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洞里有“乾坤”——贵港供电局改造检修电源箱侧记
“这不就是一个普通的孔洞吗?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对它赞不绝口呢?而且,听说最近还准备申报专利。”
“为什么这个孔洞只出现在贵港500千伏逢宜变电站的检修电源箱门上,而在别的变电站里的电源箱门却没有这个洞呢?”
4月2日,广西电网公司贵港供电局的新员工韦文标在逢宜变电站参观时发现了这些奇怪的细节。
原来,在一年以前,逢宜变电站的检修电源箱还长得不是这个样子,贵港供电局变电检修班、变电试验班的人员习惯了打开电源箱的门板,从电源箱内取电开展检修和试验工作。下起大雨时,大家也习惯了拔下电源线,关闭电源箱门,停止作业,静待雨停或雨势变小再作业。
其实,这种检修电源箱存在不足之处。首先,从检修电源箱取电,端子箱无法正常关闭只能虚掩,小动物可能进入检修电源箱,触碰到带电端子排或者啃咬空开、回路配线等,导致短路或者电气设备损坏。其次,如果工作过程中突降大雨,来不及在第一时间移除取电线盘,因为检修电源箱不能关上的原因,雨水可能会流进箱内,轻则导致检修电源箱潮湿、箱内设备绝缘性能下降,为后续工作埋下隐患;重则雨水直接淋到插座接口内或端子排上,直接导致短路跳闸。此外,工作过程中如果不小心关上检修电源箱门,可能会压伤取电电源线,如果工作人员碰到压伤破损的电源线处,可能造成人身触电事故,风险极大。
如何把设备照顾得更好,就成了站长张蕾心中的大事。“在不断地设想、推倒中,我想到在检修电源箱门上打个洞,问题解决了。”实际上,很多人对传统电源箱的设计并无微词,也从来没有想过钻一个孔洞就可以解决不便和安全隐患。
2017年,正值现场改善等精益项目在贵港供电局如火如荼开展之际,当张蕾兴奋地与逢宜站内员工李红光、尹莹等人说起改造电源箱的事,大家都一致认为这个项目具有可行性。说干就干,他们先找来设计单位,把想法跟设计人员反复进行沟通,确定了孔洞在电源箱门的位置、需要的材质,然后找来施工单位进行施工。设计思路非常明确,而施工也并不复杂,仅仅花了半小时,一个防小动物、防雨水、防尘、防线损的新型检修电源箱就改造好了。别看只是打个孔,其中还有不少讲究。李红光介绍说:“圆柱型空心不锈钢管是斜切而不是与地面平行的,这样才能有效防止雨水流入箱体;当电源线穿过孔洞后,外侧盖子用绳子挂住,内侧海绵继续填充弯管,因其体积可压缩性,能有效防止小动物进入;边缘内侧点焊8至12个凸点,利于固定孔洞的盖子……”去年10月19日到今年2月28日,逢宜变电站共有13个检修电源箱完成了改造。目前该创新项目已经纳入广西电网公司的技术规范书,并已申报国家专利。
(黄丽蓉)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2019第十七届保护和控制学术研
2019-09-14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成功举办首届
2019-09-14
- 基于大数据云平台的配网运维管
2019-01-05
- 重磅!输变电工程将进入三维数据
2018-07-26
- 真型实证技术助力配网接地故障
2018-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