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供电局:现场精益改善 创新再获殊荣
本网讯 近日,梧州供电局李波技术专家创新工作室的基于光纤通道的220kV线路纵联保护双端联调的研究项目获公司2017年劳模(技术能手)工作室继电保护专业技师协会交流活动二等奖,这是继桂林变电专业技师协会活动后,李波技术专家创新工作室再获殊荣。
在这背后,是梧州供电局以精益求精的态度追求高效工作的体现。
以问题为导向 碰撞创新灵感
随着精益管理工作的不断推进,精益改善、精益运维已经成为提高生产一线效率最直接受益的方式。李波技术专家创新工作室一直坚信问题就是机会,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难题列入问题库,分析形成研究课题并探索改进方法,不断降低设备风险,提高工作能效。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传统单侧保护调试的方法耗时长效率低的问题,就想着要改变。”传统220kV线路纵联保护的联调仅是针对单侧主保护进行调试,无法实现两侧保护测试仪的通讯,也无法真实的模拟系统实际故障时两侧保护的动作行为,调试时间长效率低,且不能验证两侧保护装置在复杂情况下转换故障时的动作行为是否正确,容易导致保护功能试验的疏漏。
对李波技术专家工作室来说,问题就是机会,要解决问题就得创新。“一开始我们就想到GPS,但这个方法很快就被否定了。因为GPS不稳定,容易受天气等外界条件的干扰,不利于调试。”据李波技术专家创新工作室成员介绍,“经过不断探讨发现,我们发现220kV线路一般均配置有备用光纤通道,就萌生了利用现有220kV线路纵联保护的备用光纤通道,实现两侧保护测试仪的输出同步及联合仿真调试的想法。”
好的灵感总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产生的,利用光纤通道开展双端联调便是一个例子。基于光纤通道的220kV线路纵联保护双端联调的研究,是一项实用性很强的精益改善成果,是有别于传统单侧调试保护装置的全新的一种试验方法。
反复试验 优化成果功能
为进一步确认使用光纤通道实现对时的想法,李波技术专家创新工作室联系厂家,在原来使用的测试仪器的样本上,增加了一组用来收发信的光纤通讯接口。在测试仪研发过程中,小组成员发现该项目的难点不仅在于硬件方面需要重点解决光数据通信问题,而且还在于解决软件方面的本端PC机同时设置近端和远端测试数据等问题,难题重重,研究情况并不是十分明朗。
但李波技术专家创新工作室成员不气馁,逐条分析问题及难点并逐一突破,经过小组成员上百次反复的整改、测试及验证,终于在实验室完成保护测试仪对线路两侧纵联保护的同步联调以及同步故障仿真的研究成果。
“在实验室完成的研究成果,不一定适用于实际工作,毕竟实际工作环境更加复杂。”据变电管理所继电保护班班长黄妍说,“后来我们将双端联调测试仪运用于220kV平万线,当看到保护正确动作时,标志着首次实际运用获得成果。”此后,该局继电保护班应用该套测试仪安全顺利完成了6个220kV变电站10套220kV线路差动保护的联调工作。
该成果实用性强,不受外界因素干扰,运用实际工作后能为主保护联调所需停电时间减少60%,还能更加准确验证主保护逻辑的正确性,具有很好的推广意义。该项成果于2015年取得了国家实用型技术专利,并获得了广西电网公司2017年劳模(技术能手)工作室继电保护专业技师协会交流活动二等奖。
下一步,梧州供电局将继续坚持走精益管理之路,在工作中主动发现问题研究对策,解决实际工作问题,以小成果驱动大效益,为企业的降本增效贡献力量。(刘嘉露 黄妍)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