗、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创业史。
在全国各省区中,吉林省进入有电社会并不早,但民族电力工业在日本扩张势力之前,率先兴办电力;在日伪统治时期,吉林省曾因电力工业的发展而号称“电都”,但这种发展却是以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发电资源的破坏性掠夺为代价的;新中国成立,为吉林省电力工业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电力工业呈现出勃勃生机。从1949年到2014年,吉林省总装机量从20.62万千瓦增加到如今的2559.9万千瓦,社会用电量从1.70亿千瓦时增加到667.8亿千瓦时。
战火中抗争
8月24日清晨,88岁的老人陈林缓缓地走进了吉林省长春老一次变电所。今年老一次变电所正式退出运行,看着旧址里越来越少的设备,他心中充满着不舍。
陈林曾是吉林长春电业局变电工区党委办公室主任,1945年抗战胜利后,他被分配到长春老一次变电所工作。这里是吉林省第一座一次变电站,由日本人在1943年建成,直到20世纪60年代,它都是长春,甚至吉林省最核心的一次变电站。
陈林清楚地记得,日本人占领统治东北期间,从未停止对东北地区资源的掠夺,他们侵占东北的发电资源用于工业生产,再将生产的大多数产品运送回日本。日本帝国主义为满足其侵略的需要,加紧了东北电力开发。
“抗战胜利前,老一次变电所共有30多个工作人员,其中只有两名中国电工,日本人从不让他们进行用电操作,更别提掌握变电站的核心技术了。”陈林说。
“抗战胜利后,日本人烧毁变电站所有设计图纸和资料。”时任长春电业局变电工区主任的83岁的贾秉亨回忆道,“后来我们想尽办法留下了几名日本技术人员,让他们重新绘制主要图纸。这期间,我们自己也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
曾在吉林市丰满水电站工作的92岁的韩艾英也有相似的经历。1938年,15岁的韩艾英在老家山西省左权县投身妇救会工作。日本投降后,她跟随八路军前往东北,进入吉林市丰满水电站工作。她说:“日本人在1937年开始建设丰满水电站。面对非人的待遇,中国劳工奋起反抗争取权益,有6500多人在建设过程中死于非命。日本人还在长春、辽源等地建设了一批小火电厂,主要目的都是为自己开设的工厂供电。”
坎坷中起步
韩艾英来到吉林市时,丰满水电站还没有完工,但其发电量和装机量已是亚洲最大规模,辽宁很多地区也是丰满水电站供电。为了继续完成工程,她和上千人投入到修建工作中,苏联也派来30多名专家协助。与此同时,陈林和贾秉亨等人也在全力修复被战争破坏的老一次变电站。
1945年“八一五”光复后,苏军进入长春,此后到1948年的三年间,国民党政府无暇顾及电力建设,供电线路和变电所设备均遭战火破坏。1948年1月,长春市陷入一片黑暗之中。陈林说:“当时长春老变1号主变压器被击中,并烤着了临近的2号主变,市区线路严重破坏。”
1948年10月,长春解放。当天,人民政府就组织电业工人成立了抢修队。陈林参加了解放后的电力抢修。在一无图纸,二无技术人员,三缺经验的条件下,电业工人在短时间内修复了电气设备,恢复了长春市的供电。
1954年,丰满水电站基本建设完成,配置也由原来的两台机组增加至8台机组,到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全厂装机容量已达49.50万千瓦。
“一五计划”时期,丰满水电站成为中国电力人才聚集地,也是中国水电站的人才培养基地,为未来葛洲坝水电站、长江三峡水电站等输送了千余名专业人才。
变革中飞跃
贾秉亨在他的“接班人”――长春供电公司变电运维室运维一班班长汪新兵的搀扶下,参观了老一次变电站旁边的新变电站,不停地感慨电力发展之快。
从“六五”到现在的“十二五”,长春一次变电站和长春的电力工业一道,进入了快速稳定发展期,先后进行了数次增容和扩建,容量从最初的3万千伏安扩大到2012年的24万千伏安,220千伏进出线10回,66千伏进出线16回。
“过去我们巡线,很多断电处都不能及时发现。一些操作还需人为带电作业,一旦出现纰漏就会造成严重事故。”贾秉亨说。
汪新兵说,现在采用智能化、自动化系统,某处断电后,电脑自动显示故障信息,带电作业由后台机器操作代替,整个电力系统更加安全、高效、便捷。
曾经省内只有一个220千伏变电站,如今已经增加至78个;预计“十二五”末,吉林电网的66千伏以上变电站将达到958座,输电线路近3万千米;“十三五”期间,吉林电网将建成以白城、长春东特高压站为枢纽的西纵和东纵两个特高压外送通道,满足大规模清洁能源接入和输送。
“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们的电力技术与欧美国家相差甚远,现在中国特高压技术、装备已在国际领跑。”陈林说,“我对中国的未来充满希望。”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国家电网公司最“大方”的人!是
2018-02-10
- · 铁厂村的“老铁们”——记楚雄牟定供电局扶贫干部
- · 桃李不言——记云南电网公司基建部小型基建及基础管理科专责杨荆秋
- · 瑶乡心灯——记广西电网公司桂林临桂供电局五通供电所黄沙营业点阳昌彬
- · 当好村民脱贫致富引路人——记遵义凤冈供电局驻村干部罗文武
- · “南网创客”梁钰:从半路出家到行家里手
- · 海南电网公司驻村书记郑德怀:做贫困户的知心人
- · 《国家电网》丨国网山西运城供电公司总经理张军六:做工作要严谨、彻底
- · 贵州晴隆供电局:“阿妹镇”上的“供电哥”
- · 他愿当山乡“孩子王”,义务服务家乡教育十余年打开一扇窗 洒下一片光——记梅州供电局变电管理所琴江巡维中心技术负责人廖金威
- · 南网超高压公司百色局输电管理所副主任谭永殿获得了第十四届全国技术能手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