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三水供电局特色绩效管理促班组建设
中电新闻网通讯员 刘琳
近日,佛山三水供电局再次传来喜讯,该局配电部试验班(自动化检测)获“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称号。
班组自成立来,大力夯实各项基础管理工作,通过施行“业绩比拼”的绩效管理模式,秉承“质量第一”的方针,以“5s管理”、“标准化作业”为手段,持续开展全面的质量管理活动,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荣誉的背后,是班组8名员工坚持以“工匠”精神改进创新的集体结晶。
“业绩比拼” 绩效管理模式
三水供电局是佛山供电局下属的区局之一,主要担负着整个三水区的供电任务,供电客户约29.9万户,其中居民客户23.82万户。全局共设生产班组32个,试验班(自动化检测)是该局唯一一个兼具配网设备试验和自动化设备运维工作的班组。主要负责电缆故障寻测、红外测温、局部放电检测等各种配网设备试验、自动化设备运行维护以及设备到货质量验收工作。班组的成立,填补了三水供电局在配网设备试验、自动化设备运行维护和入网设备质量控制方面的空白,改变了供电所无专业技术人员、无专业试验设备、无专业管理手段的“三无”式粗放管理,实现了配网设备的自主和专业化管理。
“班组是按照‘五大员’进行配置的,分别是安全员、培训员、考勤员、工器具管理员和资料员。”据班长何健洪介绍,班内事务实行民主管理,班组每日召开班前班后会,对班组质量工作进行检查和总结,五大员对负责的工作进行总结汇报,针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在会上提出,班员们共同探讨,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这种管理模式提高了班员的工作积极性,形成了良好的团队协作氛围,带动了班组高质量开展各项工作。”
荣誉的获得,与班员的工匠精神密不可分。据介绍,班组成立后,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每月定期开展“岗位大练兵”,邀请佛山局试验研究所和设备部的专家导师到现场进行指导培训,重点针对配网设备试验和自动化设备运维方面。此外,通过班组之间和班员之间的“业绩比拼”,班组的执行力和战斗力实现大幅提升。
改进创新确保质量提升
“班组成立以来,广泛开展职工技术创新和QC活动,实现创新创效,利用‘小发明、小改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设’解决了班组工作中的实际难题。”副班长程志秋介绍,班员陈卫民、彭永健作为佛山局层面资深的配电专家,拥有丰富的创新经验。专家陈卫民还带头创立了创新工作室,让班员有了一展拳脚的平台。在他们的带领下,班组成员已能熟练的运用质量管理办法和PDCA循环来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难题,并通过全员参与,群策群力,班组成员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班组成立时间不长,但硕果累累,至今共完成了创新技术攻关课题17个、QC课题5个。其中,“安全带加设‘平安环’完善防坠落性能”就是之中的一个课题。该课题旨在解决攀登铁塔无安全带保护(违反安规)的难题,荣获2015年(第七届)全国电力职工技术成果一等奖,并受邀在颁奖大会交流分享。在班组人员看来,职工创新和QC活动的首要任务是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效益,成为企业岗位技术革新的“催化剂”,最终推动企业迅速发展。在经济效益方面,根据2014年《安全带加设“平安环”,完善防坠落性能》推广需要,试验班通过积极技术成果转化,估算产生的直接效益为15.63万元/年。2016年初就已完成了200套订单,价值6万元,该成果已收录南网重点推广目录。
目前,班组已获得了1项作品著作权、10项实用新型专利的授权,1项发明专利。开展创新及技术攻关17项,完成创新成果转化2项。荣誉是前进的动力,这支“工匠”团队在生产的工作路上将继续携手前行。
张媛媛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