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碳中和 新型电力系统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1电企工作会议 碳中和 国网剥离装备制造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网 > 科技创新 > 正文

运维管理精益化,电缆运行更可靠

  2021-10-05 12:55:55    来源:国家电网报 本报记者 何劼 通讯员 蔡诗伟 陶菁
A- A+
电力18讯:

  2019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提出在3年内打造5个国际一流高压电缆精益管理示范城市,南京是其中之一。江苏南京供电公司加强技术研发,通过数字化手段推进高压电缆运维模式变革,让电缆运维更智能、区域供电更可靠。

  “220千伏嘉滨线电缆隧道全线智能接地箱安装完毕。”9月23日,在江苏南京河西区220千伏嘉滨线秋检现场,南京供电公司电缆运维人员对全线接地箱等设备开展智能化改造。预计今年年底,该公司将完成南京所有高压电缆隧道智能监测设备安装工作,此举也将大幅提升电缆隧道综合健康水平。

  2019年,为推动高压电缆专业高质量发展,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启动高压电缆专业水平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在三年内打造五个国际一流高压电缆精益管理示范城市,其中包括南京。南京供电公司围绕本质安全、精益管理、专业支撑、运检转型、智慧示范五个方面,打造涵盖人员、管理、技术、质量、装备五个方面的高压电缆运检模式。

  研用结合填补空白

  打造一批示范项目

  9月6日,在110千伏晓白2号线电缆终端停电消缺现场,基于多维扫频电磁成像技术的电缆封铅状态监测装置首次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在1分钟内发现三相电缆终端封铅结构存在的缺陷。该装置的研制及应用解决了电缆终端封铅内部缺陷无法发现的问题。

  南京使用电缆的历史已近百年。近年来,南京的城市电缆化率持续攀升。截至今年6月底,江苏省高压电缆线路规模在全国各省份中居于首位,而南京拥有35千伏及以上高压电缆线路1610千米,220千伏高压电缆线路规模在江苏省地级市中排名第一。

  围绕国际一流的目标,南京供电公司集合高压电缆、信息通信、设计规划等专业人才,组建柔性团队,针对电缆运检、抢修中的实际问题,对智慧管控、线路状态感知、隧道边缘代理、接头快速修复等十余项前沿技术开展攻关。

  近年来,南京供电公司电缆专业柔性团队相继研发电缆外护套放电烧蚀、滑动导轨旋转抱箍、电缆封铅状态监测等9项新技术,解决电缆敷设和运检工作的多个难点问题。该公司技术成果在省市层面填补多项技术空白,并获得2019年度江苏省电力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19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青创赛金奖等13个奖项。该公司还打造了智慧电缆线路、智慧综合管廊、智慧运检示范区等一批示范项目,加快新技术应用。

  与2018年全市电缆运行水平相比,目前南京全市电缆线路运行寿命提升30%,区域供电可靠性同步提升,每年可避免停电损失上千万元。

  智慧运检提质效

  开启运检管理新模式

  8月17日,南京供电公司电缆运维人员应用高压电缆精益化管理综合平台,远程操作148台智能可视化设备,对江宁禄口等地区的23条高压电缆线路开展无人特级巡检,保障区域内电缆安全稳定运行。

  南京供电公司深化电缆线路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在原有的精益化管理系统基础上打造高压电缆精益化管理综合平台,新增生产准备、数据透视、状态评价等5个模块,构建了主动预警、人机协同立体巡检、智能消防等13个智慧运检场景,在全市高压电缆通道内安装了温度、湿度、气体、接地电流、局部放电等各类在线监测设备总计7400余台,实现了568条电缆线路从建设到退役的全流程管控,推动传统运检体系向智慧运检体系转变。

  南京江北新区是国家级新区。南京供电公司自2020年开始在江北新区核心位置打造电缆数字化运检示范区,统筹规划和升级了32条电缆线路,运用无人机、智能可视化设备、智能巡检机器人等开展电缆运检。无人机与智能可视化设备可全方位监测外部电缆通道情况,智能巡检机器人负责内部电缆线路运维,双管齐下保障电缆线路内外部安全。

  “示范区内各类感知设备密布,除了关键设备检修,日常无需人工运维。通过边缘代理技术,感知设备可在设备侧完成数据采集、筛选和传送,相关数据由高压电缆精益化管理综合平台综合处理。现在,示范区内电缆日常运检响应速度提升至分钟级,每年可节约运检成本数百万元。”南京供电公司运检部主任陈冰冰说。预计该示范区年底全面建成后,区域内电缆线路供电可靠性可达99.999%,电力客户平均年停电时间将从50分钟每户降低至15分钟每户。

  依托智慧运检体系的高效管理,与2018年年底相比,南京供电公司高压电缆运检速度提升了90%以上,智能设备巡检覆盖率提升了91%,人均可运维线路长度增加了78%,故障处置时间缩短了65%以上,线路百千米故障率降低至国际领先水平的0.07次/年。

  政企协同信息共享

  提升城市综合治理水平

  “江北新区浦滨路综合管廊电力舱运行正常,线路运行数据已接收,准备传送调试。”9月15日上午,南京高压电缆精益化管理综合平台工作人员远程收集当日电力舱内运行数据,并配合开展江北新区公共工程建设中心大数据分析平台数据传送调试。同一时间,在南京市城市地下管线数字化管理中心的大屏幕上,供水、燃气、电力等地下管线以不同的颜色铺陈在南京数字地图上,交叉点清晰明了。

  针对近年来以高压电缆、燃气、供水为代表的城市地下生命线管理难题,南京供电公司主动与政府部门沟通,联合地方政府及管廊运维管理单位,以浦滨路综合管廊为试点,探索管廊资源和地下管线信息共享机制。2019年,该公司搭建政府管廊环境监测数据与电力舱监测数据间互联互通的渠道,依托安全隔离网闸技术实现了政府部门和供电公司之间安全可控的数据交互。目前,建邺区、江北区、秦淮区的地下管线信息已实现共享。

  “市政工程建设施工需要全面掌握各类地下管线情况。通过信息共享机制,政府部门能够直观掌握各类地下管线布局,最大限度避免施工时发生外力破坏等情况。这也能帮助政府合理统筹规划地下管廊发展,助力多方协作共同推动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综合治理水平。” 南京供电公司电缆室副主任周平说。

  信息共享不止于此。9月17日,在秦淮区光华路,南京供电公司电缆运维人员与南京市路灯管理处的工作人员一同在道路两侧的路灯中安装智能可视化设备。该设备由光伏板和储能电池供电,可对电缆通道周边进行24小时监测。目前,已有300余根路灯杆安装了该设备。未来一年,这个数字将增至1000。

  “智能可视化设备监测到的数据,我们与市政部门也是共享共用的。它同步监测电缆通道、道路车辆以及路灯运行状况,可帮助我们及时发现电缆通道外力破坏、道路隐患、车辆事故、路灯损坏等各类问题。”周平说。

  (摄影:杜懿)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2019第十七届保护和控制学术研

2019-09-14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成功举办首届

2019-09-14

基于大数据云平台的配网运维管

2019-01-05

重磅!输变电工程将进入三维数据

2018-07-26

真型实证技术助力配网接地故障

2018-06-30

热点排行
  • · 无人机配网“试飞”——广东电网公司机巡中心与江门台山供电局密切合作,共同打造配网机巡作业样板示范单位
  •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新能源研究中心 迟永宁:新的风电并网技术要求和国际情况对比
  • · 山东济宁供电公司成立电力大数据实验室
  • · 云南电网公司上半年机巡里程突破6.5万公里
  • · 河北电科院山区输电线路故障防御关键技术介绍
  • · 国内首例利用无人机清除特高压线路缺陷
  • · 四川电科院:成功研制特高压换流阀晶闸管级综合检测系统
  • · 打造“单兵作战武器”
  • · 国网湖北电力开展2019年科技储备项目评审工作
  • · 广州供电局用3D打印技术建配电房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