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网 > 企业管理 > 正文

十年蛰伏——一个标杆变电站的精益管理探索

  2017-04-18 00:00:00    来源:南方电网报 
A- A+
电力18讯:


广南站排险。 郝思远 摄


广南站员工在党员活动室学习讨论。郝思远 摄


装设接地线前,检查好接地线、验电笔、绝缘手套、绝缘靴等安全工器具。付雅婷 摄

  南网报记者 毛春初 通讯员 陈哲 郝思远 付雅婷

  4月8日周六,记者来到广州供电局500千伏广南巡维中心,恰逢一头乱发、眼睛有点浮肿的副值班员凌宇从设备场回到主控楼。“昨晚3点多起床,要给沙广线恢复送电。”记者以为他们接下来肯定要回宿舍补觉,结果,他们走到二楼的房间里,又去商议下一步方案。

  推开他们的宿舍门,剃须刀、充电器、牙刷横躺在桌面上,一只干瘪的牛奶盒以及来不及收拢的蚊帐诉说着早上的匆忙。

  老师傅

  问及广南站哪年开站,副站长李小强很平淡地报出2006年11月6日,“这就像我的生日一样,当然记得。”

  开站的团队其实就是二人组,一个是陈锦祥,一个是潘雄。后来又加入了李小强、邹劲研、简仲华、叶江。这个验收团队实力强悍,毕竟广南站的地位摆在那里:广南站是广州500千伏电网南部重要节点,它东连沙角电厂,西接500千伏顺德站,通过220千伏线路向广州中心城区供电。

  验收是变电站从零到有的关键性工作,写验收方案是最考验人的。在“变电活字典”陈锦祥的带领下,这个验收小组每天一个小时来往市区与站里,每一份设备验收方案都要钻研透彻设备说明书、技术图纸和验收规程。

  “写验收方案,就是交给将来。”李小强把“将来”二字说了两遍,带有一种不可否决的严肃感和使命感。

  在他们验收的过程中,潘雄通过核实图纸,发现了主避雷针的高度比规定的低了3米;更大的缺陷又被揪出来,一种国外HGIS设备的家族性缺陷被发现,当时外国专家来了之后都惊叹不已。在采访中,受访者提及这些“老师傅”过硬的本领时,有一种油然而生的敬意。老师傅并不是年龄老,而是技能技术有一定分量,工作经验有一定积累的人。老师傅决定了一个站里的精神气质。站里员工的成长,显性的靠规章制度,隐形的就是流传下来的老师傅在工作之余的言传身教。如铭牌颜色变淡了,老师傅会提醒;外面吹进了塑料袋,老师傅会默默拾起;甚至休息室的茶杯,老师傅都工整摆放……

  什么是传承?口耳讲授、以心印心。师之所为,徒之所效;师之所弃,徒之所禁。10年了,技艺在传承,责任在传递,方式方法不变,都是在干中学,学中干。2017年4月10日,变电三所的运行专业的7名新生,又将在220千伏化龙变电站参与验收工作。“我很兴奋,周五就在讨论验收的细节。”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的白展告诉记者,他们期待这种以验带练的学习方法。

  不过现在“一带一”的师徒关系少了,值班长陈家乐告诉记者,但“师带徒”的思想没有变,由于变电运行是技术应用型的工作,他们尤其强调“培训在现场”,积极为新人创造各种学习机会。

  现在新技术更替越来越频繁,“学习不仅仅是老师傅带徒弟,也有新员工教老师傅。”值班长陈景华告诉记者,老带新,新教老,大家互帮互学,互相促进,打造学习型创新型的班组,一对一,变成了多对多,这是另一种传承和演化。

  安全与快乐的辩证法

  “力挽狂澜显身手,快速复电为人民。”广南站主控楼三楼会议室里有一幅行书,笔走龙蛇。但一年多前的这场英雄般的壮举又消失在广南站平凡的工作中了。

  “师傅们很少讲那段光荣历史了,除非我们去问。”副值班员吴鹏告诉记者。但人们记得在那30秒内,283次保护动作,全部正确,这背后是多大的能量支撑。这不仅仅是表面的成绩,更是他们十年蛰伏而行的映照。

  没有一个变电人喜欢这样的出名方式,“变电运行人员就是电网安全的守门员。”广州供电局变电管理三所主任饶毅说,“这里,出名往往是因为出事了。”

  但是他们又那么地渴望在自己能躬逢其时,亲自参与。“我很遗憾没有经历过‘彩虹’。”站里最年轻的副值班员李霖浩说,如果亲自参与处理危机,就会受益一辈子。这对于变电人员而言,确是一个矛盾。在不少人看来,变电站每天与设备打交道,应该是一个寂寞、空虚、冷清的地方,当记者问副值班员付坚与数据作伴会不会枯燥时,他断然否认道,“哪里会。我们测数据不是为了记录与填写,我们是要判断、分析。”这是一种沉浸之美,与数据打交道,变成了一种探究游戏。数字挑动了他们的神经,驱动着一种挑战,那就是发现问题,改进缺陷。

  “能够发现缺陷,就是快乐。”从业23年的李小强说,职业尊严来自专业、敬业,而不是职位的高低,他早就把运行看成自己的事业,“通过我的努力保证了电网系统的安全,我很满足。”

  对变电运行人员而言,安全就是快乐之源。事故就是他们的敌人,隐患就是他们的对手。敌人没来,那就继续枕戈待旦。无开天辟地之功,有铢积寸累之实。

  起跳的高度

  129年的历史积淀,310多座变电站,让广州这片区域拥有了整个南方地区几乎最为驳杂的供用电设备。历经长年累月,广州变电人积累了丰富的运维经验,沉淀出“严细实勤”的文化氛围,它们就像一锅老汤的底料历久弥香;随着一代代新员工的不断加入,又像不断注入新鲜的清流。

  广南站就是广州供电局变电新人培训基地之一,旧人走,新人来已是常态,如何培养好新人,如何在流动性大的环境下锻造团队精神?

  晚上8点到9点是相对固定的“学习时间”,每个月定一个主题。大家坐下来,积极参与讨论。“可以有争论,但不能有矛盾。”变电三所副主任李党道出了讨论的原则。回味、推演、反刍、消化。白天的汗水劳累化成了晚上的晤谈、交锋,一言一行,都是在磨练与积累,为每一个人,也为广南站积蓄前进力量。十年磨剑,今日试芒。他们又在夯实的基础上,全力推进精益化建设,初步掌握了精益管理的内涵。

  “我们今年的工作目标就是减少20%的加班时间。”站长詹钟涛告诉记者,要对所有工作进行综合计划安排,人在站里,要最高效地把事情干好。

  “精益化不是在工作上做加法,而是把现有的工作做得更加高效,更加轻松。”陈家乐是地道的广州人,在他看来,守一个变电站,如煲一锅老火靓汤,汤之美,需时间为媒,耐心为引。谈起广南站的未来,“作为标杆站,已经站到了高处,不能害怕,也不能跌倒,只能前行。”陈家乐告诉记者。

  10年的风雨,似乎没有在广南站留下痕迹。很多人惊讶于此处不像一个10年的变电站。其实很多事情也是如此,日新、月新并不难,难的是次次新、年年新,从物质构架到精神状态,从手上的活到肩上的大脑。

  “人类社会所有的文明成果都要维护,它不是与生俱来,与时不老。”谈起变电运行的感触,詹钟涛这段话很有哲学意味。或许,在他们看来,变电运行就是在维护另一种人类文明成果——光明。

  ■故事

  广南之道

  “7S+”,一个标杆变电站的精益管理探索

  广州供电局变电管理三所成立于2015年9月29日。自成立以来,就提出了“管理学丰田,安全学杜邦”的理念,明确了“电网安全稳定,员工快乐成长”的总体目标。自从南方电网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李庆奎提出全面导入精益理念以来,变电三所不等不靠,迅速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性工作,全力打造“生产本质安全、业务协同高效、员工快乐成长”的“精益变三”。

  500千伏广南巡维中心是变电三所7个巡维中心之一,也是变电运行专业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在10余年的运行经历中,经受住了多次的重大考验,培养出众多的生产和管理骨干,并在当前的精益化建设中以7S+现场改善活动为切口,率先开展广州供电局精益管理工作的探索。

  广南站作为精益化建设先锋点,全员参与、率先推行7S+活动。大范围使用可视化管理,对工器具室、办公场所、设备场地等实行定制管理,一目了然,起到了有效的防错效果,提高了工作效率。编制《变电站7S+精益管理现场实施手册》,将7S+落到细处实处并不断改善。同时,运用精益工具A3报告,解决了工作票许可等待时间过长、作业指导书不实用等变电站的通病问题。

  2016年12月20日,南方电网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李庆奎到广南调研,肯定了广南站精益管理工作成效,董事长说,“如果南网的变电站都搞成这样就已经很好了,算是南网一流了。”

  急难险重显真章,打铁仍需自身硬

  2015年10月4日17时许,受强台风“彩虹”影响,500千伏广南站遭遇突发龙卷风正面侵袭,极端严重故障导致广南站全站失压。这是广州电网历史上首次遭遇500千伏变电站全停,影响范围之广、涉及用户之多、复电难度之大均史无前例。

  “彩虹”事件一下将广南推向了风口浪尖,最终,广南仅用时5天,完成设备停送电倒闸零失误操作10776项次、完成274项工作、解决458处设备问题,恢复全站运行,受到高度赞扬。但广南所经历的,远远不止这5天被大家看到的,还有更多不为人知的篇章刻在广南发展里程碑上。针对系统内曾多次发生GIS刀闸操作不到位导致的停电事故现象,广南站总结出了“一听二看三核查”的六项检查措施,2014年成功发现广瑞乙线26346刀闸分闸不到位缺陷,避免了可能发生的重大停电事件,受到了南网肯定,并在广南站召开现场会议加以推广;2016年广南站500千伏HGIS设备防爆膜在运行中破裂,随时存在短路故障可能,威胁南方电网主网架安全,广南站值班人员凭借娴熟的技能水平,迅速准确处理,仅用13分钟成功隔离故障,比同类型事故处理时间少77.2%,将重大紧急电网险情化解于无形。

  十年来,这些成功化解危机的案例数不胜数。练好内功,能在急难问题面前,从容应对,快速解决,这正是广南站所推崇的变电运维专业最核心价值。

  十年磨剑,发荣滋长

  栉风沐雨、砥砺前行的同时,广南站非常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品质的传承。作为变电运行的人才培养基地,这里为广州供电局及南网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其中处级以上干部3名,科技干部5名,技能技术专家3名,工程师14名。尤其是技能专家陈锦祥,便是当年500千伏广南站验收的负责人,当选第四届“感动南网”人物。

  十年磨剑,发荣滋长。广南站获得过许多荣誉。曾获“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南方电网工人先锋号”“南方电网集体三等功”“广州供电局先进班组”等,站长詹钟涛曾获广州供电局第一届“十大杰出青年”称号,获记南方电网公司集体一等功一次、广州市政府个人二等功一次。

  建站十余年来,广南站历经了风风雨雨。正因为“打铁还需自身硬”的专业追求及“严细实勤”的工作作风,才能不惧怕、从容应对各种问题。在生产设备运维数量越发庞大、设备老旧运维难度大的问题越发突出的大环境下,广南站通过导入精益管理理念,寻求先进管理方法,激发团队创造力,不等不靠不抱怨,积极寻求新突破,这就是“广南之道”。

  (付雅婷)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 · 洪泽供电公司员工建言献策助力提质增效
  • · 昆明供电局客户服务中心电费核算班:善于动脑筋,工作更轻松
  • · 湖北潜江市供电三项制度改革成效初显
  • · 山东济南供电公司档案管理创新工作成果获奖
  • · 广东电网东莞供电局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集中整治抓落实 转变作风提效率
  • · 冀北承德供电推行同价计酬绩效考核到班组
  • · 广西河池供电局档案工作获南方电网表彰
  • · 冀北怀来县供电公司深化基层法治企业建设
  • · 兰州供电公司“六查六防”加强现场管理
  • · 曲靖供电局第27次QC成果发布会助力企业创新上台阶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