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资阳供电公司科学管理见真章讲实效
中电新闻网讯 通讯员 程杰 报道 在宏观经济增速趋缓的新常态下,在电力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的新形势下,国网资阳供电公司审时度势、主动作为,结合自身实际,寻良方、对症“下药”,在科学管理上见真章、讲实效,走出一条具有资阳特色的降本增效之路。2016年以来,该公司通过多举措多渠道,累计增加效益近400万元。
精打细算控成本
“我们一线员工是节能降耗的主力军。停送电操作的及时准确,设备运行维护的精细周到,隐患的及时排查,就是我们在最好的行动。”今年5月12日,资阳公司举办“效益提升青年当先”主题演讲比赛,来自公司各部门、基层单位的9位青工结合工作岗位,热情洋溢地表达了自己对于“效益提升”的理解。
自省公司“效益提升年”活动启动以来,资阳公司率先制订“降本提质增效”十条举措,并细化成115条具体的工作任务。从强化客户服务、拓展用电市场、增加效益增长点到加强电费回收、电价执行、线损管理,再到开展营销清查,严控非生产性支出,该司上下一心,吹响“开源节流,减支增收”集结号。
2016年资阳公司在强化废旧废物的回收、利用和处理,积极稳妥推进废旧物资集约化管理上狠下功夫,全面提升废旧物资管理效率和效益。针对公司废旧物资数量大,种类多等现状,物资中心严格物资需求计划提报管控,每月末公布可利库物资信息,实施“先利库、再提报”制度;同时严格物资退库管理,对项目物资退库量超标准的单位进行考核,督办项目部门进行源头追溯。各基层单位全面开展资产清理,强化物资管理,确保所属供电所物资材料清退100%,避免资源浪费。 5月31日,公司2016年第一批废旧物资处置工作顺利完成。
2016年4月,资阳公司基层单位十个供电所收到运维部、营销部、发策部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对该所高线损线路进行降损专项分析,提出针对性的降损措施。为什么是十个供电所呢?原来,为牵住线损管理牛鼻子,对降损薄弱环节精准定位,公司选取“十条高线损线路”有针对性制定方案并组织实施,以此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公司各基层单位严格按照“抓实线损、刚性降损”工作要求,做好线损统计、分析工作,对线损异常波动的片区、线路、台区,及时进行排查,增加月末抄见电量比重,尽量缩短供售电时间差造成的线损波动,促使线损分析从月末管控向实时管控转变。公司用电检查队伍还联合公安干警对窃电“重灾区”进行严厉打击,斩断了盗窃电能的“黑手”。2016年4月,资阳公司并表口径线损率8.53%,较去年同期下降0.86个百分点。
比学赶帮促创新
创新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保证。资阳公司在降本增效过程中,依托省电力公司首批命名的“职工创新工作室”,大力开展职工创新创效、技术攻关、科技研发。通过不断实践总结,一项项创新成果逐步从“临床”走向成熟,在推广应用的工程中,为公司生产运营注入强劲动力。
2016年4月13日,资阳公司在本部召开了2015年度 QC成果发布暨表彰会,来自各基层单位12个QC小组发布和分享了课题成果,50余位QC小组成员进行了现场观摩,省公司企协专家应邀参加评审工作。在涉及电网运行检修、电网调度、营销服务、信息通讯、农电生产、水电站发电、线损管理等多个领域的成果发布中,各小组通过PPT展示、成果讲解、效果比对等方式,详细介绍了各自选题原因、解决过程和成果方案。经过激烈“PK”,来自信通“千里眼”QC小组的《提高视频监控系统摄像头可用率》成果展示脱颖而出,一举夺冠,备受好评。
2016年,资阳公司继续以开展管理创新、精益化项目和QC活动为重要抓手,提出10大管理创新项目和10大重点课题。截止目前,经过层层选拔,来自一线管理科室通信自动化、变电检修等专业的18名员工被吸纳成为骨干成员。他们将集中智慧和力量,充分融合专业知识、深入合作,强力推进各目标项目有效落地。
双向培养抓队伍
抓管理,人员是主体,队伍是关键。如何管理好新进大学生队伍,科学引导青年员工快速成长成才,为企业长足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是资阳公司积极探索的一个新的管理课题。
“不仅要引进好员工,更要培养好员工!”为向有志电力青年提供人生展示的舞台,培养一批熟悉基层业务、踏实肯干,富有创造力的年轻后备队伍,从2015年开始,资阳公司积极开拓思路,出台了《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资阳供电公司班组建设三年提升工程实施意见》。从当年9月起,首批被选拔的10名大学生被安排到基层单位班组长岗位任职(挂职)。
“在李家供电所担任所长半年的时间里,他重复着平凡而又充实的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忠诚务实、敬业尽责”;“历时三月奔波劳累,他成功带领员工写出《智能表充值故障处理手册》一书,总结出“一看、二测、三判、四处”四步走方法,得到公司领导及兄弟单位肯定……”今年4月,资阳公司通过内部网站,开设“成长的印迹”专栏,集中展示了挂职班组长岗位的大学生历时7个月,在基层摸爬滚打的成长经历,为深化“班组建设三年提升工程”,着力提升人才队伍建设提供鲜活案例。
“在偏远基层的日子虽然很苦,但是通过自己和班员们的努力,实现智能电表采集率从70%到99%的飞跃,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任职于偏远乡镇供电所的许晓文回忆自己的“所长”生涯不无感慨。从能“文”到能“武”,从懂技术到会管理,他感谢公司人才培养,如今的他,无论在班组管理还是在技术攻关上都是一把能手。
基层蹲点寻“病根”
作为企业的神经末梢,班组的“健康水平”关乎整个机体的良性运作。针对一线班组在生产管理中出现的“短板”和“纰漏”,资阳公司制定了“一对一问诊”方案。
从2016年3月开始,资阳公司中层领导干部陆续深入基层一线班组,开展蹲点工作。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管理人员与班组员工同吃、同工作,深入调研和指导基层班组管理工作,帮助2015年度各单位通用部分得分较低的班组诊断和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基层班组管理水平。
“到基层班组蹲点能让领导干部回回炉,更能有效开展下一步的管理工作!”作为首批下基层蹲点队伍中的一员,运营监控中心负责人唐亮平深有体会。在国网安岳供电公司驯龙供电所的日子里,他严格按照“参与一次巡检、一次夜间值班、一次会议、谈一次心”等“八个一”工作要求,认真体验班组员工日常生活、工作,指出“供电所管理队伍不完善”、“班员创新意识不强”、“部分电力设备设施缺陷严重”等问题所在,并通过《蹲点工作报告》,及时提出可行性解决措施。
“通过这种基层与管理层面对面、心贴心地深入交流、查漏补缺,更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经过初步实践,这种“接地气”的管理模式,得到了广大一线班组的充分认可。
周小博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