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还是家乡浓
最思念的,还是家乡的年。
我的老家在农村。一到农历腊月,年的气氛就浓起来了。小时候放了寒假,我就迫不及待回到老家。家里房前屋后挂满了风干的腊肉、熏鸡和熏鱼,馋得我和弟弟看得直流口水。
回到老家不光是为了享受美味,还要帮爷爷奶奶干点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打扫卫生,洗洗涮涮,扫除旧尘,迎接新光景。
过年前,爷爷奶奶会带我去赶年集,置办年货。老家的年集就在附近小镇上。近日腊月,集市上总是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充满烟火气。年货的种类琳琅满目,除了鸡鸭鱼肉、蔬菜瓜果、零食点心,还有春联、灯笼、年画等过年专属物。那时我不懂为啥大门上要贴门神。问过奶奶,她说是为了挡邪气、保护家人。后来我才知道,古代的门神不仅有能驱魔镇宅的武将门神,还有饱含吉祥如意寓意的祈福门神。
老式建筑的大门都是对开的两扇门,正好一边贴一张。门神画旁贴的是春联。家里所有的春联都是二伯写的,厚厚的红油纸散发出浓浓的墨香,祝福和祈盼写在上面。手写春联比印刷品更耐看,透着灵秀俊美,也更有人情味。一副好春联,字形和内容必须兼顾。“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爆竹声声喜报前程似锦,梅花朵朵欢呼万象更新”“瑞气满门吉祥宅,春光及第如意家”这几副对联我至今记忆犹新。
过年的高潮是除夕之夜。家家张灯结彩,人人喜气洋洋。全家人聚在一起观看春晚,母亲和婶婶们包饺子,我们小孩子在院子里放烟花,追逐嬉戏。鞭炮声响彻夜空。火光映着红红的笑脸,我们跳着、叫着、跑着。那一刻,我感觉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如今,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物质越来越丰富,在繁忙的城市里,在行色匆匆的人群中,年味似乎越来越淡。可是一回到老家,年的味道再次鲜活。磨豆腐、熏豆腐干、灌香肠、蒸肉、杀鸡、宰猪……一切都还是我熟悉的样子。
年就是岁月的更替,生命的成长。过年时,全家人相聚在一起,吃一桌团圆饭,说几句心里话,感受着亲情的美好,传递着温暖的祝福,品尝着过年的真实味道。
年味儿是热气腾腾,年味儿是五彩缤纷,年味儿是张灯结彩,年味儿是欢声笑语,年味儿是团结和睦,年味儿还是家乡最浓!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国投公司王会生:四十年来家国梦
2018-11-20
- 谢开:我国电力市场体系发展路径
2018-10-18
- 电力员工职业病图鉴及自救指南
2018-10-18
- 【改革开放40年】一位“黄金人
2018-07-11
- 有人说我搞垮了光伏行业!我现在
2018-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