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供电局精益管理促科技创新上台阶
中国电力新闻网讯 通讯员 钱帅伟 报道 近年来,桂林供电局认真贯彻执行公司科技创新工作精神,从解决实际工作难题、提升人员素质、化解现场风险、优化人机工效的角度出发,通过搭平台、严管控、促成果等管理手段,积极组织员工参与科技创新工作,营造出浓郁的创新氛围,在2016年,实现所属各县级企业职创项目开展“零”突破;2017年专利获取数成功“破百”,提前三年实现科技创新“十三五”工作目标,为南网“185611”工作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搭平台,促进精益创新团队建设
桂林供电局坚持人才培养与创新成果培育并重,在科技攻关中锻炼人才,加速人才培训的团队建设理念,充分发挥彭彦军、龙跃达、胡学柳、乔军、陈羿宇等劳模、技术(技能)专家的带头作用,依托已建立的劳模创新工作室、技术(技能)专家创新工作室以及创客空间等创新团体,建立创新交流企信、微信群,跨专业探讨工作难题,形成了上下协同,全员参与的良好局面。近年来,提出《高空作业全双工语音通讯装置》、《梅花触头压力电子测量仪》、《便携可移动式无尘检修间》等150项优秀课题,其中纳入科技项目实施25项,纳入职工技术创新125项。通过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激发了青年员工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及投身创新工作的热情。
严管控,实现项目全过程精益化管理
在创新项目立项申报上,本着解决工作实际难题的思路,组织开展项目立项申报培训,鼓励基层员工在做好风险辨识的前提下多尝试、多想点子,深入挖掘,探索研制出提高安全系数、提高工作效率的新方法、新工具、新技术。如对目前配网存在的低电压问题,桂林供电局开展了《台区静止无功补偿―线路分散协同补偿系统的研究开发》、《10kV水电并网导致电压异常治理设备研制》等科技项目研究及应用,对解决居民低电压问题起到了明显改善作用;开展的职创项目《高空作业全双工语音通讯装置》有效解决了输电线路杆塔检修工作时杆上杆下交流困难,易受外界天气影响,使用对讲机的话就不能够解放双手干活等问题;《便携可移动式无尘检修间》解决了检修工作总需要“看天吃饭”的难题。
在创新项目实施中,严格按照科技项目管理办法,做好全过程监督检查。设备部组织按项目编制项目计划表,明确项目各节点需完成工作、完成标准及责任人员,每月检查项目的实施完成情况,及时发现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组织召开项目协调会,协调解决困难,确保项目按计划有序实施。
促成果,精益提炼总结走出去
对取得的科技创新成果,组织项目组及专业部门对成果进行提炼,浓缩成果精华,提炼出可复制的创新成果,积极向公司申请进行推广应用,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成果的经济效益。如积极推进《便携式无尘检修车间》创新成果纳入公司推广目录进行推广应用,同时引进《直流试送仪》、《GIS设备重症监护系统》、《数字型避雷器带电测试仪》等创新成果,初步形成“走出去+引进来”的创新发展模式。
近年来,桂林供电局累计申请受理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43项、发明专利41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89项,发明专利授权5项,软件著作权11项。创新成果先后获南网公司各项奖励9项,广西电网公司科技创新类奖各项奖励82项,桂林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全国电力职工技术成果奖3项。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规范科技创新管理,坚持面向基层、立足一线的工作导向,进一步激发广大员工创造潜力和创新热情,为推动公司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做出积极贡献”。该局负责人表示。
周小博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