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电网公司曲靖富源供电公司:用行动踏上精益之路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电网安全和施工质量把关不好、控制不严,难管百年,甚至一年都难。在云南电网公司曲靖富源供电公司的配网工程建设中,不论是农网升级改造还是大修技改项目上,不论是异地搬迁施工还是低压台区改造,在管理上都是一个标准,该公司抓住规划的源头、控制施工的过程,从业主项目部、相关职能部门、运行单位组成一支队伍,从项目、风险、造价、质量、技术、进度等方面加强管理,把每一个环节都当成自己的事来做,施工现场检查覆盖率达100%,工程阶段性验收率100%,今年共有60个单项工程,上半年已完成31个,工程质量合格率均达93%,超过南方电网规定80%的标准,为了富源农村电网的安全,为了使富源群众用好电,也为了企业的不断向前发展,富源供电公司正奔跑着踏上配网工程的精益管理之路。
勤跑勤检
安全质量有保障
富源供电公司计划建设部共有14名员工,有7名是工程管理人员,这些年,他们从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改造、中心村改造等配网建设和管理中积累了很多经验,安全如何抓、质量如何管都有着自己的绝活和办法。
顾栋全、郭佰顺、盛祖浩、李稳良等便是工程管理队伍中的主力干将。计划建设部主任张浩兴介绍说,这些年,工程项目多,我们实行分片区管控,各自负责1至2个乡镇的工程,这样便于管,并且不存在意见不统一,施工难开展、整改难进行。
富源共有12个乡镇,顾栋全负责的是富村和营上镇,平均每周在乡镇3天时间,工程多的时候有5天左右,剩下的时间就是在办公室处理资料。郭佰顺负责的乡镇较远,来回跑费时又费力,他每年在施工现场的天数接近300天。记者从综合管理员贺娟了解到,从他们的出勤看,工程管理人员每年到现场检查、指导的天数不低于200天。
张浩兴说:“一般情况下,我们部门经常有11个人在跑现场,管工程坐着不动是管不了,也管不好的,要到办公室找人,一要提前约,二要去得早。”
每天这么多人跑现场,他们到底去做什么?据了解,跑现场的除了工程管理人员外,还有分管领导、供电所人员,他们既管安全、管质量,又管协调、管进度,几乎是“满场跑”。
盛祖浩说:“对新进入的施工队,我们到了现场,一要检查施工人员有没有进行过安全培训,考试合不合格;二要检查工作票填写有无错误,工作票填写人员与作业人员是否一致。同时还要看图纸、看质量等,要关注很多、管很多。”
因为管得细,管得认真,今年3月份,一个施工单位因组织不到位影响施工进度,同时现场管理混乱,存在安全隐患,就被工程管理人员叫停,上报公司项目部取消了施工负责人的备案资质。
第一次中标到富源搞农网改造升级的宣能有限责任公司安监部主任浦绍坚:“我们从5月份进驻富源,每个施工点他们必到,如我们安全帽检验期限、工作票上有错字、表述不清,盖章、签字不规范的都要一一指出、纠正,管得很细。”
因为跑得勤、管得多,对一些诸如拉线扎线合不合格,好几名工程管理人员只要手一握就知道,电杆埋深够不够,头一抬就清楚。
这种紧盯、细致的做法,刚开始,很多施工队认为太较真,难适应。但慢慢的,很多施工负责人感受到,只要有工程管理人员在场或到过,工作开展起来反而顺利、轻松。
今年以来,富源供电公司现场检查覆盖率达100%,工程质量合格率达93%以上,工程进度如期完工。因管控到位,配网建设多年没出任何安全事故。
通盘考虑
省钱省时事好办
电网规划、设计得合不合理直接关系到建设的成本、施工的进展和运维的方不方便。
富源供电公司在今年的规划设计中取消了第三方设计,全部由本单位抽调人员进行。对此,张浩兴说:“第三方设计、规划他们有着较强的技术优势,在设计时间、图纸制作上可没得说,很快,但同时又会带来很多问题。”
过去,富源公司很多工程都是有第三方设计,但过后基本都存在返工,并且从一开始绝大多数工作仍然要公司的人去做。配网项目大多在村子、山区,第三方设计就会出现收集资料难,与当地一些单位协调难,对当地的气象条件、地形地貌、风俗习惯不熟,设计出来的东西自然就会给施工和运维造成影响,有时还会造成扯皮。为此,经过公司讨论,规划、设计前期工作全部由自己完成。该公司党委书记李勇说:“前些年,我们就有这种基础,配网工程自己设计自己施工,现在做起来也不难,关键能结合实际,避开一些安全、人文风险,既方便施工也方便我们今后的运行维护。”
据核算,仅设计费,公司每年就可以省下20万至30万元。
另外,为了减少对施工单位的影响,在诸如不停电的安全技术交底、现场勘察上,公司采用业主项目部、施工单位、运行单位、监理单位一并进行。将原来施工单位勘察后要分别报运行单位、项目部等,一件事要往返多次变成了一次完成,做到了相关单位对现场勘察都熟悉,又节约了施工单位的时间。
同样,在优化工程项目上做文章,公司对同一条线路上的项目,提前一个月便组织施工单位报计划,能让施工单位做到合理安排人员,合理安排工作。工程管理人员紧紧跟踪,加强质量和安全管控,尽量做到不返工。
施工负责人戴家胜说:“富源供电公司时时处处为我们考虑,给我们提供方便,给我们节约了不少时间,我们基本没返过工。”
很多施工队都深有感受,他们怕的就是返工,有时一根电杆栽在甲地,要移到乙地,乙地的老百姓是不会同意的。并且返工是一件很费工费时的事,还浪费材料,大家都不愿意。
张浩兴说:“管工程也是怕折腾,只要考虑到位、安排合理,形成共识,很多事自然就好办”。
创新管理
管控灵活重细节
安全和质量一直是电力工程建设中的头等大事,尽管有安全规程、作业指导书。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规程和指导书上是看不到的。
张浩兴说:“这几年工程项目多,施工现场点多面广,虽然我们对施工人员做了岗前培训考试,但都是外来人员,也不能保证考试的是一个,干工作的是另一个,为此,我们建立了各个施工队施工人员的信息档案。”
记者在档案资料和电脑上看到,施工人员的信息包括身份证号、安规考试成绩、个人照片和劳动关系等14项内容。
工程管理人员李稳良说:“有了个人信息档案,可以规避很多风险,对新入场的施工队,我们最担心的就是人员安全问题,害怕有些人从未干过电力工程,盲目乱干。”
在富源境内每年都有六、七支施工队,工程管理人员为避免有人顶替,通常将相关信息资料带到现场,将照片和人进行对照,这样可以清除未参加过培训考试的人员,对日后因拖欠农民工工资引发的纠纷也有预防。
对于施工人员工前安全培训考试富源供电公司也是毫不含糊的,凡进必考,从严把关。但由于施工人员流动性大,来的来,走的走,为了不影响施工进度,公司采取了灵活的考试方式,能集中则集中,不能集中就送考到工地。
去年4月11日,施工负责人戴家胜招了一个新工,考虑到工作紧,便找到工程管理人员姚志刚说先让这个新工干着,有机会再让他参加考试。
姚志刚当场就拒绝了戴家胜:“要么就培训考试,要么就别让他干。”
最终,为了那一名施工人员,富源供电公司专门对其组织了一次培训和考试。
姚志刚说:“安全的事,不能有一点马虎,宁愿事先麻烦一点,也不去冒那个险。”
光今年上半年,公司就收集了263名外来施工队伍的个人信息。
对待安全,工程管理人员的脸都是“黑”的,心都是“铁”的。今年3月份,顾栋全在检查中发现一个施工人员的脚扣没有后延带,他叫来施工负责人,毫不客气的当面批评一顿,叫停了那个施工人员的工作,并要求及时去购买,在他的监督下,当天配上了后延带。
有时,也会碰上一些“不动脑筋”的施工人员,面对特殊环境,只认图纸不认理。有一次顾栋全在检查时发现一个施工队在装台变,一根电杆紧挨田埂,人只要轻轻一跨便能爬上架子,很不安全。要让电杆重新移位工程量太大,更不可能将田埂挖低,在这种情况下,顾栋全围着杆子转了转,要求将变压器架提高1.2米,彻底解决了安全问题。
施工负责人说:“这种情况我们还是经常会遇到,但这些师傅经常跟着,能够及时灵活的解决,如果我们把变压器装上,这样返起工来麻烦就大了。”
在富源供电公司,工程管理人员正奉行着管要到位,管要管好,每天他们奔跑在乡镇、山村、田野的每一个施工现场,用责任、用行动去踏上精益管理之路。
(王继聪 吴永春 贺娟)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