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电力公司:精益化管理背后的“真功夫”
2015-02-13 11:22:14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实施“变电专业精益化管理评价”是变电站提升运检管理水平和设备健康水平的一种思维革新,是加以升华的一种高效管理模式。只有把“变电专业精益化管理评价“工作做到可操作、排查、梳理、评估、监控、总结、评价、提升,把每个阶段、环节和步骤抓扎实,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实现精益化管理目标。
2月初,记者来到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运维检修部,向大家了解该公司在全省系统开展变电专业精益化管理背后的“真功夫”。
思维革新 打出精益管控“组合拳”
“我们公司所属14个供电公司各运检室全员投入到开展变电设备精益化管理评价工作,先期各运维站开展500千伏、220千伏变电站精益化管理评价自查评,采取提交问题、检查和整理以及补充记录,各站管理人员按照分工各司其责进行查评和归类整理……”李国强副主任率先言道。
黑龙江公司组织各单位分步骤从开展培训、自评价、自整改、派专家组现场检查、集中落实整改、专家组复查、对专家复查出的问题再整改再落实等一系列过程入手,实现以评价促整改,以整改促提升的工作目标,促进“变电专业精益化管理评价”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常态化、精益化,有效提升了变电运检管理水平和设备健康水平。
各变电站管理人员按照分工负责图谱、总体表格自查填报和流转及汇总、规程和制度部分及技术资料、PMS和台账、工作记录、图纸资料、运检管理、标准化安全管理等,进行查评和归类整理工作。并按照评价细则中变压器、断路器、组合电器、直流电源系统、站用电系统、管理等18个大项检查项目,对每台设备、每个检查项目逐项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价。对各资料部分,分项、分类别建档,力求目录清晰便于检查组成员检查和临时查阅。
“自从工区开展精益化管理自查工作以来,班组的职责划分越来越明确,工作开展得也是有条不紊,我们把具体工作分解到个人,责任落实到位,班长进行督促完美,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具体明确,一目了然。”记者在走访时获悉,牡丹江供电公司在变电专业自查考核工作中将精益管控与人文管理相结合开展工作。
整改完善 运用自评整改“连环招”
黑龙江公司各运维站根据精益化评价18大项细则,对各项各条款进行归类整理完善,分项、分类进行归类建档、建目录,对所缺少的技术条件、规程、规定、试验报告等材料予以补充完善。通过各项举措对18项的“变电精益化评价”1000分全面自查建立起100余个档案盒,内有清晰的目录和详细材料,达到基础资料评价的规范、完整、齐全的目的。
在自评价整改过程中,黑龙江公司各单位运检室、运维站按照评价细则,注重各种设备管理记录的自查、整改和完善,同时结合春秋检预试停电机会,及时开展设备定期预防性试验、外壳和瓷瓶清扫工作以及消缺工作,结合技改大修对设备进行修试,在开展设备防腐工作中,做到设备无锈蚀,加强端子、机构、动力、汇控柜、控保柜“五箱”的维护,做好设备外壳和内部清扫工作。
“通过每季度的考核检查,各班组的工作票填写明显规范,班组建设及时更新,环境卫生明显好转,库房摆放有序,班长日志清晰可查,规范管理已现成效。”牡丹江供电公司变电检修室负责人李勐对生产精益化管理成效颇有感慨。
精益评价 实现闭环管控“金钟罩”
“通过开展评价检查、抽查、复查重实效,杜绝‘一阵风’,把精益化评价做到‘精’上,消除‘重’发现问题、‘轻’落实整改,不了了之现象,真正达到评价目的,促进了各级人员掌握精益化评价内涵,做到隐患整改的跟踪和评价管理开展的常态化,实现了‘变电专业精益化评价’精、细、深、实的目标管理。”黑龙江公司运维检修部检修一处副处长刘伟对记者概括了变电专业开展精益化管理的精髓。
2014年,黑龙江公司将评价工作融入到日常的运维管理工作中,建立周汇报月总结制度,将检修工作实打实录入PMS系统,从开工到结束,实现闭环管控。通过开展变电精益化评价工作,充分利用状态检测技术,避免电网主设备13起内部潜伏性缺陷,保证了全省电网安全运行。
通过开展变电站直流系统精益化管理,黑龙江公司对直流系统开展查评与分析,查找出设备存在的缺陷和隐患,通过整改,防范直流系统缺陷和隐患引发或扩大事故的发生。实现以评价促整改,以整改促提升,有效提升直流设备管控水平。
黑龙江公司创新搭建变电站倒闸操作风险库及编制变电运维“口袋书”,建立健全精益化奖励机制,鼓励工作创新,对评价中提出优化工作流程、创新评价方法、解决评价难题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适当的奖励。
据悉,2014年,黑龙江公司针对各县市农电企业开展专业延伸管理,同步开展管理提升工作,对全省5家农垦电业局、68家县农电局开展变电专业精益化管理评价工作宣贯,统一管理规定和管理标准。2015年,公司将在农电系统全面开展变电专业精益管理评价工作,对精益化评价规范和细则进行修订完善,争取利用三年时间实现农网与国网系统同步。(桑学勇 刘伟 任海霞)
实施“变电专业精益化管理评价”是变电站提升运检管理水平和设备健康水平的一种思维革新,是加以升华的一种高效管理模式。只有把“变电专业精益化管理评价“工作做到可操作、排查、梳理、评估、监控、总结、评价、提升,把每个阶段、环节和步骤抓扎实,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实现精益化管理目标。
2月初,记者来到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运维检修部,向大家了解该公司在全省系统开展变电专业精益化管理背后的“真功夫”。
思维革新 打出精益管控“组合拳”
“我们公司所属14个供电公司各运检室全员投入到开展变电设备精益化管理评价工作,先期各运维站开展500千伏、220千伏变电站精益化管理评价自查评,采取提交问题、检查和整理以及补充记录,各站管理人员按照分工各司其责进行查评和归类整理……”李国强副主任率先言道。
黑龙江公司组织各单位分步骤从开展培训、自评价、自整改、派专家组现场检查、集中落实整改、专家组复查、对专家复查出的问题再整改再落实等一系列过程入手,实现以评价促整改,以整改促提升的工作目标,促进“变电专业精益化管理评价”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常态化、精益化,有效提升了变电运检管理水平和设备健康水平。
各变电站管理人员按照分工负责图谱、总体表格自查填报和流转及汇总、规程和制度部分及技术资料、PMS和台账、工作记录、图纸资料、运检管理、标准化安全管理等,进行查评和归类整理工作。并按照评价细则中变压器、断路器、组合电器、直流电源系统、站用电系统、管理等18个大项检查项目,对每台设备、每个检查项目逐项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价。对各资料部分,分项、分类别建档,力求目录清晰便于检查组成员检查和临时查阅。
“自从工区开展精益化管理自查工作以来,班组的职责划分越来越明确,工作开展得也是有条不紊,我们把具体工作分解到个人,责任落实到位,班长进行督促完美,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具体明确,一目了然。”记者在走访时获悉,牡丹江供电公司在变电专业自查考核工作中将精益管控与人文管理相结合开展工作。
整改完善 运用自评整改“连环招”
黑龙江公司各运维站根据精益化评价18大项细则,对各项各条款进行归类整理完善,分项、分类进行归类建档、建目录,对所缺少的技术条件、规程、规定、试验报告等材料予以补充完善。通过各项举措对18项的“变电精益化评价”1000分全面自查建立起100余个档案盒,内有清晰的目录和详细材料,达到基础资料评价的规范、完整、齐全的目的。
在自评价整改过程中,黑龙江公司各单位运检室、运维站按照评价细则,注重各种设备管理记录的自查、整改和完善,同时结合春秋检预试停电机会,及时开展设备定期预防性试验、外壳和瓷瓶清扫工作以及消缺工作,结合技改大修对设备进行修试,在开展设备防腐工作中,做到设备无锈蚀,加强端子、机构、动力、汇控柜、控保柜“五箱”的维护,做好设备外壳和内部清扫工作。
“通过每季度的考核检查,各班组的工作票填写明显规范,班组建设及时更新,环境卫生明显好转,库房摆放有序,班长日志清晰可查,规范管理已现成效。”牡丹江供电公司变电检修室负责人李勐对生产精益化管理成效颇有感慨。
精益评价 实现闭环管控“金钟罩”
“通过开展评价检查、抽查、复查重实效,杜绝‘一阵风’,把精益化评价做到‘精’上,消除‘重’发现问题、‘轻’落实整改,不了了之现象,真正达到评价目的,促进了各级人员掌握精益化评价内涵,做到隐患整改的跟踪和评价管理开展的常态化,实现了‘变电专业精益化评价’精、细、深、实的目标管理。”黑龙江公司运维检修部检修一处副处长刘伟对记者概括了变电专业开展精益化管理的精髓。
2014年,黑龙江公司将评价工作融入到日常的运维管理工作中,建立周汇报月总结制度,将检修工作实打实录入PMS系统,从开工到结束,实现闭环管控。通过开展变电精益化评价工作,充分利用状态检测技术,避免电网主设备13起内部潜伏性缺陷,保证了全省电网安全运行。
通过开展变电站直流系统精益化管理,黑龙江公司对直流系统开展查评与分析,查找出设备存在的缺陷和隐患,通过整改,防范直流系统缺陷和隐患引发或扩大事故的发生。实现以评价促整改,以整改促提升,有效提升直流设备管控水平。
黑龙江公司创新搭建变电站倒闸操作风险库及编制变电运维“口袋书”,建立健全精益化奖励机制,鼓励工作创新,对评价中提出优化工作流程、创新评价方法、解决评价难题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适当的奖励。
据悉,2014年,黑龙江公司针对各县市农电企业开展专业延伸管理,同步开展管理提升工作,对全省5家农垦电业局、68家县农电局开展变电专业精益化管理评价工作宣贯,统一管理规定和管理标准。2015年,公司将在农电系统全面开展变电专业精益管理评价工作,对精益化评价规范和细则进行修订完善,争取利用三年时间实现农网与国网系统同步。(桑学勇 刘伟 任海霞)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