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广角】老潘的笔记本
清晨,秋日的朝阳从广东惠州龙门天堂山顶探出头来,金色的阳光洒在天堂山水库上,水库渡口处,2名身着蓝色供电工装的中年人登上渡船。
“天堂山里的村子差不多有200户村民,有10多公里线路要巡,不早点不行。”广东电网公司惠州龙门供电局地派供电所营配班员潘志明与船夫交谈。
10余年如一日的抄表、巡线工作,他闭着眼都知道现在到哪里了。登船、摆渡、下船、巡线……从2003年起,这就是潘志明的日常工作。近年,随着智能电表覆盖率和低压集抄抄表成功率均达100%,他再也无须像以往那样,每月用4天时间来抄表,而是在日常开展用电检查和客户服务期间便可维护好供电线路,解决供电隐患。
潘志明的工具包里始终装着一本黑色笔记本,工作以来,他每走完一户人家,都将相关事项记录在册,哪家的电线被老鼠咬断了要修、哪家的电费要帮忙代缴……
转型为客户经理后,潘志明笔记本上记录的内容不减反增:末端客户用电质量情况,线路设备存在的隐患,电量电费异常分析,对异常数据的现场核查,科学用电、改进用电习惯的小技巧……
“设备和客户的事都记在本子里,等退休了翻出来看看也很有意义。”潘志明说,能帮乡亲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大家“用好电”,也让工作增添不少乐趣。天堂山地处偏远、条件艰苦,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留守的都是老人和孩子。
除了工作笔记本,潘志明随身携带的还有一把没有把手的镰刀。渡船靠岸,潘志明快步沿着山路前行,眼见一路的竹枝新长出了棱角,他挥了挥镰刀,两旁的竹障瞬间应声落下。
“他可是我们所里有名的‘潘一刀’,清竹障的高手!”同行的班长刘景明早就见惯了潘志明的“绝技”,有时遇到比电力线路更高的竹障,“潘一刀”装上6米长的竹柄,轻松就把挂在架空线上的竹子砍断了。堪称一绝的是,该所其他员工清障时会有“砍断的竹枝倒挂在电线上”的担忧,“潘一刀”却能让断竹垂直落下,不影响线路正常运行。
巡查完10多公里的线路和设备,归途已近傍晚,火红的斜阳从另一个方向洒满水面,潘志明又来到了天堂山水库渡口。
登船后回望,温暖的夕阳中,依稀看到几个路过的村民正远远地挥手道别,潘志明说:“每次看到这个场景都觉得特别温馨。” (朱盈 陈丽莎)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国投公司王会生:四十年来家国梦
2018-11-20
- 谢开:我国电力市场体系发展路径
2018-10-18
- 电力员工职业病图鉴及自救指南
2018-10-18
- 【改革开放40年】一位“黄金人
2018-07-11
- 有人说我搞垮了光伏行业!我现在
2018-07-11
- · 双达标-夜巡
- · 酷暑潭电人
- · 大唐梦
- · 渔家傲•赞潭电迎峰度夏
- · 改革添活力 拼搏铸辉煌――写在贵池供电成立30周年之际
- · 【珍藏30年】清流变迁
- · 夏日风情
- · 水天之恋
- · 改革开放30年 丹棱电力大变迁
- · 【最美一线员工】贵州脱贫公路的“骄阳”们