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供电法律诊所下基层结合实际解难题
中电新闻网讯 通讯员 苏少珍 报道 “一人台上讲课,集体台下学习。”一直以来都是法律学习培训的一种常见模式。此种模式虽能完成普法培训的指标,但常常是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员听得昏昏欲睡,普法成效极低。为走出此种普法困境,改善普法模式,百色网区法律人员集中探讨出一种符合企业实际、容易获得成效的普法新模式――法律移动小课堂暨法律巡诊活动。
普法首选纠纷案件多发地
随着百色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种植经济林木、建设小洋楼房等已是农村地区的普遍生活形态。但因此百色供电局一线班组在开展清理树障、线路隐患排查工作时遇到阻碍重重,不是要求对林木进行二次赔偿,就是冒着触电的风险建房,对供电企业下达的《隐患整改通知书》不予理会,其中暗藏的线树矛盾、线房矛盾、电费回收、人身触电纠纷等问题日益突出,使百色地区此类纠纷案件呈多发趋势。百色供电局法律诊所3月18日来到了田阳供电公司五村供电所开展2016年首期法律移动小课堂暨法律巡诊活动,切实解决基层矛盾多发的法律难题。
内容、时间班组定
为避免巡诊时与班组工作有冲突及法律移动小课堂内容对实际工作无指导意义,法律巡诊小组决定由巡诊对象决定学习内容及学习时间。首先,法律诊所在确定普法对象后,提前一段时间向五村供电所的员工就工作与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难题进行了调查与收集,提前做好普法功课。随后,由五村供电所根据自身的工作计划及工作时间安排最终确定了法律巡诊的时间。并且为了不与周五下午党员政治学习时间冲突,巡诊小组首先开讲法律移动小课堂,与党员及非党员就提前收集的法律问题进行了详细讲解。
聊天谈心轻松学
经过轻松的法律移动小课堂的学习之后,继续与非党员以聊天、谈心的模式探讨其他法律问题。课后的探讨大家或是对之前的解答进行二次提问,或是提出新的问题,气氛活跃积极。
“目前专变电费较多,为了避免专变欠电费跑路,有没有条款可以推行不动产抵押电费。比如用客户变压器抵押一定额度的电费(双方约一个金额),客户不按时交电费或者交不起电费,可以拆除变压器,资产归供电公司所有,减少公司损失。如果可行,应该怎么做?能不能给一个协议模板?”班组员工问道。
“这个抵押的想法很好,也可行,而且我们也鼓励采用这种确保电费回收的方法。首先,就像平时我们借钱一样,有个东西来抵押总是比什么都没有的强;其次,法律上把刚刚你们说的抵押称为最高额抵押,通过抵押物权的设立,担保最高额以内的电费,无法偿还债务时,变现抵押物,当债务少于最高额电费时,按照实际债务清偿,当超过最高额时,按照最高额清偿债务,剩余部分作为普通债权追缴。”法律巡诊人员解释道。
此次法律移动小课堂暨法律巡诊活动的举办,将法律知识与工作实际密切联系,得到了一线员工的肯定,深受一线员工的欢迎。一线员工们纷纷表示以前坐在培训教室里面听课的形式太过乏味,听了就跟没听一个样,而这种由我们一线班组提问题、定时间、听讲解的模式,不仅能把法律记到心里、用到工作里,做到了每个人都能懂、容易懂,而且还不影响我们的工作进度安排,非常好。此举使得基层班组化“被动学”为“主动学”,成效显著,百色供电局法律诊所将会继续移动,将法律普及百色的红土地。
周小博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