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力文苑 > 正文

电建工匠们的“飓风营救”

  2020-11-12 21:25:21    来源:电建市政公司 杨忠坤 任星
A- A+
电力18讯:

九月的济南,午后温暖的空气,带着一点桂花的香味,微风细凉,卷携着一片片金黄和淡淡花香铺满了街道,和煦的阳光懒懒地洒下来,照的小城里每个人都眯了眼,几乎要睡着。而此刻,街边三楼的办公室里,一个团队却个个眉头紧锁,或站或坐亦或踱步,围成一圈,激烈地讨论着什么。仅一窗之隔,与温暖慵懒的街景如同子母画面一般,大相径庭。

就在10分钟前,电建市政管道公司总工程师宁靖华接到阳江核电站大修指挥部的通知,受邀10月5日前往阳江,帮助处理输送循环冷却海水管道两处渗水问题。听起来常规的一项作业,日常修补工作约需用时10天。但核电站每个机组停机一天将造成800万的利润损失,因此阳江方面提出了两项“苛刻”要求:本次修复工作需在48小时之内完工,且要做到万无一失。宁靖华得知消息后立刻召集公司技术骨干,共同就此次修补工程开始了第一轮的研讨。窗外秋意正浓,谁会知道这个团队,即将在阳江上演一场如同经典电影桥段般的“飓风营救”。

万全准备 万无一失

其实早在今年5月,疫情刚刚有消散的势头,宁靖华和工程科技部副主任徐笃军就曾受邀前往阳江核电站,针对漏点问题给出专业解决方案。但是由于核电站缺乏对管道结构的认识,加上该方面专业性技术人员不足,漏点位置迟迟得不到准确定位,而管道公司作为国内核电项目常规岛PCCP管道的唯一供应商,在维护与修复技术上早已独树一帜。所以借此大修时机,核电站方面特地联系管道公司团队,希望能够帮助一次性解决漏点问题。

距离工作时间不足三周,为满足核电站的施工要求,宁靖华紧急召集起30人的工作团队,率队着手去做好万全准备。他先是带领团队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查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编制详细修补方案,并按照方案中材料性能及工序时间的不确定性,在管道公司广州分公司将目标管道进行1:1还原,在分公司内全真模拟现场修补过程。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团队通过不断试验,取得环氧树脂砂浆工作性及固化时间、各个工序时间、焊接对衬胶层影响等准确的试验数据,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形成了详尽的试验报告,又依据各层工序的时间、变数以及发生意外等情况,形成了三套完备可行的施工方案,以便切实有效指导现场施工。

在试验过程中,宁靖华发现在距离修补位置仅十公分远的地方,有一根橡胶支管,而焊接产生的持续高温势必会对橡胶寿命产生巨大影响,甚至将其损坏。宁靖华带头进行了多次试验,用多路温度控制仪记录焊接时距温度变化曲线,与橡胶管的耐热性和冷却时间进行反复横向对比、分析,最终得出了最佳的焊接时长和间歇时长,为方案的准备填补了一大漏洞。

因为本项目不可预知风险较多,宁靖华组织团队全体人员进行了入场前安全培训。一方面根据核电站特殊性质,进行了针对性安全知识学习培训;另一方面,CPR心肺复苏、氧气表、毒气表及高处作业等实操演练也是必不可少。课余时间,宁靖华多次组织学习摸底,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不同员工给出了不同的辅导方案,又根据分工的不同进行强化特训。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仅用时三天,全体员工通过了核电站的安全考核,拿到阳江核电大修的通行卡。

从队伍集结到全体人员“全副武装”准备就绪,提前获得入场资格,他们只用了14天。

昼夜轮转 “火炬”传承

10月5日,修补团队如约进场,在两次安全技术交底后,负责人宁靖华、徐笃军率先打开阀门,进入管道。阀门打开后,由于长期密闭空间中海水微生物发酵,一股恶臭立刻扑面而来。管道内部更是环境恶劣,由于内部构造需要,管内空间被平行分割,仅留出半米左右高度供工人通过作业,且管壁因为常年潮湿光滑如冰面,加上潜在有毒气体和缺氧、高温等风险,可谓是险阻重重。两位老党员没有片刻犹豫,纵身潜入管道,冒着生命危险测试温度情况、氧气含量、毒气指数以及作业环境,为后续工作逐项排除安全隐患,也为团队的青年人做出表率,为修补团队击响进军之鼓。

随后遵照事先拟定计划,30人的队伍划分成两班四组,两组一个工作面,12小时轮换一班,开始了昼夜不停的抢修作业。切割、排查、焊接……各项工序紧密结合。管底的恶臭难以忍受,他们爬出去吐,吐完喝口水又回去排查;封闭高温蒸出一身汗,他们把衣服拧干,穿上再继续切割;夜晚倦意袭来,他们相互提醒,增加轮换次数奋楫争先……

很快工时过半,排查时发现的两个漏点已经顺利修补完成一个,而在徐笃军主任率队在进行第二漏点的切割找寻时却发现,该区域的管壁是完好无损,也就是说此处的管外积水并非来自管内,而是有可能来自于地下水渗出等其他原因。此时尚无法确定第二漏点的具体位置,如果将管壁混凝土全部切割寻找漏点将会造成巨大的时间浪费,远远超过原定的48小时工期,那么带来的经济损失也将不可估量。好在团队前期准备早已为这种变数制定了对策。见招拆招,徐笃军紧急叫停所有工作,召开现场临时会议,由原定方案转为第二方案,重新组成六个工作小组,分头行动,在管道内最有可能发生渗漏的几个区域同时进行切割排查,最终仅耗时1小时,就将隐藏漏点排查出来,并及时进行了修补。

凭借修补团队充足的准备、扎实的经验以及紧密默契的现场配合,最终仅用36小时就完成了抢修。提前完工12小时,为阳江核电站节约了以千万计算的经济损失,也为管道公司赢得了核电站以及所有参与大修单位的共同认可。

“佩服,真的佩服”这是队伍中最年轻的力量——此次项目的安全培训小老师任星,对这支队伍中全体前辈的评价,简短、朴实,却字字流露真情。

这个团队从新入职的大学生,到青年技术骨干,再到20多年工龄的中流砥柱,皆有涉猎。对于任星来说,如此艰巨的任务、恶劣的工作环境,在此之前是完全无法想象的。作为地面后勤人员,看到前辈们一个接一个、一次又一次地纵身跃入这根深埋地下30米深、充斥着恶臭和危险的密闭管道,在管道内匍匐往返,不断挑战着自己的体力、心理承受力,他都看在眼里,也动容于心中。他感受到,驱使前辈们赴继向前的不单单是这项工作的需要,而是管道公司风风雨雨数十载,代代传承的工匠精神伴生的使命感:“不畏难艰、精益求精”。从创业先辈到1997年进厂的宁靖华,到中青年一代的徐笃军、张童、刘广中等人,如今再到自己,管道公司的历史火炬就在这昼夜交替之间,在这个30人的小团队中,慢慢传承下去……

千里共相思  唯寄阳江月

10月1日,正值中秋、国庆佳节,本是万家灯火,欢庆团圆的夜晚。抢修小队里30位“老爷们儿”,多数家中都有妻儿老小,尽管心中再是挂念,但由于“钢铁直男”之间特有的默契,大家表面上始终不露声色,只是用一句“我们干施工的,早习惯了”聊以自慰。心细的宁靖华看出了端倪,提前跟核电站申报,出了工作区域,不辞打车来回40公里,为大家准备了月饼和水果,分发到每个人手中,送上几句祝福的话,也温暖了“直男”们的心。“虽说什么都无法代替家人在身边的那种幸福,但总归是聊胜于无嘛!”宁靖华说道:“他们自己心里更多的可能不是想家,应该还有愧疚,不能时刻照顾到家人……”

团队里的张童,他的儿子还不满一岁,刚刚病愈从医院回家,妻儿此刻是需要人常伴左右。而作为团队里的技术骨干、施工方案的主要编制人,张童权宜再三,平衡好时间,调整了飞机班次。在悉心安置好家人后,片刻没有停留,只身坐上了远赴广东的红眼航班。据同事说,中秋节的傍晚,张童挂断和家人的视频通话后,也只是揉了揉眼睛,忍住涌上眼眶的泪水,一边吃着月饼,一边仰望着阳江上空的那轮圆月……

项目完工后,已是国庆节的末尾,团队员工悉数返航回到家中,放松紧张的情绪,调整工作和旅途的劳顿。宁靖华和徐笃军两位前辈,作为负责人,选择留了下来帮助核电站处理善后工作,也顺便代领了阳江核电站发来的表扬信。两位“老同志”凑在一块,分阅着这份给予全体成员的表扬信,嘴中念着“项目组全体成员竭尽全力,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不用猜想,眼中定是早已泛起涟漪。

10月14日,回到工作岗位上的众人纷纷收到来自阳江核电大修指挥部的表扬信,小小一张纸,寥寥数句便浓缩出几个镜头、几句肯定,像蜜水儿一般,和着窗外的桂花香沁润了每个人的心头。尽管已经离开了阳江,但是这段36小时的“飓风营救”却如同浮光掠影般,时刻萦绕在人们的脑海。彼时彼刻,当汹涌海水重新注入完璧如初的管道时,阳江对于电建人不畏难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也将刻“管”铭心,难以忘怀。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国投公司王会生:四十年来家国梦

2018-11-20

谢开:我国电力市场体系发展路径

2018-10-18

电力员工职业病图鉴及自救指南

2018-10-18

【改革开放40年】一位“黄金人

2018-07-11

有人说我搞垮了光伏行业!我现在

2018-07-11

热点排行
  • · 双达标-夜巡
  • · 酷暑潭电人
  • · 大唐梦
  • · 渔家傲•赞潭电迎峰度夏
  • · 改革添活力 拼搏铸辉煌――写在贵池供电成立30周年之际
  • · 【珍藏30年】清流变迁
  • · 夏日风情
  • · 水天之恋
  • · 改革开放30年 丹棱电力大变迁
  • · 【最美一线员工】贵州脱贫公路的“骄阳”们
推荐阅读
  • · 国投公司王会生:四十年来家国梦
  • · 谢开:我国电力市场体系发展路径的认识与思考
  • · 电力员工职业病图鉴及自救指南
  • · 有人说我搞垮了光伏行业!我现在慌得一比
  • ·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黄仁宇、东野圭吾和“憨豆先生”这三位文化名人居然都是学电出身!
  • · 张国宝:整整15年!我亲历了中俄间那场跨世纪的大谈判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