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建设者的《康定情歌》
“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端端溜溜的照在,康定溜溜的城哟,月亮弯弯,康定溜溜的城哟。”曾经,一首《康定情歌》让康定这座小城声名远扬海外。随着当地水电资源的开发,月亮弯弯之下,小小城中变得灯火璀璨。
这里是康定大渡河巴郎河流域,沿岸山势陡峭,草木茂盛,一派原始生态风光。在这里一支劲旅雄姿英发,征战犹酣,他们就是水电基础局的建设者。冲击钻的轰鸣声与山间蝉鸣演奏出慷慨激昂的交响曲,忙碌的工人与穿梭的汽车勾勒出一幅幅妙笔生花的山水画。
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派忙忙的景哟
水电基础局承建的华山沟大坝病害治理工程为抢险工程,是国家能源局督办的重点项目,也是目前四川省内最深防渗墙工程,主坝防渗墙工程是病害治理工程关键工序之一,关系到大坝安全度汛,施工过程中若控制不当,易导致大坝坝体严重塌方和坑陷等次生灾害,可能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和人身伤害。
如何确保防渗墙施工任务按期完成,是项目团队面临的一大难题。
“跑步进场是我们水电基础局的一贯作风。”项目经理苏李刚在开工动员会上说到“严格履约是我们对业主的承诺。”从接到施工任务开始,全体员工就抱定了必胜的信心与决心!
华山沟地处山区,冬季漫长,天气寒冷,最低气温长期位于-10℃以下,自然环境恶劣,生产生活条件艰苦。防渗墙工程进场伊始,由于临近年关,新冠疫情正处于反复时期,人员、设备、材料进场极不方便。为此项目部尽力完善生活营地和工地现场功能,改善现场生产和生活条件,为进场员工提供电热毯、电炉等取暖设备,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何确保大型设备、物资顺利进场是首要任务。
“当初我护送抓斗进场,越走心越寒,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做‘蜀道难’。”物资部王润玮一边从背包的拿出矿泉水喝着,一边笑着说到。进入华山沟项目只有唯一一条狭窄陡峭的盘山公路,可这唯一交通要塞时常发生塌方,他拍了拍身上的背包,笑着说道。在华山沟的日子里他习惯了背一个背包,因为道路一旦塌方就会在路上堵上一天,包里习惯性的备好了方便面、面包、矿泉水。
在进场初期,为进行高效管理,该项目量身定制前期整体策划方案,对工程技术、资源保障、成本管控、经营拓展等工作全方位筹划。“心里有蓝图,行动不慌张。我们采用更加科学的、人本的管理体系,建立起一个从各级管理人员直至一线员工都能够有效沟通的双向平台,将相对独立的各部门整合成为立足整体的一个团结高效的团队,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全员参与的互动管理模式。大大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有效避免了因管理滞后所造成的生产问题。”项目经理苏李刚介绍道。
通过项目部全体员工不懈努力,最终工程比原计划提前10天开工。
超深复杂的心墙,迎难而上建奇功哟
“工程拟在坝高69.5米的砾石土心墙坝体内进行160米级的超深防渗墙施工,史无前例,无成功经验可循,困难重重,风险极高。”苏李刚一边看着值班室的施工进度图,一边感叹道,“该防渗墙施工过程中若控制不当,易导致大坝坝体严重塌方和坑陷等次生灾害,可能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和人身伤害。该防渗墙造孔成槽、清孔、混凝土浇筑和接头孔拔管等工序均存在很大的施工难度和风险,不确定性大。”
“最难的还是防渗墙如何穿过上部强透水的深达63米砾石土心墙成功造孔至160米左右。另外防渗墙墙体与大坝反滤层最近距离约为30厘米,在该地层中建造防渗墙极易出现严重的漏浆继而发生塌孔的现象。目前国内尚无在此类地层施工超过100米的深墙的先例,施工难度很大,成槽风险高。”项目总工夏修文介绍到。
面对困难,项目部在开工之初就成立了技术攻坚小组,针对造孔过程中易塌孔的问题,积极开展技术攻关,最终研究出造孔前,沿防渗墙轴线在导墙内侧布设两排预灌浓浆孔。同时确定了适用于华山沟项目的一套造孔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表,确保了成槽率。
华山沟项目施工难点还有很多,项目团队不畏难,一上场就“调门全开”,用美好而宏伟的蓝图设动起全员的工作热情。项目部将施工计划细化到每月、每周、每天,把“责任田”落实到项目班子成员,积极开展劳动竞赛活动,建立了奖励考核机制,掀起了大干高潮。同时,项目部还成立了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积极发挥党员和团员青年的模范带头作用。从开工以来,项目部多次获得业主称赞。
5月20日,随着华山沟大坝病害治理防渗墙工程最深的25#槽段浇筑顺利完成161.06米,刷新了四川最深防渗墙施工记录。标志着向华山沟病害治理工程顺利完工又迈进了一大步。
康定溜溜的城哟,康定溜溜的人哟
“群众无小事,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应该让当地百姓享受到项目建设带来的机遇。”这是苏李刚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当然他也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他的诺言。项目部自进场以来,始终勇担央企责任,一以贯之地为民办实事、舒民忧、解民困。
在华山沟,工作虽然繁忙,项目部就会派人到附近村子了解人力资源情况。通过走访发现,巴郎村由于地处深山,环境气候恶劣,村民们只有养牛和挖虫草作为收入来源时,苏李刚和项目团队专门开会研讨,吸纳当地劳动力二十余名,在农闲时到项目上做辅助工作,村民们的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
当了解到项目部附近巴郎村村民舒远洪因身患残疾,家庭失去收入来源时,项目职工自发为其捐款。
家住巴浪河口的朱师傅是一位“五保户”,家中没有亲人,由于上了年纪,已没有什么劳动能力,日子过得相当清苦。项目部了解到情况后,积极协调朱师傅到项目上做门卫,解决了他的生活问题。
大年十五,巴郎村数名村民带着一面“为民解忧 爱心永存”的锦旗来到项目部。由于连续几天的大雪,巴郎沟外出道路上布满了暗冰,常有附近村民骑摩托车摔倒,为此项目部派出人员、挖机等,先后清理暗冰路段6公里,村民出行终于安全了。苏李刚接过锦旗说道:“我们是央企,我们有能力,也有义务为周边村民做一些实事。”
六月康定的华山沟,庄稼茂盛,树木葳蕤……一群身着橙色工作服的水电基础局建设者置身其中,俨然一帧花红叶茂的水墨长卷绵延于6月的天地之间。这支劲旅,将继续勇往直前、奋力追梦,不断创造无愧于新时代的新辉煌。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国投公司王会生:四十年来家国梦
2018-11-20
- 谢开:我国电力市场体系发展路径
2018-10-18
- 电力员工职业病图鉴及自救指南
2018-10-18
- 【改革开放40年】一位“黄金人
2018-07-11
- 有人说我搞垮了光伏行业!我现在
2018-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