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局:建设标杆班组 有效推进三基工程
“以老带新”,将技能和经验传承下去。林韵 摄
春运期间,保供电人员仔细检查东莞东火车站配电房设备。袁绮雯 摄
对于检修人员来说,每一个螺丝钉,都要认认真真去拧。林韵 摄
输电人员对树障枝叶进行清理,消除隐患,以确保线路正常运行。袁伟滨 摄
通往标杆的路上,一步一步往上爬。李顺尧 摄
本网讯 春回大地之播撒希望时节,东莞供电局却迎来了收获的喜悦:2015年度标杆班组名单新鲜出炉,来自不同单位的13个班组抱得荣誉归。提到标杆班组所具备的共同特征,企业策划分部主管侯汝锋轻描淡写地概括为三个字:“顶呱呱”,但它的精髓可不简单,“是全方位的评选标准,在专业内部从基础管理、人员技术技能水平、工作作风等都做到最好,各方面综合权衡才是整体先进。”
夯实基础与打造核心能力,是东莞局推动电网企业发展过程中着力奋进的方向,去年至今年,扎实做好、务实推进“三基”工程建设成为推动深化创先工作的重要举措。全局6000余名员工当中,60%以上为基层班组人员,对基层班组人员的基础管理和基本技能的夯实,对于总体各方面指标的提升起决定作用,因此,标杆班组建设也是“三基”工程建设的重要抓手。作为直接生产力和创造力的主体,不同班组各自具有其专业领域的特征和规范,东莞局认识到,只有将基础建设落实到班组,才有利于形成更加有针对性的专业化标准和规范化的管理模式,从而在推动班组创新之时形成可推广复制的套路。
不拘一格降“班”才:评选标准专业化细分
俗话说,“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对于东莞供电人来说,能体现班组水平和业务指标的做法和经验,都可以达到入选标准。2015年8月,为持续推进“三基工程”建设,引导基层班组高标准开展日常工作,东莞局出台《标杆班组建设方案》,除了提供完善的组织和制度保障之外,评选标准成为重点打磨对象。
“应避免大而全的情况,要突出各个专业的特性,从而提高具体的可操作性和执行性。”企业策划分部专责李永康说,“上级在通盘考虑各地情况下制定的标准,虽有着符合东莞自身实际特色的元素,但其涉及的部分要求未免稍高。因此,我们在下发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了一些细分的专业化标准。”
这便是该局按专业分类而制定的“共性+个性”的评价标准,在制定过程中,以各班组的主营业务规范、作业标准为切入点,融合了班组任务完成、专业技术突破、管理流程优化、团队建设等方面内容,完善了“共性+个性”的评价标准后,各班组有了更为具体、贴合专业特点的标准。在评选比例上,按照班组种类进行评选,各类班组按照班组数量的10%评选出标杆,这样的比例和标准,除了使评选彰显公平之外,更重要的意义旨在形成专业化细分的创新标准和管理模式,从而在全局复制传播开来。
总结同一类别班组的个性特征,可以提高标准的落地性和可操作性,“一看标准就知道是为某一类班组而独家定制的,从执行和落地生根的角度来说更具有生命力。”变电管理二所检修一班自主研发的基于优化导电接触设计的GW16A型刀闸上臂反措改造技术工程、石碣供电分局为全面整治用电安全隐患而实施的“外联内控”模式等,这些获得2015年度科技奖励的项目,都成为他们入选标杆班组的重要砝码。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用标杆精神夯实基层班组基础
树标杆,是对优秀者的荣誉加身,但若是为了这荣誉才去做些什么,便是陷入了被“牵着鼻子走”的被动局面,也违背了建设“三基”标杆班组的初衷。“长久以来的管理标准早已明确,他们也自然而然地将这些要求内化为日常自觉的行为习惯,形成自发的、自养成的做法。”谈到标杆班组为此次评选所做的努力,侯汝锋为我们做了一个逻辑纠正,对每个获评所属单位在业绩考核总得分加0.3分的激励机制,似乎也并不是激发标杆班组前进的根本内动力,“简单来说,就是他们早已把标杆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标杆班组一直将基础管理和基本技能融入到自身班组的建设中:安全生产已超过11000天的变电管理二所检修一班将“打造精湛的技术水平、大胆改革以往的生产模式、全力攻克各项技术难点”作为其成立32年以来不变的信仰和坚守的行为准则,这个曾走出全国劳动模范并获得多个技术奖项的被贴着“明星班”标签的班组,永远保持着管理要求高标准的传统和严谨的作风;而在营销线,着力打造“基层班组”标准化、“基本技能”常态化和“基础管理”实现军事化的客服中心95598业务受理班,以大组带小组的方式进行管理,“我们设置班长—值班长—小组长三个管理层级分别实行责任承包制”,95598分部主管丁靖仪介绍,“在行为规范、桌面定置、话务量等方面进行“包干”管理。”严格而细致的制度,使得各项工作有章可依。
在故障的预控管理上实现由“巡视发现模式”向“以高发故障控制目标模式”转变的高埗分局运行维一班,全方位开展故障预防措施之下,2011至2015年,中压故障次数下降63.6%;用户故障平均停电时间由1.86小时/户下降至0.49小时/户,有效控制了六级事件的发生;同样,对于安全生产零事故的班组——塘厦分局计量班来说,长期以来班前班后会不流于形式、不断摸索和完善安全工作机制从而探索出“以表单指导工作流程,以工作票规避作业风险”的模式成为其纪录创造的重要法宝。一个个历久弥新的创造力和亘古不变的“匠心”之倔强,无不在诠着释标杆精神。
“上了‘神坛’,就要开始‘干活了’”:标杆背后的两种鞭策力
荣誉的授予,仅仅只是个开始。在东莞局看来,标杆的真正作用,在于二:自我警醒和持续传承、广泛普及和全面覆盖。“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将他们高高抬起,这种令闻令望的地位无形中为标杆班组制造一种“骑虎难下”的鞭策力,“这种境遇之下,他们不敢不干,不敢不努力。为了保住“神坛”的地位,他们只能永远在路上,永远往前冲。”侯汝锋说。
“学习是基础,关键是实干”这句口号,深入浅出地道出了变电管理二所检修一班的传承精神,也涵盖了标杆班组学习型组织的共性。培训常态化已经成为其一大亮点,班组设有负责培训制定和跟进落实的专员,根据其自身的技能特长来进行差异化培训,实现“一培训一记录”。“标杆的高平台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将班组的精髓以培训的形式传递下去,”修一班班长李志钿说,“年轻人的实操经验相对欠缺,对他们的现场指导尤为重要。”说到这里,入职不久的新员工袁志坚感同身受:“在培训中所学到的,是读再多的书也不敢想象的工作:工器具使用、开关机械特性测试、放雷技术措施……大修培训中,也是直接被拉上去干活,在这里,我们每天都在成长。”
被贴上荣誉墙之后,标杆班组的另一个重要任务,便是标杆引领。为此,东莞局从“选、育、用、评、奖”五个维度,来打造整体先进,即对基础较好的班组及上年度杆班组进行差异化培育,组织与标杆班组对标交流活动,重点推动标杆班组技术创新、质量管理等项目的打造,提炼分享创新经验成果。
今年,对2015年度标杆班组未覆盖到专业,即将进行补充和壮大,引领全局各类班组共同提升,在未来2-3年,通过充分发挥标杆的引领带动,适当增大标杆群体的比例,从而扩大影响力。“在整体进步的道路上,不让每一个成员掉队”,推动各个班组协同进步,最终实现“先先进带动后先进”是东莞局标杆班组建设的宗旨。(顾萱)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